第58章 三章合一(第3/4页)

何国强长得好会哄人,两个人又不缺钱,没有比她更顺心顺意的了。

何芳菲这样上赶着,在她看来,就跟李红梅似的,即便成了也不好。

她还想再劝,却听何国强说:“那就去吧,我给老霍打个电话,你就现住在霍家。咱们南江省矿山在京城有驻京办,到时候你去那里工作。”

方美云回头就想呵斥何国强,何芳菲倒是高兴的不得了:“哎!”

倒是何熙,直接就把何芳菲忘掉了,倒不是她道德感多强,受了委屈不去报复,实在是就何国强他们一家子,后面日子绝对不会好过的,不用脏她的手。

书拿回来后,村子里的孩子们都有了去处,连大人们也开始上课,第一节课李默言教的特别简单,就是拼音。

结果笑死人,一群大人都背不过,这几天村里到处都能听到abcd的声音。

不过年也到了。

大年三十这一天,大家就都不忙碌了,而是守在家里,打牌的打牌,说话的说话,喝茶的喝茶,何熙点着她的小泥巴炉子,手里拿着一本小说,看的津津有味。

不过不太习惯的就是,村里没通电,所以所谓的熬年,就是说话。

东边扯扯,西边扯扯。

何熙这会儿超级想念春晚。

其实她穿来之前看的不多,只是每年打开,当背景音用,现在突然没了,她才发现春晚的好处——这在没有手机的年代,就是大家交流的话题啊。

要不这会儿都说到小时候李一民带着李季军去赶牛,结果两个人掉泥坑这事儿了,何熙觉得,再说下去,她也不会幸免于难的。

她心里暗暗立了个誓言,一定要在1983年之前给全村通电,到时候一起看第一届春晚!

到了十一点半的时候,李一民他们就开始准备放鞭炮和烟花——这是李仲国从青阳县买的,足足一大箱子。

等着十二点一到,仿佛千家万户同时启动,一时间,何熙的耳边都是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其他的声音完全不见了。

她的眼前都成了默片,舅妈和姥姥在笑,大舅和三个兄弟一人拿着一挂鞭炮,也在笑。

她不知道怎的,摸了摸嘴角,居然也在笑。

这就是过年吧,这就是跟家人在一起吧,这就是幸福吧。

半夜里放了鞭炮,烟花,吃了水饺,初一也没能睡个懒觉,一大早何熙就起床去给村里的老人拜了年,当然也收到了不少糖果花生压岁钱。

到了中午的时候,小李村这边的习俗是上坟扫墓,何熙先去看了看姥爷,就很快回来,提溜着篮子去了李红梅的墓前。

她的坟依旧干净,显然是李大壮整理过的,何熙也给她培了培土,然后将水果鸡鸭拿了出来,还给她倒了三杯酒。

过了初五,何熙带着姥姥张贵芬、要去县中补习的李一民,和李仲国四个人,就回了青阳县城。

随后就是特别忙碌的几个月了。

二月底水泵厂开业,三月初CS系列发动机生产线到达了港口,四月中旬改造完毕,五月开始安装测试完毕,六月开始试产。

何熙忙得跟陀螺似的,本来就很瘦了,用张贵芬的话说:“现在风一吹就跑了。”

但谁让她真的事儿太多了呢。

中间还有二手设备公司的事儿,二月下旬的时候,孟爱华就将设备升级方案和报价单发给了参加开幕典礼的三十家企业。到了三月中旬,各家企业陆续发回了反馈。

几乎没有不想买的,大多数问题是,有限的资金究竟能买到多么合算的机器。

所以这个工作量就非常大了。

好在于敏他们居然介绍了好几个同学、老乡过来,有的不是京大的,也是京城其他几所大学机械系的高材生,平时林侯胜带着,何熙经常过去一趟,这才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这天何熙一大早就起床了,梳洗完毕后,就到了发动机厂。

这会儿的工厂已经完全完工,整个厂子占地三百亩,设有一栋办公楼,一个车间,整整六条生产线,两条装配线,工人有四百五十名,经过大工机械工业株式会社的人培训后,已经全部上岗。

何熙一到门口,办公室主任曲荷已经等在了外面,瞧见何熙不紧不慢的,她都着急了:“我的何总啊,今天是试产,多少领导要来,你怎么不急呢!快点吧。”

何熙就笑了:“不说九点吗?这才八点,我来的够早了。”

曲荷是何熙新招聘来的办公室主任,曾经是某农机厂的办公室主任,因为厂子倒闭,由聚贤镇农机厂的贺厂长介绍过来的。

她四十岁,性子干练,事事都井井有条,就一点何熙觉得不太满意,实在是太紧张。

何熙笑着说:“曲主任,你要镇定,对我们要有信心。”

曲荷都无语了,“这是多大的事儿啊。咱们全国一共就三家汽车汽油机生产厂,还都是国营大厂,咱们是第一家民营发动机生产线。今天试产,省机械厅的领导都要过来,我能不急嘛?!”

何熙就说:“这倒是真的,我们挺厉害的,也受关注。”

“可不是!”曲荷原本的农机厂那是真没销量,可这里就不一样了,明明产品还没生产出来呢,生产线还在安装调试,不少汽车厂已经闻风而动,过来询问了。

“我们的机器可是国内市场完全没有的。市场上现在有的只有492Q,那是放在吉普车上的,从六十年代生产出来,用了二十年了,功率低,油耗大,故障率高。而咱们的呢,体积小排量小动力足,只要安装上了咱们的发动机,新款小排量汽车立刻就能上线。谁不动心?”

这倒是真的,国内的汽油机就是这个现状,不是不努力,实在是技术跟不上,但大家的眼光却是有的。

何熙都不知道,大家一直关注着她,毕竟夏国日报报道过她,一开始没联系是因为生产线没运回来,那会儿什么都不定呢,自然不能贸然行动。从三月初生产线运抵,何熙这边事情本来就多,偏偏大家都找上门来了,她无力分心,要不着急忙慌地聘请了曲荷呢。

不过曲荷又吐槽了:“可您怎么一个都不应呢,国内市场也很大的。”

曲荷作为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一应行政事务,外加接待事务,有些事情是必须让她明白的。

何熙笑着说:“我不是不要国内市场,而是不愿意将这个发动机做砸了。你说我们的汽油机从六十年代用到现在还是一个机型,那我问你,车架呢,变速器呢,刹车系统呢,都是新的啊?”

曲荷自然摇头:“那倒不是。”

何熙就说:“发动机是新的,可这些技术不更新,组成车子倒是能卖,但质量肯定一般,体验感更是一般,一台车那么贵,大家买了都是用十年八年的,我这不是把自己的市场砸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