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2/3页)

王子腾这番话可谓有理有据。加上一僧一道见机快,和王子腾配合好,这番话也算能够逻辑自洽。只要将这对僧道和茫茫大士、渺渺真人这响亮的名号切割开,后面的事都推到这两个江湖骗子头上,就可以将江南甄家、大皇子府和王家摘出来了。

虽然局势极为不利,但是也一点点在扭转,于王子腾而言,对目前的进展还是满意的。

姜绪接过底下主簿记录的问审记录瞧过,又递给大理寺和都察院的官员看,征询意见道:“二位大人觉得此僧道是否便是茫茫大士、渺渺真人?”

大理寺参与此案的便是尹旭,和都察院右都御史翻看口供之后皆摇了摇头:“我看着二人不像有神通的样子,大约确然是江湖骗子。”

这时候,贾赦突然开口道:“大人,我有话要问。”

姜绪道:“贾世子请讲。”

贾赦站起身来,走到一僧一道面前,一字一顿的问:“再说一遍,你们当真不是茫茫大士、渺渺真人?”

一僧一道是畏惧贾赦的,贾赦走得这么近,居高临下的看着,两人不自觉的瑟缩了一下,依旧咬牙道:“不是。”

癞头和尚还声泪俱下的补充道:“贾世子,当初是我们猪油蒙了心,到你府上行骗。你火眼金识破我们,我等已经受到惩罚,请你高抬贵手,放了我们吧。我二人不过是想化点盘川,到底没有害命,罪不至死啊。”

贾赦没有接癞头和尚的茬,依旧一字一顿的问了第二遍:“你们确然是江湖骗子,不是什么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想清楚了说!”

一僧一道得了王子腾的暗示,哪里肯承认。点头如捣蒜的再三肯定自己就是江湖骗子。

贾赦满意的直起身来,朝堂上方向抱了个拳:“各位大人也认可这这二人只是江湖骗子么?”

三司官员也觉这二人是骗子无疑,点了点头。

贾赦眼睛内闪出一道精明的光芒,对姜绪道:“姜大人,当初到荣国府行骗大闹灵堂的确然是这二人无疑,为确保证词精确,我申请传其他证人。”

当日贾代善灵堂上的证人可太多了,此案本就因为涉及兵权之争牵连甚广,传了部分当日的宾客在外候着。贾赦提出这个请求合理合法,姜绪自然应允。

不消多时,便有诸多人证证实当时大闹荣国公灵堂的便是眼前这二人。

王子腾冷眼旁观贾赦这一系列动作,不禁看得满头雾水。自己要将一僧一道和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做切割,那是怕拔出萝卜带出泥,牵连太多幕后的事;贾赦现在这样再三确认,仿佛是在帮自己一般,又是什么用意?

王子腾自问也是聪明机变的人了,却始终猜不透,又觉心里不踏实。贾赦这人诡计多端,不像是突发昏招的人。

堂上的人最了解贾赦的要算尹旭,两人在大理寺公事了几天。贾赦拿出捉放曹的计,不费吹灰之力就让王卫东心甘情愿的吐了口供。尹旭确定贾赦这么看似小心翼翼的确认已经查明的事,实际上又是在给人下套了。

果然等多方确认一僧一道是江湖骗子后,贾赦道:“大人,我有重要人证要传到堂,但我申请京营节度使王子腾大人回避。”

王子腾眉头一跳,本能的反对:“贾世子难道又要污蔑本官?本官为何要回避?”

贾赦不卑不亢的道:“王大人,你我二人皆非三司供职的官员,今日以证人身份到堂旁听,除了主审大人传唤,我二人皆无旁听全程的资格。王大人是否回避,我说了不算,你说了也不算,要听诸位大人的。”

王子腾嘴唇动了动,到底没说话。他霸道惯了,容不得人逆自己的意思。但是这次三司会审,致和帝亲自关注,王子腾审时度势,知道贾赦之言属实。

姜绪没理会贾赦和王子腾之争,直接宣布:“王大人请暂且回避。”那日朝堂上皇上金口说贾赦没有欺君,姜绪出身刑部,乃是最擅长听话听音的人,哪里听不出这是致和帝和贾赦沟通之后给文武百官下套呢?

现在贾赦申请王子腾回避,姜绪不用想就知道怎么做。

王子腾回避之后,姜绪问:“贾世子要传的证人是谁?”

贾赦道:“乃是我府上奴才周瑞夫妻。”

姜绪道了准。

今日贾赦有备而来,周瑞夫妻已经被晁和带人送到了刑部衙门外面。只是两人被塞了嘴关在车上,外人瞧不出而已。现在宣周瑞夫妻上公堂,不一会儿衙役便将人提到了。

尹旭端着茶喝了一口,心中想的却是:不愧是贾赦,仿佛每一步都在他的算计之内。

周瑞夫妻可不是什么嘴紧的人,刚到公堂上,看到如此肃穆的环境,堂上坐着数位身着官服的大人,二人便吓得腿软了。

依旧是衙役杵着杀威棒高喊威武之后,姜绪开始问话。

周瑞夫妻看见贾赦在旁听,早吓得魂不附体,姜绪问什么答什么,甚至牙齿还打着颤。

三司官员见惯为非作歹之人,但像周瑞夫妻这么胆小的却是少见,甚至在三司官员眼里,这夫妻二人简直给坏人丢脸。

等问清楚了周瑞夫妻的姓名来历,姜绪问贾赦:“他二人知道什么内情,贾世子为何请本官传他们到堂?”

贾赦道:“回大人,这夫妻二人也认识那一僧一道。”

姜绪会意,命人将一僧一道再提上来和周瑞夫妻对质。

周瑞夫妻自被贾赦拿下之后便被看守起来再没出过荣国府,尤其被贾赦逼问出了关于贾瑚之死的真相,现在二人情知必死,心气全无,只求少受皮肉之苦。

见了一僧一道,便实话实说道认得。

姜绪自然继续问:“如何认得?”

周瑞夫妻便将通灵宝玉的事说了,当初王氏有孕,太医和民间有名望的名医皆说是男胎。自家奶奶为了将来新出生的小爷得婆婆的宠,从一僧一道那里买了通灵宝玉。

通灵宝玉谁去取的,稳婆谁找的,当时编了那些谎言,如何传出新生小爷衔玉而诞大有造化的名声,细节详实。

这下三司官员终于明白贾赦为何要再三确认一僧一道不是茫茫大士、渺渺真人,也没有什么神通,是彻头彻尾的江湖骗子了。

如果荣国府凤凰蛋的通灵宝玉是在江湖骗子手上买的,荣国府头上无形的枷锁便迎刃而解了。

而且当初编造通灵宝玉谎言的不过是一内宅妇人,荣国公贾代善知道此事后不但交出了兵权,还让贾宝玉抓周的时候抓了胭脂水粉,应对不可谓不及时,表明心迹不可谓不诚心。

现在真相大白,平安州的兵权还有什么好争的呢?哪怕荣国公已经仙逝,有比贾代善旧部更合适的人吗?

姜绪又问一僧一道,此言是否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