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5章 科研热点(第5/5页)

那种可以醉心于研究和教学的日子,是赖远弘最喜欢的。

“洪益,虽然从现在大家发表的论文的情况来看,好多金属都可以用来作为电池的制作材料。

不过从成本的角度考虑,我觉得应该考虑锌、锡、铅、铁或者铜这些价格相对没有那么高的金属。

像是银,虽然实验效果不错,但是价格太高了。

甚至锡和铜这些东西也有点太贵了,能够越便宜越好。”

赖远弘跟洪益算是同学,只不过当时不是一个班。

所以哪怕如今双方有了合作,赖远弘也没有那么客气的叫“洪掌柜”。

当然,洪益也不会客气的说“赖教谕”。

大家都直呼其名,反倒是相处的更加舒服。

“我们是作坊,不是书院里头的实验室,所以研究电池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找到可以大规模生产的方案。

所以我完全支持你的观点,接下来重点从这些金属方面寻找制作电池的方案。

其中锌和锡在大唐的各个作坊里头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每年的需求不低,价格也不算便宜了。

至于铜就更加不用说了,那可是铸钱的材料。

反倒是铅这个东西,各个作坊的需求是比较少的,但是产量却是不低。

目前为止,铅矿的价格跟铁块的价格也差别不是很大,就跟精钢的售价差不多。

如果可以的话,我觉得利用铅作为主要的材料,再结合其他的一些溶液和材质,最终看看能不能制作出我们需要的蓄电池出来。”

到现在为止,洪益的研究重点还是放在了给煤油发动机提供一个蓄电池。

当然了,后面这个蓄电池到底能够用来干什么,他也还没有想好。

主要是电这个东西,对于大唐来说,实在是太陌生了。

“你这举一反三的思路非常好,铅确实算是一种比较适合的材质。

从目前已知的实验情况来看,它的效果也不比其他的要差。

不过实验中使用的方案跟我们最终要量产的还是很不一样的。

像是我们昨天做的铅酸电池实验里头,产生的电量应该是比较大的。

但是我们要把这些东西组合到一个小小的盒子里头,变成一个可以售卖的产品,就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像是硫酸这种电解液的保存,其实就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课题。

如果使用金属制作的东西来储存的话,人家直接就会跟硫酸发生反应,显然是不可以的。

如果是使用陶瓷来制作的话,虽然发生反应的可能性降低了,但是却是很容易破碎。

而一旦破碎,就会产生危险,因为硫酸这个东西本身就有比较强的腐蚀性。

到底选择什么样子的东西来储存电解液,这个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话,显然是没有办法顺利的制作出蓄电池的。

再有,我们的蓄电池肯定是在有需要的时候,把阳极和阴极连接起来,达到放电的作用。

可是平时不用的时候,怎么确保蓄电池自己本身不会发生反应,这也是一个问题。

在我们的蓄电池的电解液里头,肯定是需要有一个特殊的隔板的。

这种隔板的存在,可以让阳极和阴极没有连通的情况下,蓄电池不自行工作。

怎么制作这种隔板,这种隔板是不是真的存在,也是一个问题。”

赖远弘作为洪益制作所的首席科学家,肯定是要蓄电池面临的各种课题提前想出来。

这样一项一项的去解决,才能真正的制作出蓄电池。

看起来好像很枯燥,但是科研本身就是枯燥的。

这种只有一点点理论,然后就要去挑战制作一种成熟的蓄电池出来,难度肯定是非常高的。

要知道,现在是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而已。

可不是2021年。

“制作蓄电池的外壳,一般的材质确实是不行的,不过我倒是觉得可以试一试橡胶。

不管是米其林橡胶作坊还是尉迟程橡胶作坊,都对这方面有很深的研究。

我们的蓄电池,也不一定就所有的零件都自己生产。

至于隔板,就需要进一步的进行实验了。”

洪益很快就想到了一个解决外壳的方案。

这算是相对简单的课题。

现在最麻烦的还是阳极、阴极和电解液的确定,以及隔板的发明。

当然了,洪益在选择进入到电池这个领域的时候,就已经做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了。

为了尽快的攻克难关,他也主动的找到了赖远弘进行合作。

至于努力之后什么时候会有结果,就得看缘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