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9章 丰收的金山港(第5/5页)

并且金山港附近的野牛群,数量也非常的夸张,单单猎杀野牛就能获得非常高的收益。

这个优势,我们是比较难比的。

并且从倭国北边的函馆港出发前往金山港,需要的时间也跟蒲罗中去我们这里差不多。

这么一来,他们的条件就比我们要好了。

虽然南美洲这里我们也发现了金矿,但是规模没有人家那么大,对大家的吸引力也没有那么强。

唯一比较不一样的就是我们这里的鱼群,丰富程度似乎超过了许多地方。

但是大唐鱼群比较丰富的地方还是挺多的,希望港远离大唐,想要依靠鱼群吸引商家过来,暂时还是有点难度的。

除非以后鱼获加工的技术有大幅度的提高,或者是有一些其他的变化,这种格局才有可能发生大的变化。”

李耿倒是看得很透彻。

虽然南美洲这里是比北美洲更早的开发,但是有些条件是比不上北美洲的。

“大哥,你说的虽然没有错,但是我觉得这是因为我们对南美洲的了解还不够透彻。

按照一些冒险队从南美洲另外一边的探索过程中带回来的消息,那里有着一望无际的平原和非常丰富的野生动物。

对于我们来说,只要能够充分的利用起南美洲的优势,能做的事情其实也是非常多的。”

李凌可不是愿意服输的人。

从地图上来看,虽然北美洲的面积要更大一些,但是南美洲也一点不小。

甚至有些地方有着自己的独到优势。

他是肯定不希望看到希望港被金山港给超越的。

“话是这么说,但是真正的要落实到具体的措施上面,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就拿人手不足这个事情,我们依靠什么来吸引大唐百姓来到希望港呢?

许多人连下南洋都觉得风险很大,去南美洲这里,更是觉得想都没有办法想象。

在海上漂个几个月,也是很多人心中发憷的事情。

虽然我们也可以跟金山港一样,所有来到这里的唐人,都可以直接分配一千亩土地。

但是这么大的土地,一个人是种植不下来的。

这个时候,就需要有更多的人手过来帮我们。”

李耿发现要治理一个城池,比之前自己探险要难多了。

自己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许多问题。

“那个阿帕奇不是很乐意跟我们合作吗?

他们依靠收割橡胶挣了不少钱,我觉得有必要把他们手中的钱财给利用起来。

然后也让他们去抓捕更多的土人来给我们干活。

对于那些土人来说,原本他们的生活水平其实是非常差的。

做了我们的仆人之后,反倒是可以吃饱饭,穿好衣了。

所以这些土人一直都比较温顺,用起来比较顺手。”

李凌现在就像是李耿的幕僚和助手,碰到问题之后立马就要帮忙寻找解决的办法。

“观狮山书院在希望港有一个研究所,里面有人专门研究南美洲的土人分布情况。

据说这里的土人数量全部加起来的话,应该是超过了一百万,甚至是超过两百万人的。

只不过他们分布在整个南美洲,很多都是生活在内陆,我们想要去让他们成为我们的仆人,有点麻烦。

如果阿帕奇他们愿意接下这个活的话,我倒是觉得确实可行。”

李耿稍微思索了一下,就就觉得李凌的这个提议似乎还不错。

“之前太子殿下安排人发展凉州的时候,就有专门的胡人帮忙捕捉奴仆。

捕奴队在凉州的存在是非常公开的,他们虽然饱受争议,但是对于凉州的发展是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的。

之后登州那边的淳于家,也是在朝鲜半岛和倭国等地有不少捕奴队在活动。

甚至天竺那边也有淳于家的捕奴队在活动。

可以说这个事情,太子殿下是默认的。

我们在南美洲,完全可以找几个本地的土人部落合作,让他们去帮我么捕奴。

之前他们不是一直想要向我们购买刀剑等兵器吗?

我觉得只要是愿意跟我们合作的土人部落,都可以售卖刀剑这些东西给他们。

对付这些土人,我们拉一批,打一批,压一批,杀一批。

一定要把他们给臣服了,希望港的发展才有保障。”

李凌说这话的时候,声音都清冷了几分。

大唐要发展,不可避免的就会有一些特殊的行为。

不过客观的说,这些土人能够成为大唐的仆人,其实生活水平是变好了的。

他们再也不用靠天吃饭,不用饿肚子了。

这也是很多土人奴仆比较乖巧的重要原因。

甚至有些土人心中还非常感激把自己抓到了希望港的人呢。

“有了土人,有了良田,要种植什么东西,这要是一个需要斟酌的东西。

如果是土豆玉米这些高产农作物的话,虽然很有种植的必要。

但是只要能满足我们本地的需求就够了,种植的太多,到时候价格下跌的很厉害,也是一个问题。

会严重打击大家的积极性。

而这些粮食运输回大唐的话,显然是不划算的。

这个时候,最好是有一种合适的经济作物来推广种植。”

“这个我早就已经考虑好了。

大哥,我们就在希望港附近推广种植花生吧。

这个花生很适合这里的气候,大规模种植之后,可以直接用来压榨成油料。

如今炒菜这种方式在整个大唐都已经流传开来,对于油料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

到时候我们的花生油运输回大唐各地售卖,绝对是一个有利可图的事情。

大唐的造船技术在不断的进步,运输专用商船的容量也是越来越大。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的运输成本会不断的下降。

像是花生油这种容易保存,不易变质,价值又还算不错的商品,是很有商业化推广的价值的。”

李凌这话让李耿眼前一亮。

花生这个东西,好几年前就已经被发现了。

在希望港附近也有人种植。

但是整体的规模还是比较有限。

如果真的大规模种植的话,似乎前途真的很不错呢?

“好!我就按照你说的来搞,把花生种植和花生油这个产品作为我们希望港将来的主打产品!”

李耿没有太多犹豫就同意了李凌的建议。

南美洲这里有花生油和橡胶这两个拳头产品,再加上丰厚的渔业资源。

未来几年的发展速度是不会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