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正文完 天下姓裴。(第2/4页)

然而这番天子却又不再见人,只言闭关悟道,为将士祈福。

朝臣多番要求觐见,皆被云麾使执天子剑拦在帝王寝殿外。

云麾使何人,乃大司徒之妻阴庄华。

她自是比任何人都担心远征的夫君,如此奉值于殿外,面色也好看不了多少。再上接连拦了几波要闯殿面圣的人,心绪起伏中,只口不择言低淬了一声“君王无道”。

君王无道。

即便她话语再小,却到底为人听去。

出口落地,转眼无声的东西,又是从她口中处,自然谁也不会将她如何。

只是这四个字算是在往来的朝臣心上滚了一圈。

天子两次闭关,皆逢战事,皆是紧要时候。

如此不问苍生问鬼神,确实非明君之道。

君主不贤,幸得臣子有德。

京畿之中,执天子剑的云麾使不过一时牢骚,转眼便敛正了神色,镇守宫阙,安定人心。

又四月,库车道传来捷报,龟兹国君御驾亲征,在库车道拉开阵势。然首战之中,未过半局,便被大司徒座下暗子取了首级。

至此,龟兹宗室降书递上,俯首称臣。

八月里,大司徒裴朝清去时五万兵甲,归来时十万精锐,黑压压一片入长安城门,过朱雀长街,至承天门。

然而来迎接的,有丞相百官,有他的妻子女儿,却没有天子。

今岁格外冷些,一入秋,天子旧疾复发,便再不出宫。

只是这般盛况,亦不出来,实在让人齿寒。

群臣望着风尘仆仆归来的将军,有部分只蓦然叹息。

*

“陛下尚不能下榻。”阴庄华近身同裴朝清悄言。

裴朝清颔首,与同僚见过,遂换马车急入宫内。

寝殿内,弥漫着浓重的血腥气和汤药味,床榻上的人剧烈得咳着。

未几,便吐出一口血来。

医官施针喂药,半晌总算安定下来。

“二哥——”李慕睁开双眼,嗓音嘶哑乏力,只抬手退了侍者。

这一声“二哥”是随裴朝露喊的。

年幼时,还不曾成婚,他便这样喊着。

裴朝清立在床畔,一双红肿眼睛尽是翻涌的怒意和难言的痛惜。

好半晌,方深吸了口气,坐下身来,将他扶起坐靠在榻上。

李慕,不过比他裴朝清早回来半月。

当日让西北道诸门出兵后,翌日他便私服出行,率亲卫夜奔库车道,同大军汇合。

明杀与暗刺,一如十数年前首次与龟兹交战般,直取敌军将领首级。

这近五年风云变幻,从朝局到边境,原不过他一场谋划。

他以守丧为由,避在齐王府中,远调早先潜入龟兹的僧武卒做内应,探地势,观兵甲,又挑动龟兹出兵,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布好局。

遂派裴朝清出征。

库车道上的僵持,亦在他谋算中,西北高门愿意出兵最好,不愿他便自己前往。

推演和预设了无数次无数种可能,暌违五年,他终于打破内忧外患的局势。

亦成功地熬过被群臣催促立后纳妃的日子。

到今朝,总算可以喘出一口气。

而阳关道一战,他将自己保护地很好,并没有受伤。

是急返两地的奔波,加上这些年殚精竭虑地谋划,引出了他全部的病根。

好在近半月的急救,让他缓了过来。

裴朝清目光无意瞥过他枕头处的那个锦盒,眼中恼意更盛了。

他进来时,阴庄华同他说,好几回太医施针急救,他明明意识不清,却始终都抓着那个盒子,闹得太医寻不清他肌理脉搏,下不了针,差点误了时辰。让他想办法拿走它。

“那是何物?”裴朝清问。

李慕随着他目光看过,眼中亮了亮,只捧过盒子,放在胸前。

“阿昙的一点东西。”他打开锦盒,伸手轻轻抚摸。

里头一共放着三样东西。

用金线缠着的两缕青丝,一枚在敦煌她重回李禹身边时留给他的荷包,还有一只她的绣鞋。

他们曾结发为夫妻,到如今只剩青丝两缕。

荷包内侧有她修的字,今生无缘,来生再续。

原来,那么早之前,她就把来生许给了他。

他该高兴的。

可是,原本今生便可一生一世,却走成“无缘”二字。

而那只绣鞋,是她在大悲寺穿过的,上头占着芙蕖的骨灰。

他拣了回来。

他和她曾孕育二子,却无一见天日。

裴朝清将锦盖合上,道,“病好再看,莫再费神!”

李慕默声颔首,他自该好好保养,养着身子,攒着日子,等未来的某一天。

“物归原主!”裴朝清转了个话头,指了指一旁案桌上的虎符和天子剑

李慕看着那两样东西,摇了摇头。

“君主不贤,臣子有德。”李慕缓缓道,“你们拿好。”

“你莫听外头那些话,此番龟兹国主乃是你亲手……”

“外头的话,是朕让云麾使传的!”

话音落下,裴朝清怔了片刻,须臾亦反应过来,不可置信地看着他。

“我、实在太想她了……我想快些离开这,去找她……”五年来,李慕头一回提起裴朝露。

如何能放心她一个人远走。

他原是派了暗子一路随着,裴朝清亦是谴了家臣暗中相护。

只是为防万一,暗子传讯的频率并不高。

他亦不多问,多来只关注裴朝清的心绪神色。

裴朝清如常,她便是安好的。

时至今日,他所求,只剩了她安好。

她好好的,他便能期待重逢日。

“便是如此,又何必累坏自己为君的名声?”裴朝清蹙眉道,“羡之,你无需这般的!”

李慕摇头,面上浮起一点久违的笑意。

*

冬去春来,又是一年。

李慕修养了数月,春日天气回暖,他终于能下地,康复得七七八八。只是他已经极少露面,便是病愈,亦对外传着缠绵病榻。

而在朝政上,因裴朝清在库车道一举得了龟兹降书,使之称臣,乃大郢数十年来未有之功绩。遂裴氏司徒府遂隐隐有了昔日模样,门客渐多,族人慢慢入仕,大半军政亦落在他手中,由他处理。

而其妻阴庄华,因出身敦煌,对彼地甚熟,遂遥领兼任了敦煌郡守一职,同僧武卒一起分管西北边境线。

如此西北高门开始式微,无论是在京畿还是在边地上,权利都被分割了出去。然如今时下,便是联合一气,便也不是那对夫妻的对手了。

他们手中联合起来,统共不到十万兵甲,而裴朝清去岁仅从战场便带回十万精兵。更不论李慕手中前两年便开始扩招的僧武卒。

朝局逐渐安定下来,然而御座山的男子声名却愈见难听,民心渐渐失去。

原因无他,两处。

一来,他沉迷神佛不理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