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京里日常 调职前奏(第2/2页)

还得紧着将库房里的布换成银钱,要不,手里的钱可禁不住花,这么一想,家里的事果然还很多。

贺嫂子两人手上不得闲,玲珑画好辘辘井,洗了笔砚,转身进了厨房,找些豌豆出来,打算种在井边的湿地上,过几日吃豆苗。

湿地较软,用锄就能镢出来一小块地,玲珑镢好一块两米见方大小的地,把豆子匀匀密密撒在里面,用耙子耙了几回,将种子都耙进土里就将锄和耙子送回墙边。

墙边的杂草多,要种瓜的话,还得先将杂草锄去,都是些芦草茅草,根系杂的深,得深翻,将草根捡干净才好种,要不,瓜秧可长不成。去年长的枯草和今年新长的草缠在一起,看着可凌乱,草丛里还有修辑房子时扔下的石头瓦片,徐知安一个人住的时候早出晚归没时间清理,一直任由野草疯长,这会儿看着可乱。

拔了两下发现,拔不动,玲珑就不勉强自己了,干脆撂开手,等镰刀打回来再做打算。

然后去看贺嫂子画角两个砌灶,贺嫂子还郑重其事的祭了土神与灶神,说这是老规矩,砌灶时不祭神,那灶就用不了,烟不进囱,会倒着从灶口出来,能呛死个人。

这事真假不论,礼事上也记过一笔,是在民礼杂记中。玲珑也不晓得这事该不该信,不过依礼做事,总没错就是了,便由着贺嫂子烧香烛黄表,跪下来做祈祷。

这一时,她也有倦,日头高悬,风懒洋洋的吹过来,薰的人暖软,隔壁的黄鹂儿声声鸣叫,那一家的孩子也在院里玩儿,笑的无忧无虑。

玲珑悄悄打了个哈欠,转身回屋,日暖春深,确是合适睡个回笼觉的。

今天夜里,可不许徐知安再这么闹她了。

……

徐知安的事也办的顺利,工部虽也在六部中,论功绩却总不能与其他五立部比,就算是最烦人的礼部诸官员,每年再接待贡国使节团后,也能捞一把功绩。只有工部,年年半死不活的熬着,若年岁太平,他们还能无功无过熬个平安,一旦有了灾害,工部也要跟着吃挂落,凡堤坝决了口,山体崩塌,全是他们的锅……

果然做官难,做了冷衙门的官员更难。

每个人都有一大家子要养,只靠朝廷的俸禄,只怕得饿死,所以,工部诸官员们也不得不弄些个工坊来养家糊口。

林侍郎就有个较大的铁器铺,也是他有门路,能弄到那么些生铁,才能在京中开了最大的打铁铺,平日里也承接兵部的活儿,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睁只眼闭只眼的,因为工部的匠人们出活儿太慢,这才让他抓住了机遇,自家开了个铁器铺子。

徐知安没去工部的匠铺,他直接去找了林侍郎,两人就着图纸好一通叨咕,最后,林侍郎给徐家三十套农具,又三百两银,这图纸就归林侍郎了。

徐知安一走,林侍郎就匆匆去找吏部的好友,让他想法子把此人调到工部来。

脑瓜子这么好使,坐翰林院实在是糟蹋了他的天赋,不如来工部,多画些利民的工具图谱,给大家伙儿也弄些功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