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2/2页)

皮肤黝黑的汉子抬起头:“耕着咧。”

“种子是县里发的吗?”

汉子呲牙笑道:“小兄弟,恁打听这个干啥?”

“我是阜南县的,我们那的种子要花钱买,来附近打听打听。”

汉子擦了擦头上的汗,借着功夫歇一会,坐在地边舀了一瓢水咕咚咕咚的喝了进去。

“俺们县种子不要钱,拿着户籍一人可以领一斗豆种,一斗米种。”

“够用吗?”

“差不多够咧,官府老爷能免费给发种子,俺们百姓都高兴死了!”

徐渊点点头:“你们县令还不错。”

“正经不错呢,小兄弟我不跟你说了,得赶紧把地耕完。县里要雇人修路,一日有十文钱呢,赚点钱好把房子修缮一下。”

“好,你快耕吧。”刘龄之拉着徐渊起身,两人从地里走出去。

徐渊感叹:“要是每个县都像这样多好,我也省的走这么一趟了。”

进了县城,见安南县里基本已经恢复到洪灾前的模样,可以看出大部分屋舍都是重新修建的。

街上有挑着篮子卖货的货郎,街道两旁有卖杂物吃食的铺子,前头还有家客栈。

马车停在客栈门口,有店伙计迎了出来:“二位客官是打尖还是住宿啊?”

刘龄之:“住宿,小哥麻烦把马给我们喂一喂,顺便修修车。”这一路马车陷了好几次,车辕都松动了。

“好嘞!”伙计麻利的牵着马去了后院。

客栈里只有寥寥几个客人,掌柜的亲自过来接待两人,点完菜便跟徐渊攀谈起来。

“二位客官是打哪来啊?”

徐渊:“从冀州过来送货的。”

“哦,货商啊,这一路不好走吧?”

“来时车陷了好几次,我见咱们县是准备修路了?”

掌柜的点头:“前几日在衙门口张贴了告示,修路每人十文钱,好多没事干的老百姓都去修了。”

徐渊话锋一转道:“你们县令不错,服徭役还给钱。”

提起县令掌柜的可有话说了:“我们县令大人那可是没话说!他就是我们安南县本地人,当了快十年县令了,在这县里没一个人说他不好!去年洪水你知道吧?”

徐渊点头:“听说你们这受灾严重。”

“哪里是严重,简直就是惨不忍睹!下游的百姓都被冲垮了房屋!但是我们县却没死几个人,知道为什么吗?”

“为何?”

“因为我们县令未卜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