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第2/2页)

赵顺海在鼻下试了试,鼻子也有点温度。半小时后,众人将赵顺海抬到了山下面,这时附近卫生所也派了救护车到场。卫生所医疗水平有限,直接把人送往县中心医院。

下午三点,宋长军上吊自杀成为万家庄的热点谈资。

……

“病人抢救及时,不过不确定吃了多少农药,需要洗胃观察。”

当晚十点,一个中年医生从抢救室里出来道。中年医生四十七岁,据他讲解,宋长军吃的是普通农药。也是因为这样,还有一点抢救希望。

“我就不该让他一个出门的。”

”我知道他这两天不对劲,应该多看着点……“

……

中年医生说完,一个高个青年奋力的砸墙。青年名为宋大川,他的头发白了一半,正是宋长军的长子。

赵顺海见他拳头砸出血,连忙劝解道:“宋叔也是一时之间想不开,不用太自责。”

“是我的问题。”宋大川哭的十分无助。

半小时后,赵顺海了解了事情经过。宋大川原本在深市电子厂打工,只是近两年经济环境不好,电子厂倒闭,他带着媳妇儿子回乡创业。

宋大川学历不高,这些年连吃带攒也才攒了十万块钱,他原本想将这些钱投资开驿站。只是宋长军去年做心肌手术,十万块钱只剩两万。

宋大川这半年一直在镇子上跑快递,儿媳在幼儿园做临时幼师。现在两个小孙子该上幼儿园,宋长军每月三百块药钱。

家庭开销,幼儿园学费,心肌药钱……家里将财政安排的紧紧贴贴。

上个月底,因药片价格上涨,三百药钱涨到了五百。现在每月多花费两百,这两百一时间没有出口,这是压倒宋长军身上的稻草。

宋长军不想儿子儿媳天天为二百块钱发愁,他心思重,这段时间一直往玉米地跑,还经常在饭桌上说着:等把玉米种好了,我轻松了,你们也轻松了。

宋大川俩人原没当回事,只以为宋长军是想着玉米种好休息两天,没想到竟存着这样的心思。

就在这不断哭诉中,医院走廊传来嗒嗒声。

“咱爸怎么样了?”一个三十左右的微胖女子来了。

“还在重症监护室。”宋大川指了指手术室位置。

女子的腿软了。

“收费处缴一下医疗费。”两人聊了一会,一个医护人员拿来一张单子。

这次医疗费花不了多少钱,但全国药品短缺,宋长军的心肌药片暂时没有货品,要想治疗,只能暂用价格更高的替代药。替代药价格一千,还不能保证每个月都有存量。

两人看着医疗单发呆。

医护人员有些不忍问:“用吗?”

“用!”医护人员刚刚说完,微胖女子想也不想道。

现在家庭月收入四千二,她准备下班后跟着送快递,能多攒两百是两百。

微胖女子和宋大川环顾四周。此时四周有不少重重咳嗽的病人,医院走廊人挤人,这些人有的是和宋长军一样的自身病症,更多的是酸雨呼吸病。

没有药,看病难。这是3030年最大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