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3章 洪益和赖远弘碰撞出来的火花(第5/6页)

小玉米有点期盼的看着李宽。

“是的!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百姓们的日常生活肯定也是会跟着变化的。

其实你只要认真的观察一番,就知道长安城中的百姓,他们的生活方式跟几十年前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就比如烧火做饭,以前都是烧柴火或者木炭,但是现在呢?

几乎家家户户都是以燃烧蜂窝煤为主了。

再比如穿衣服,以前百姓普遍都是穿麻布衣服,但是现在麻布衣服已经非常难见了。

大多数时候,衣服都是使用棉布或者羊毛线来制作。

并且以前家家户户基本上自己制作衣服的情况,现在也很少见了。

更多的百姓都愿意花点钱财去铺子中购买成衣。

还有大家的出行,不管是四轮马车的出现,还是自行车的逐渐推广,亦或是铁路的出现,都大大的改变了大家的生活方式。

这些东西,都是一点一点的在发生。

我们身在其中,可能感受没有那么明显。

如果是从大唐以外的地方到来的人们,他们受到的冲击肯定是更大的。

大唐以后肯定跟世家各地会有越来越多的交集,你们适当的关注一下海外的情况,了解一下其他国家的百姓的生活,也是有好处的。”

李宽今天很有耐心的在那里跟小玉米说明着。

就连旁边的程静雯和武媚娘都觉得这个场面比较难得。

越是身在高位,属于自己的时间就越少了。

别看李宽比较懒散,朝会经常都不出席。

但是他毕竟是大唐的监国太子,要说每天都不忙,那是不可能的。

“夫君,现在长安城里头识字的人越来越多了,新华书店一个月的销量比十几年前一年的销量都要多。

甚至现在一个月的书籍销量,比二十多年前好几年的销量都要多。

如果让小玉米结合你刚刚说的那些东西,以未来生活的幻想为主题写一本故事书的话,是不是也会很受欢迎呢?”

武媚娘在旁边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建设性的意见。

在李宽的影响下,大唐的出版市场有了非常大的改变。

在几十年前,各个印刷作坊除了初版四书五经之外,很少会有其他书籍的初版。

哪怕是有,往往也都是跟四书五经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书籍。

但是在《三国演义》、《白蛇传》、《红楼梦》等新派小说的影响下,再加上造纸成本的不断下降,印刷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整个大唐,有不少人都开始考虑写小说或者其他的书籍来出版。

虽然真正通过出版挣了大钱的人很少,但是这仍然阻挡不了大家出版书籍的热情。

没办法,只要能够出书,不管是什么书,在这个年代都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

“你是说让小玉米小一本科幻小说?”

李宽很是惊讶的看着武媚娘。

不过想了想,好像觉得也不是不可以哦。

虽然小玉米才十二岁,但是她的见识绝对比大部分大唐人都要高。

科幻小说最大的卖点就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故事情节。

至于各种文字优美不优美,反倒不是重点。

这么一想,小玉米还真的有可能写出一本脍炙人口的科幻小说出来呢。

“科幻小说?郎君,这是科学幻想小说的简称吗?”

很显然,科幻小说这个名字,在大唐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不过从字面上也比较能够推测出到底是什么意思。

“是的,科幻小说是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想,这种小说主要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和想象。

跟《三国演义》这些传统的小说不同,科幻小说的特殊性在于它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

比如刚刚提到的会飞的机械,能够在水里面翱翔的机械,以及万里之间的通话等东西。

在小说中,能让读者间接了解到科学原理,了解这些东西的结构是怎么样的。

但它又是一种文艺创作,里面夹杂着一丝对未来想象的感性,并不是真的描绘一个事实。

换句话说,科幻小说中描写的场景,按照科学技术来推断,未来是有可能发生的。

但是也只是有可能,并不表示一定会发生。

并且这也要看作者的水平。

如果作者掌握的科学技术是错误的,那么基于这种错误的理论上面得出的东西,肯定是不能实现的。

小玉米跟其他人相比,她有着自己独到的优势。

一方面,她自己本身就是才华横溢的姑娘,在加上我经常跟她说一些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可能性。

她只要把这些东西融合到小说之中,随便选择一个什么主题,都可以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虽然让小玉米写东西的是武媚娘,但是显然李宽才才科幻小说更加了解。

经李宽这么一说之后,就连小玉米自己都提起兴趣了。

“阿耶,按照你这个说法,岂不是有很多小说都可以朝着这方面去发展?

比如我只要描写一下一百年之后的人们在长安城从早到晚的经历,一篇文章就出来了。

如果再往里头添加一些其他的主线,一本小书就出来了。”

在大部分人看来,写书还是一件门槛比较高的事情。

但是按照刚刚李宽的说法,小玉米觉得自己随随便便都能写出好几本书出来。

“是的,你说的没有错!

科幻小说没有那么难,特别是对于现在的你来说,它没有那么难。

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最难的就是如何推测未来的科技发展方向。

只有自己脑海中有一副科学发展之后的画面,才能有办法创造出好看的故事出来。”

李宽自己前世的时候就很喜欢看《海底两万里》等科幻小说,这些比较早期的科幻小说,跟后面二十一世纪之后出来的东西,还是有着很大的不一样的。

就像是《鲁宾逊漂流记》,如果是放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才面世,估计感兴趣的人就不多了。

但是提早三百年出来,读者们的反应就完全不同了。

以大唐现在的技术环境,完全可以鼓励一些人写出类似《海底两万里》和《鲁滨逊漂流记》这样的小说啊。

科幻、探险、侦探等小说,是现在的大唐比较缺少的,但是却是值得鼓励的。

“郎君,你既然都已经有了一些方向,要不小玉米的第一本科幻小说,你干脆给她说一说框架,让她能够更快的进入到状态?”

武媚娘在旁边给了一个助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