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0章 大唐邮局(第5/5页)

将来进入朝廷担任户部侍郎,甚至是户部尚书,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

“太子殿下,属下有一个想法,可不可以在明年春天的时候,面向大唐乃至所有的番邦属国举办一场规模盛大的交易会?

这段时间的各种展销会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毕竟不能一次性的满足所有的需求。

如果我们以后每年举办一次面前所有行业,面向所有商家的交易会,肯定能够吸引很多的人来参加。

到时候的成交额估计可以突破历史记录呢。”

王富贵将这段时间自己总结的展销会的收获跟李宽进行了汇报。

然后提出了自己的新想法。

大唐的商业经过了这些年的发展,已经算是比较发达了。

但是这也只是相对的。

不管是大唐自己境内,还是大唐跟各个番邦属国之间,都还是有很多信息不顺畅的地方的。

如果可以每年都搞一个大规模的展览会,肯定可以促成很多合作。

这对于提高大唐的商业活力来说,其实是非常有好处的。

为了这个事情,王长土专门做了一个方案跟王富贵汇报之后,才有了今天这个提议。

“想搞这个交易会,对于我们的商业发展来说,自然是有好处的。

不过对于大唐海贸的发展来说,可能就是利弊参半了。

以前的时候,很多番邦属国的商人在大唐买不到物美价廉的东西,所以这部分的贸易收入,基本上被我们自己的商人给挣走了。

但是如果有了你说的这种大型的展览会,那么商人之间自己就可以顺利的对接起来。

以后我们的商人要想继续在各个番邦属国内部获得高额的利润,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李宽一下子就抓住了重点。

这个事情不是不可以搞。

不过搞了之后,肯定会有一些其他的影响。

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如何选择的问题了。

“太子殿下,堵不如疏!

海贸的利润那么大,我们自己的商家出海的也是越来越多了。

其他番邦属国的商家,自然也是看到了这一点的。

除非我们强制性的不让他们来大唐做生意,否者让他们挣走一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的。

不过我觉得不需要特别担心,一方面是这样子做了之后,海贸的货物肯定会增加。

到时候我们各个作坊的规模也会长大。

另外一方面,这么一来之后,大唐更多物美价廉的商品出现在了番邦属国的境内。

他们国内的作坊想要发展同类的产品,难度就更大了。

从短期来看,这样子的活动肯定会导致海贸的利润下降。

但是从长期来看,应该还是有好处的,甚至可以直接巩固我们大唐在海贸界的利益。”

王富贵今天显然也是做了功夫才过来的。

那一套一套的,跟他自己平时的风格都有点不一样。

“嗯,你这么说也不是没有道理。

在这个海贸过程中,我们的作坊已经挣了一次钱财了。

然后货物从市舶司出去的时候,又缴纳了一次次的市舶税。

最终到了番邦属国,他们才能挣一些辛苦钱。”

李宽对于推进贸易发展的态度是一直都没有变化的。

当然了,他也知道海贸的暴利,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至少像是以前那样动不动就十几倍利润的事情,实在是太夸张了,不可能持久的。

否者的话东西就卖不多,哪怕是钱财没有少挣,也不见得就是好事。

李宽是希望通过海贸能够进一步的带动作坊的发展。

这里面肯定也是需要一定的销量支持的。

当然了,价格越低肯定是卖的越多,但是这样没有钱财挣的话,也不是李宽追求的。

怎么从中取得一个平衡,就是需要不断调整的事情了。

“那这个展销会,我就先开始筹划了?

因为是涉及整个大唐跟番邦属国的,所以可能需要提前把方案公布出去才行。

要不然有些地方的人收到消息之后再出发的时候,可能都已经来不及了。”

王富贵颇为期待的看着李宽。

组织这么一场盛会,对于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奠定在大唐商界的地位是非常有好处的。

王富贵对这样的事情还是非常热情的。

“去吧,大胆地去做!中间有什么不懂的,可以跟观狮山书院商学院那边商量着办。

也可以让商学院那边专门开办一门课程,教授大家怎么举办展销会。

相关的研究,可以持续的推进下去。

以后每年都可以搞一场这样大规模的展销会。”

李宽想到了后世的世博会,或者是民国时期就已经有的万国博览会。

大唐的影响力也不断的扩展,方式肯定是多种多样的。

举办这种展览会,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特别是邀请了其他各个国家的商人一起参加,对于提升大唐商家的国际化视野,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在这个过程之中,大唐皇家钱庄也可以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毕竟越是商业交流范围涉及到距离很远的作坊之间,就越是需要大唐皇家钱庄这样的机构从中发挥作用。

要不然大家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是很难一下子就提高到足以让商业合作顺利发展下去的地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