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1章 巨大的影响力(第5/7页)

很显然,司马才章不希望自己这辈子都是碌碌无为的。

现在先把国子监的基础打好了,自己将来才能有更好的发挥舞台。

要不然什么东西都要等到自己上位的时候再筹划,那就黄花菜都凉了。

“不行!其他东西都好商量,但是商学院的设立,我是绝对不同意的。”

这一次,孔颖达没有听进司马才章的劝说。

很显然,格物学院和化学院的设立,已经在挑战孔颖达的接受底线了。

现在再追加商学院的话,短时间内他是无论如何都是接受不了的。

一旁的司马才章听了也很是无语。

不过他也知道这个时候如果硬要劝说的话,其实也是没有什么作用的。

反倒是我让自己失去孔颖达的信任。

所以他干脆选择了沉默。

……

“以农为本,这是华夏大地数千年来从来没有改变的方针。

虽然我们大唐支持各行各业的发展,但是对于农业的核心地位,我们是从来都没有动摇过的。

不管是双季水稻的推出,化肥的推广,亦或是安排探险队不远万里的前往美洲寻找高产的农作物。

我们大唐,上至陛下和朝廷,下至普通百姓,都是为农业的发展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如今我们的大唐,终于初步的解决了粮食问题,大部分的百姓都不用担心自己有一天会饿死街头。

不客气的说,哪怕是有什么灾荒,我们都能很淡定的去应对。

这些年,我们对于农业的研究,也是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

不管是水稻种子的改良,还是土豆、地瓜和玉米的种植,亦或是甘蔗等经济农作物的发展,都是起到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在这其中,观狮山书院土豆研究所对于土豆种植的相关研究,对于土豆的推广种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解决我们大唐的饥荒问题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

为了表彰他们在土豆种植研究上的付出,大唐皇家科技奖奖农学奖将颁发给土豆研究所的负责人唐同人。

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学者能够将农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为大唐研究出更多的种植改良方案,种子改良方案等相关技术……”

作为压轴性的存在,农学奖虽然不算是特别受到大家关注的一个奖项,但是却是李宽比较重视的一个奖项。

哪怕是再过一千多年,农业发展也是一个国家的重要基石。

特别是像大唐这样人口众多的大国,如果农业不能有稳定的发展,那么注定是要出大问题的。

不像是一些小国家,可以通过进口农产品的方式来解决农业问题。

“阿耶,三哥总算是获奖了,也算是对得起他这些年的努力和付出了。”

人群之中,唐善识坐在唐俭身边,心情很是愉悦。

虽然他不是获奖者,但是他的三哥获奖,跟他自己获奖也差不多了。

这个时候,大家的家族荣誉感都是很强的。

要不然也不会有家国天下这样把家排在前面的说法。

“这个孽子,当初不听为父的安排,偏偏要跑去江南道搞什么水稻种植推广。

之后更是一口气在豫章县那边待了好几年,哪怕是回到长安城,也不远听从安排进入朝廷工作,为父都要快被他给气死了。”

唐俭虽然心中很是开心,不过说出来的话却是一点也不像是开心的样子。

这些老一辈的人表达自己的感情的方式,总是很是特别。

不过唐善识显然对自己阿耶的性格很是了解。

“太子殿下也说过了,农业是立国之本,三哥能够在农学方面做出成绩,在史书上也是能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

在观狮山书院,可是有人专门针对每年的大唐皇家科技奖的获得者写传记的呢。”

唐善识有点羡慕地说道。

作为唐俭的五儿子,他虽然去了豫章公主,算是李世民的女婿,在长安城的身份地位不会很低。

但是等到过个几十年上百年,大唐还有几个人知道他唐善识这号人物,就只有天知道了。

事实上,真正能够在史书被后人铭记的人物,是非常稀少的。

这也是为什么读书人对于流芳百世的追求会那么高。

甚至有些人觉得不能流芳百世,那就遗臭万年也是可以考虑的。

总好过沉没在历史尘埃之中吧?

“算了,他愿意跟那些田舍奴打交道,那就让他折腾去吧。

你们的翅膀都长硬了,我是管不了了。”

唐俭这么一说,唐善识就知道自己三哥算是重新得到家族认可了。

只不过自己阿耶嘴硬,是绝对不会说什么软话的。

……

“使臣,管中窥豹,单单从大唐皇家科技奖的颁奖情况就能看出来大唐在许多方面是完全碾压其他国家的。

半岛上面,新罗王国已经选择了全面唐化,这一次我觉得我们也有不要跟国王殿下提出类似的建议了。

否者我们以后只会被大唐甩的越来越远了。”

高木很是感慨的跟高鹏说着话。

作为南高句丽王国的使臣,他们心中其实一直都有回复高句丽王国辉煌的念头的。

只不过谁也不敢轻易的把这种念头表达出来。

这要是为什么不管是北高句丽王国还是南高句丽王国,明明如今都是在大唐的控制之下,却是还没有选择跟新罗王国一样全面唐化的重要原因。

“大唐的发展,确实都已经到了我们快要看不懂的地步了。

特别是在格物学和化学方面,很多东西我们都是听说都没有听说过,更加不用提他们的作用了。

哪怕是没有今天的火炮的出现,我觉得大唐也会有其他我们很难理解的新东西冒出来。

我们虽然不指望能够完全追赶上大唐的步伐,但是绝对不能落后于身边的其他国家。”

高鹏此时也是感受到了一股危机。

大唐凭借着现在的实力,如果要完全吞并南北高句丽,其实也是没有问题的。

国内的普通百姓,真正支持南北高句丽王氏的人也是不多的。

毕竟对于百姓来说,只要能够吃饱饭,谁当统治者都是可以的。

如果能够成为一个唐人,那么显然是他们更加乐意看到的。

只不过李宽不想让大唐的领土一味的扩张。

像是朝鲜半岛那边,除了占据一些关键的矿山和港口,他就没有准备他们纳入到大唐的国土之中来。

幸福是对比出来的。

如果没有朝鲜半岛上这些国家来做对比,没有四周那些番邦属国来衬托大唐的幸福生活,老百姓的满意度肯定会有所下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