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第2/2页)

如今城内解封,想来用不了多久他就能参加一次试试水了。

*

时间飞逝,一转眼已是三年后。

“奶,吃馍馍,吃馍馍。”三岁的刘小丫已经满地跑了,穿着一身杏色的小棉袄手里拿了两个油炸糕,捏的到处是油。

“谁给你的啊?”刘翠花从衣襟里抽出手绢,帮孙女擦了擦手。

“娘拿回来的。”

“幺儿回来了?”刘翠花抱起孩子去了偏房,见刘灵芝正捧着一包油纸,坐在徐渊身边看他默写文章。

刘翠花悄悄把门带上,不打扰大郎学习。

屋内徐渊眉头轻皱,思索一会拿起毛笔,沾着清水开始在石板上默写。每个字写的都极为工整,仿佛拓印下来的一般,待一篇文章写完,张秀才捋着胡子看过后,石板上的水迹慢慢干涸。

“不错,这篇比之前写的有进步,但还有一点需要注意,你对时事见地太过偏激,所谓过犹不及,若是遇上中庸的考官,恐怕不喜。”

徐渊收起脸上的锋芒,点点头:“谢谢三爷爷指点,我知道了。”

“写完了吧,快快赶紧吃,刚出锅的油炸糕,我揣在怀里带回来的,一会该凉了。”

徐渊收起笔擦了擦手,笑着拿起一个咬了一口,粘粘的糯米粘的嘴都张不开了,里面包裹着甜滋滋的豆沙馅料,又香又甜。

刘灵芝:“好吃吗?”

徐渊点头:“嗯!真甜!三爷爷你也吃两个。”

老爷子一呲牙:“我不吃,我这几颗牙别给我粘没了。”

“三爷爷你歇着吧,我领大郎出去透透风。”刘灵芝牵着徐渊出了屋子。

两人坐在院子里的长凳上。

徐渊吃着炸糕问:“怎么中午有空回来了?”

“铺子里不忙,刚好看见有卖油炸糕的,买了几个捎回来。”刘灵芝也揪起一个扔进嘴里。

自从去年冬天刘翠花扭了腰,刘灵芝就不让她去卖肉了,安心在家看着刘小丫,自己则和爹早起杀猪出摊。

如今的刘灵芝身高超过八尺,肩宽腰细腿长,身材没了之前的壮硕感,但脱了衣服里面依旧都是肌肉。这几年人也成熟了许多,明白父母的苦衷,为了不引起麻烦,每次出摊都穿着裙装,头上系好围巾,遮住半张脸。平日里很少说话,几乎不会被人认出是男人。

坐在旁边的徐渊虽然个头依旧不算高,但也长成了青松般的模样,疏眉秀目唇红齿白,颇有些俊俏小郎君的味道。

“县试准备的怎么样了?”刘灵芝就着油纸擦了擦手问。

“名额已经报上了,三爷爷给我写了保书,明日还需要去镇上的私塾里找另一个先生写保书,之后等衙门核实,年后就可以启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