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 封贵妃 “皇帝来做什……(第2/3页)

这大太监没被训斥,反得了赏银,自然是欣喜,连声地向尤绾叩谢。

尤绾待他谢完,才似是无意地问道:“这冠服是只往永寿宫送了,还是别处也送了?皇后娘娘那里可都送去了?”

大太监神色一顿,有点摸不清这位贵妃娘娘的意思了。

内务府知道贵妃娘娘受宠,但皇后娘娘地位在那,他们再怎么也不敢越过皇后娘娘,先往永寿宫送东西,故而这皇后的冠服,在之前便送过去了。

贵妃娘娘这么问,是心里不喜吗?想和皇后较个长短?

可这事是瞒不住的,等他们一走,贵妃娘娘稍派人打听一二,便会知道了。

大太监只好如实说:“回贵妃娘娘的话,奴才们是先送过景仁宫,再往您这儿来的。其余小主们的吉服还在赶制呢。”

尤绾闻言笑了笑:“你们倒还算懂事,下去吧。”

大太监哎了一声,朝尤绾磕了两个头,才带着其他人离开。

出了永寿宫,原本捧冠服的小太监凑上来,问道:“师父,贵妃娘娘这是什么意思啊?”

大太监敲他头:“你傻啊,这都看不出来。听到咱们先送的景仁宫,再送的永寿宫,贵妃娘娘才夸的咱们,贵妃娘娘这是不愿驳了皇后的体面。”

有了这么一遭,内务府以后做事也好办了,就按位份来送,贵妃娘娘应该是不会斥责他们的。

“那这位贵妃娘娘人真好,以后咱们也不用夹在中间,两面不讨好。”小太监嘻嘻笑道。

“但愿吧,不过这两位可是才进宫呢,如今看起来和气,谁知道日后是个什么光景。”

大太监把手一揣,嘴里叹声气,快步往内务府去了。

*

尤绾搬进永寿宫当天,四爷特意早早地处理完公务,来永寿宫陪她用膳。

说是陪她用膳,桌上的菜式却是泾渭分明。

尤绾这边有荤有素,八宝鸭、四喜丸子、乌鸡汤……

四爷那边,全是素。

四爷要为先帝守一年的孝,故而这一年都不能见荤腥,尤绾看着都心疼。

“要不咱们还是分桌用膳吧。”尤绾觉得自己都不好意思动筷子,要是她只能吃素,而四爷在那边大口吃肉,她大概会馋的哭出来。

“你当爷是你?半点诱惑都经不得?”四爷淡淡扫她一眼,拿起筷子替她夹了一块八宝鸭放她碗里,"吃吧。"

尤绾盯着他筷子尖看了两眼,严重怀疑四爷是故意帮她夹菜,好沾那么一筷子的肉汤。

幸好四爷没瞧见她的眼神,不然这顿饭都吃不下去,直接被气饱了。

用过膳,尤绾陪宜尔哈看了会儿绘本,就将小姑娘哄睡着了,让奶嬷嬷抱到侧殿去。

四爷看着宜尔哈被抱走,突然想到什么,和尤绾说:"宜尔哈不小了,该给她找一位教养嬷嬷。"

尤绾对宫里的教养嬷嬷有种莫名的畏惧,尤其是公主格格身边的嬷嬷,个个都是老古板,教出来的格格要么怯懦,要么刻板。好好的小姑娘,都给教坏了。

"那你得好好挑!"尤绾想了想道,"有些嬷嬷会动手的,还会不让格格吃饱饭,不让出去玩。如果宜尔哈遇到这样的嬷嬷,她会难受得不得了。"

四爷轻笑一声:"你想多了,宜尔哈的教养嬷嬷,只需教导她宫中规矩即可。你说的那些,不会让嬷嬷插手的。"

尤绾松了口气,又听得四爷道:"若是你有合适的人选,这嬷嬷便交给你来找。"

"我来?"

"对,宫中嬷嬷不少,但要选出个合适的也不容易。若你不挑,那宜尔哈的教养嬷嬷只能由内务府来准备了。"四爷扬了扬眉道。

"那怎么行?我可不放心。"尤绾一听便回道,"还是我来吧。"

"那好。"四爷拍了拍手,外面的苏培盛便领着一众小太监走进来,每人手里都捧着托盘,盘中间是几本厚厚的册子。

尤绾震惊地看着他们一个接着一个,将册子摞到她身前的桌子上。

"这是宫中各处的人员名单,还有近三年的账册。"四爷语气极其坦然,"你替宜尔哈选嬷嬷的时候,顺便看看吧。"

尤绾这时才明白过来,四爷今日提起这一茬,原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么多账册和名单,哪里是顺便看看就能看完的。明明就是先看账册,再顺便帮宜尔哈找个嬷嬷!

"你这是赶鸭子上架!"尤绾气鼓鼓地瞪着四爷。

四爷对她的怒气恍然未觉,坐到尤绾身旁,将人拥住,手心轻抚着尤绾的后背顺气:“何苦为此事生气,如今不比府里,这宫里事务繁多,其中水又深,你早晚得接手过来。”

四爷原本就存了让尤绾接手宫务的心思。皇后病情一直不见好,不过就算是身体好转了,四爷也不愿意将全部宫务交给她。太妃太嫔那里有太后管着,剩下的四爷分了一些给皇后,再有的,便到了尤绾这边。

“你若是嫌累,那就再找两个帮手,但决不可放任不管。”四爷说道。

尤绾垂眸,盯着身上旗装的花纹看了许久,才抬头长久地望了四爷一眼,抿唇道:“我明白的。”

若她不处在这个位置上,尤绾才不愿意管宫里这些事儿呢。但如今她有儿女要守护,有家人在朝中,这丝丝缕缕纠葛着,她必须要担起这个责任。

*

景仁宫。

赵嬷嬷着小宫女将宫苑打扫干净,又转头吩咐几个手脚伶俐的,把宫里的瓷器玉石都摆起来。

今日是皇上派使臣来景仁宫颁布封后诏书的大日子,可万万不能出差错。

皇上以丧期未过为缘由,暂免封后大典,只是这受封环节不能省,景仁宫得撑起场面,决不能让人看低了去。

赵嬷嬷将东西布置好,又折身回去伺候皇后。

皇后面色有些苍白,但是厚厚敷了一层脂粉,不细看倒看不出来病气,身上的冠服有些大,显得空荡荡的。

皇后盯着镜子,不满道:“内务府的人怎么连本宫的尺寸都拿不准,如今也来不及改了。”

赵嬷嬷瞧了两眼便收回眼神,这内务府留的是皇后之前的尺寸,现在皇后久病,自然瘦了不少,这才显得不合身。

她不敢说这话,只笑道:“奴才瞧着刚刚好,吉时将至,使臣已经在路上了,主子还是快准备着吧。”

皇后皱皱眉,从镜子前走开。

赵嬷嬷搀扶过她,道:“听闻皇上派来的使臣是礼部尚书荆山大人和睿亲王,这睿亲王可是铁帽子亲王,身份贵重,可见皇上心里还是重视您的。”

皇后听了这话,心里的不愉稍稍散了去。皇上用丧期做借口,不办封后大典,她纵然不愿,也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