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8章 李世民和小玉米的不期而遇(第5/5页)

不过只是打击海盗的话,显然是不需要陛下亲自出马的。

之前的报纸上有说过,陛下下旨让太子殿下监国,自己去南巡了。

按理说陛下哪怕是第一次到蒲罗中,对这里的安全情况有担心,也是不需要安排那么多的战舰护卫的。”

阿南显然是不赞同王大力的猜测。

哪怕是李世民的身份地位再尊贵,也不可能为了一次出行,把大半个大唐水师的战舰都从各个港口调集到蒲罗中啊。

这绝对是在给御史台的那帮人提供素材啊。

“你这么一说,好像也有道理呢。

我看这几天的战舰,都是朝着西洋而去,难道是要在西洋那边搞什么大动作吗?

最近的报纸上面,没有说齐王港那边有发生什么事情啊。”

王大力虽然依靠着橡胶种植业,在蒲罗中这位也算是颇为成功的商人。

但是他的消息渠道,肯定是算不上厉害的。

毕竟,他们是连寒门子弟都算不上的田舍奴出生。

对于各种打听消息的事情,天生就有自己的劣势。

“在蒲罗中附近,毕竟厉害一点的国家也就是林邑、真腊、天竺以及更远的大食帝国。

林邑国显然是没有胆量挑衅我们大唐的,否者分分钟就灭了他们。

真腊这个国家,表面上也是奉我们大唐为宗主国,不敢轻易的招惹我们。

至于天竺,南天竺王国和北天竺王国据说就是太子殿下安排的人插手天竺内部的政局之后,才成立的国家。

最近也没有听说他们跟大唐有什么龌蹉,所以对付天竺的可能性也是比较低的。

那么看来看去,最有可能的就是大食帝国了。

之前他们的舰队还想着偷袭齐王港,想把立足不稳的齐王港直接给灭掉了。

但是最终却是败在了杨提督手中。

虽然后面朝廷并没有对大食帝国实施什么报复行为,不过我觉得这个事情显然不可能那么悄无声息的过去的。”

阿南的分析,说的头头是道。

王大力就是想要找一个反驳的理由都找不到。

“这么说来,你觉得朝廷是准备对大食帝国用兵了?

这么不远万里的安排舰队去进攻大食帝国,估计以后那些番邦属国都不敢轻易的到我们的主意了吧?”

对于远离大唐本土的百姓来说,他们是比谁都希望自己背后的国家是强大的。

这个道理,不仅在大唐适用,放在以后也是一样适用的。

只有强大的国家在背后撑腰,百姓在海外才能毫不畏惧的面对各方势力。

“只要这场战争不失败,那么今后我们唐人在南洋和西洋的地位,绝对就更加稳固了。

这个大唐水师,可是太子殿下多年前就开始建设的。

当初市舶都督府可是大力的发展市舶水师的力量,这个发展力度,绝对不是大食帝国比得上的。

哪怕是报纸上有说大食帝国的实力很强大,我觉得胜利肯定都是属于我们的。”

阿南这话,满满的正能量。

听起来好像是有点假,但是却是他的心里话。

甚至这是许多唐人的心里话。

“一旦我们打败大食帝国,那么西洋这边迟早也会跟南洋一样,成为我们控制的海域。

到时候各个商队到了蒲罗中之后,就可以继续的朝着西洋而去。

把原本被大食商人拿走的那部分利润都给拿回来。

并且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的去探索非洲和欧洲的情况,把这个世界的情况搞清楚。

有这么一个刺激因素在那里,到时候大唐的各个作坊的生意肯定会越来越火爆。

而我们的橡胶需求,肯定也是会越来越多。

这对于我们种植园来说,其实也是一个大好事啊。”

对于蒲罗中的商人来说,大唐的事情,很多时候最终也会变成他们的事情。

因为很多事情是一环扣一环,息息相关的。

“长安城那边的拖拉机和三轮车,已经大大的提高了我们橡胶的使用量。

今后大唐对于橡胶的需求在增加,这几乎是必然的事情。”

阿南继续发表着自己的意见。

这一场战场,对于大部分唐商来说,仿佛就像是新机遇的到来。

没有几个人担心大唐水师会失败。

这种自信心,是一般的朝代不具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