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京城八(第2/4页)

“这不是吃饭,而是一次享受。”

“我喜欢尝鲜,所以经常吃分子料理。想不到在一场青年厨师比赛上,能见到这么优秀的处理方式。他真是个天才。”

这三道菜做出如此出众的味道本来就不简单,还要保留它的味道,改变它的形态,难度可谓登天。平常的厨师可能要花费数月甚至几年时间去思考做法。

而姜辛夷想做就做到了。

他的厨艺和创造力可见一斑。

观众席上的人可以看到大屏幕上的影像,也可以听到评委们的话,于是便越来越看好姜辛夷。

这次比赛是开放式的,有很多选手的粉丝来到了现场,包括姜辛夷和白一诺的粉丝。

他们之前在网络上吵过一架,虽然已经停战,但依旧不是朋友。这次他们进场的时候偏偏坐在了一起,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姜辛夷的粉丝们听到评委们的夸奖,喜笑颜开,言语间夹枪带棒:“白老板说要和姜辛夷比分子料理,可是她什么机器都没带,看上去好穷哦。她真的能赢姜辛夷吗?”

“哎呀哎呀,看来白老板这个称号是叫不下去了,应该要改成白二厨了。”

白一诺的粉丝们看着旁边姜辛夷的粉丝得意洋洋的模样,咬牙切齿,从牙关中溢出一个字:“切!”小人得志。

相较于其他粉丝的怒火朝天,大粉特别佛系。

她说:“事情还没定论,你们不要高兴得太早了。”

肖羽看着评委们的表情,忍不住勾起嘴角,看来姜辛夷这次赢的机会很大。他的脑海中已经开始畅想要将白一诺安排到哪个岗位。

白一诺给他的印象是一个民间高人,特别厉害的大厨。她要是真的来云庭之星,他不能亏待了她,不能真的让她当二厨,起码也得给她一个主厨当当。毕竟这位还是盛寒的意中人呢。如果他亏待了她,估计会被暗杀吧。

这次做的菜比较复杂,白一诺做菜的时间比较长,在姜辛夷后面将菜端了上去。

苏珍年纪大了,有些老花眼,看不太清她做的菜,疑惑地问:“这是红烧肉吗?”

不只是苏珍一个人,其他评委也产生了这种错觉。这道菜由四四方方的小块组成,是红棕色的,看上去和红烧肉特别像,而且比平常的红烧肉要好看得多,颜色红亮,赏心悦目,调动起了所有人的食欲。

一个评委察觉到不对,皱了皱眉:“红烧肉可算不上是分子料理呀。”

红烧肉没有改变食物形态,根本算不上是分子料理。

“我做的不是红烧肉。”白一诺摇了摇头,否认了他的说法。

“那是什么?”评委问。

苏珍将旁边的老花镜带上,细细看着面前这道菜,突然发现了不一样的地方,有些明白过来:“这是箱豆腐。”

这份箱豆腐品质比其他的箱豆腐还要好,加上形状四四方方,导致它看上去特别像肉。再加上红色的烧汁,像极了红亮的红烧肉,不怪别人认错。

“没错。”白一诺笑着说。

“这就是我做的菜,金镶白玉豆腐。”

她用的是豆腐中的箱豆腐,这种豆腐外皮比较硬,属鲁地的最为地道。

“如果是豆腐的话,确确实实是分子料理。”苏珍点了点头。

分子料理要改变食物形态。豆腐是由豆子制成的,完全没有之前的形态,却留下豆子的味道,是一道典型的分子料理。

正当他们说话的时候,一股浓烈的香味传来,让他们精神一振,目光锁定在这道金镶白玉豆腐上。

“这种香味有一股豆子香味,我年纪大了,鼻子不太行,其他的味道我便闻不出来了。”

“那一试便知。”白一诺说。

苏珍很会吃,一点也不生疏,立刻夹起一块豆腐放进碗里,将箱子上面隐藏的缝隙打开。随着他的动作,一股更加诱人的香味传来。

她有些惊喜:“这可真是豆腐里有乾坤。”

箱豆腐打开盖之后,便能发现里面的馅料。这馅料是各种食材所组成的。在箱豆腐里放东西是一件很常见的事,但是这份箱豆腐和平常的并不一样,散发着浓浓的香气,里面的馅料如同金镶玉一般闪耀。

白一诺看着她的表情,解释说:“除了口蘑和其他材料之外,我还在这里面加了虾仁。箱豆腐为金,虾仁为玉,所以叫金镶白玉豆腐。”

苏珍尝了一口箱豆腐,眼睛立刻睁大。箱豆腐鲜美的口味,香浓的汁水,立刻夺取她的全部心神。

“这箱豆腐是用烧汁蒸过,再收汁而成,所以味道会比平常要浓郁,更加入味。而且锁住了其中馅料的味道,不会消散在空气中。”

烧汁浓郁,清香适口。

苏珍将箱豆腐吞下,忍不住赞叹:“箱豆腐馅心饱满,外形美观,细腻鲜嫩,尝上一口,便不能将息。”

其他评委并没有点评,他们的定力比不上苏珍,抽不出时间去评价。不管是之前不以为然的,还是跃跃欲试的,尝过一口豆腐之后,便再也想不起其他东西,只想快快地吃,感受更多的美妙。

苏珍虽然很想继续吃,但是最终还是责任心战胜食欲。别的裁判只顾着吃,忘了主持,她总不能忘了吧。

她只好叹了口气,将筷子放下,问白一诺问题:“你为什么要做这道菜呢?”

白一诺想了想,说:“这道菜由我父亲提出想法,我最终做成。而名字则是母亲吃过之后赠予的。每当我想念家的时候,我都会做一次。这道菜融入了我们三个人的心血,最为适宜。”

这时,另一个评委像是想到什么,突然放下手里的筷子:“这道菜是一道创新菜?”

评委们附和:“我没吃过这道菜。”

“应该是一道创新菜。”

这个朝代有和金镶白玉豆腐相似的豆腐菜肴,但没有一模一样的。这确实是一道全新的菜。

白一诺点了点头:“没错。”

苏珍笑了笑,说:“学厨学到一定程度,确实应该创新,让厨艺绽放新的活力。”

另一个姓吴的评委颇为赞同。

他将身后的包拿了起来,掏出一个笔记本,拿着笔开始写东西。

摄影师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于是将摄影机推进,他的笔记本被拍进摄像头,被全场人看在眼里。

“死前必须要吃的菜:

……

“124金镶白玉豆腐。”

摄影师:“嗯??”

全场观众:“??”

这位姓吴的评委是一位著名的美食家,曾经出过许许多多的美食书籍,年逾六旬,性格洒脱不羁。

他看到摄影师的表情,哈哈大笑:“被你发现了,这是我的下一本书的草稿。“

“我年纪大了,活的日子不多了,不在乎生死。我唯一想要的是做个饱死鬼。这上面写的都是我的挚爱,临死之前要通通吃一遍,才能合上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