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1更(第2/2页)

“嗯?”赵若歆点头,看着楚韶曜身后整装待发的人马:“恭送王爷?”

“你注意安全。”楚韶曜又说。

“臣女知晓。”赵若歆木木点头,实在不知该如何反应。

楚韶曜定定地看了赵若歆一眼,转身上马,带着手下疾行离开了奉河围场。马背上,他回头淡漠地扫了一眼远处明黄巍峨的皇帐,墨染深邃的眸子里暗芒闪过。

“小姐。”青桔吐了吐舌头,悄声对赵若歆说道:“煜王爷看起来也不是那么可怕,就是感觉怪怪的。你真得救了他么?”

“我是救了他。”赵若歆说,看着楚韶曜离去的背影,内心怅惘。再见,煜王爷,祝你双腿恢复以后,前程似锦、光明无限。

“小姐,我感觉你也怪怪的。”青桔接过赵若歆手中的虎袍,服侍她走回营帐:“你对煜王爷也变得十分恭敬了。”

“我原来对他不恭敬么?”赵若歆讶然。

“您在蹴鞠联赛的时候,对煜王爷哪里恭敬啊?”青桔将虎袍收起来,抚着胸口吸气道:“还有那次您二话不说地非要拽着奴婢去煜王府,跟王爷商议当替补的时候,也不恭敬。那两次里奴婢就感觉,您跟煜王爷十分熟悉。明明那会儿煜王爷才在兰漪殿里呵斥过您,可您就是一点也不怕他。但今次,您好像对煜王爷又疏离了起来。”

赵若歆叹了口气:“那你想想,你说得两次都是我么?”

“不是么?”

“那两次都是赵麻子。”赵若歆轻轻摩挲着光滑绵软的虎皮,叹息道:“同煜王爷相熟的是赵麻子,而不是我赵若歆。从今往后,我赵若歆同煜王爷,便只有这份虎皮背后维系的恩情所在了。”

“可您原本同煜王爷,不是连这份恩情都没有么?”青桔说。

赵若歆笑了:“你说得对,原本我同他连这份恩情都没有,原本我们就是不相干的陌生人。”

祭天过后,春狩结束。

一行人马浩浩荡荡地班师回朝。

大半的番邦使臣直接从奉河辞别晋朝皇室,各回各家。唯有魏国使者,仍随着大部队回了京畿,一副要在晋国鸿胪寺住到地老天荒的节奏。

春狩之前魏国人就已经表现出了久住的姿态,那会儿他们的使臣队伍分为了两半,一半儿武力高强的来了奉河参加春狩,一半儿文采斐然留在晋国京畿流连茶楼楚馆,完完全全地乐不思魏。

陛下楚韶驰认为魏人留恋晋地不思归,是大晋国力昌盛的表现。

故而他叮嘱鸿胪寺官员好生招待魏人,尽力满足对方一切要求,务必尽到地主之谊,使得对方无论在大晋住上多久,都始终觉得宾至如归不思返。

奉河之行,走走停停有月余。离开京畿之时尚是晚冬早春,如今回来,便已经是夹袄换单衣的暮春初夏了。

赵府寒门起家,靠科举跻身京畿上乘门楣。一年之计在于春,力学如力耕,探花郎出身的翰林学士赵鸿德深知读书的重要性,故而受春狩影响而延迟开办的赵府学堂重又开张了。

赵氏两府小辈,不分年龄、不论嫡庶、不拘男女,统统要进入学堂学习。

因着赵鸿德翰的名士头衔太响,赵府学堂的学究先生又都聘的是名师大儒。故而往年不止是赵氏两府的子弟,京中亦有其他年轻的世家子偶会前来赵府学堂求学。当中身世最显的,莫过于三皇子楚席轩。

只是今年,赵府学堂的大儒贺老先生不止收到了三皇子楚席轩这一份皇亲贵胄的束脩,他还收到了七皇子楚席平的,安盛侯世子陈小侯爷的,安平郡主纪静涵的。

以及,煜王楚韶曜的束脩。

贺老先生握着煜王爷的束脩弟子帖,愁得是肝肠寸断、心如刀绞,本就花白的头发愈发洁白似雪,飘逸的胡须一缕一缕大把地就随风飘散。在收到弟子帖的当晚,愁肠百结的贺老先生就向翰林大学士赵鸿德递了辞呈,却被眼泪汪汪的赵鸿德又给百般恳求地留了下来。

从此以后,才高行洁、不畏强权的贺大儒,人生履历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脏臭污渍。

诲人不倦教出无数高徒的他,到底还是晚节不保,教出一代残忍暴君,胜过商纣、远超夏桀,他贺大儒的名字,终究还是被牢牢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不日后赵府学堂就将开学,赵府嫡女赵若歆却收到了一份妓坊青楼的下九流拜帖,来自近来京畿声名鹊起的红倌——月婼姑娘。

这位怡红院里卖娼卖笑的后起之秀新花魁,邀她这个端庄肃雅的名门贵女,游玩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