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三合一)(第4/5页)

“是不是陷害且不提,总之谭夫人私通贾珍,是京中大半命妇们亲眼撞见的,不会有假。谭大人要休妻,出了这种丑事被休妻,高家还没出嫁的女孩儿们都要被牵连,高家当然不肯,谭大人是寒门出身,家底全是靠着高家才积攒起来的,这次他虽然占理,但也斗不过有忠顺王府撑腰的高家,两家一直在为休不休妻的事纠缠不休。”韩修文道。

“说了这么多,好像同放火的事没有关系?”

韩修文道,“怎么会没有关系呢?放火的就是谭夫人高氏,她大概是疯了,想拉着整个谭家一起同归于尽,趁着夜里都睡了,偷跑了出来放火。

幸好谭大人的良妾骆氏机敏,及时灭了火,才逃过了一劫,放火的高氏没烧死谭家的人,反倒把自己给烧死了。”

“真是毒妇啊,不管这私通是否有隐情,她已经失节却是事实,是个男人都不可能接受有这样的正室夫人,她这是发哪门子疯?被谁算计的找谁去呗?”

“安知不是她自己作孽太多,遭了报应?”韩修文冷笑,“昔日她儿子死了,她就非逼着人家宋姑娘守节,人家都没过门呢,你儿子死了凭什么要她守节?

宋家不肯,她就借谭家和忠顺王府的势,愣是毁了宋姑娘的姻缘,直到如今才有人求娶,可也是为人继室,这高氏,自私自利,刻薄狠毒,有此下场,都是她活该。”

众人面面相觑,都不做声了。

陈蕴藉远远的看着,觉得那少年略有些眼熟。

“蕴藉,你在看什么?”是陈蕴藉在书院的同窗好友,大理寺卿家的公子,陆永元。

陈蕴藉看了他一眼,“你认识那个人吗?”

陆永元往那边看了一眼,挑眉,“那不是国子监祭酒家的小公子韩修文吗?”

韩修文?

好像有点印象,但一时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过。

“韩修文的哥哥还跟你堂姨有过婚约呢。”陆永元道。

婚约?陈蕴藉皱起眉,“有这事儿吗?”

“过去五六年了,你当时还小,不记得也正常。”陆永元比陈蕴藉大三岁,五六年前他已经记事了。

因此这事儿他记得清楚,再者韩修文现在与他同班,他同韩修文也是熟悉的。

陈蕴藉拉着陆永元追问,“到底怎么回事,我怎么没听家里人说起过?”

“你当时还那么小,谁会跟你说这些啊?”陆永元笑了,“你要是想知道,我告诉你啊。”

陈蕴藉忙继续问,陆永元也不逗他,直接就将当初的事儿说了。

韩修文有一个哥哥,叫韩博文。

韩博文才学不是上佳,但却有一手极佳的丹青,凭着这双手,在京城也是小有名气。

几年前,韩博文在庙会上对宋姑娘一见倾心,知道谭家和忠顺王府都在针对宋姑娘,可也并不畏惧,他请示了父母,遣了官媒去提亲。

哪知宋家那边刚答应,谭家这边就来施压,韩博文早就知道谭家和宋家的恩怨,他直言宋姑娘与谭逸春无缘。既如此,谭家何必纠缠不休。

谭家的人离去,但事情并未就此终结,韩博文一日出门会友,晚上回来的途中,被人套了麻袋打断了双手。

虽然没见到人,但韩家确定是谭家所为,可谭家势大,又有忠顺王府和高家帮衬,韩家得罪不起只能忍了下来。

韩博文经此一事,大受打击,宋姑娘并不嫌弃他被打断了双手,还是愿意嫁给他,可韩博文还是大病了一场,没熬过三个月,人就没了。

从此以后,韩修文深恨谭家的人,只可惜一直都找不到机会报复。

今时今日谭家闹出这样的丑事,韩修文自然恨不得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原来还有这样的渊源。”陈蕴藉惋叹,“可惜了那位韩大公子。”

这么阴毒的手段,想都不必想,定是高氏的手笔,五六年前,谭大人已经另娶骆氏为良妾,还生了个儿子,早就已经不再盯着他堂姨了,会这么下毒手的,也只有高氏。

谭家的事在书院里被人热议,陈蕴藉几乎走到哪儿都能听到有人议论,好在没有牵扯到他堂姨的身上,陈蕴藉便也没有在意。

高氏身死之后,一切盖棺定论,人都死了,自然就不必谈休不休的了。

高氏死后不到三天,谭大人就摆酒宣告扶正良妾骆氏,骆氏生的儿子也成了嫡子。

由此可见,谭大人当真是厌恶极了高氏,否则不会才三天就扶正了骆氏。

不过这都跟陈蕴藉没关系,他也不会去为高氏抱不平。

随着风波平息,林如海也在月底顺利抵达京城。

林如海到京城之后,便往宫中递了折子,又派人去荣国公府报信,说面圣之后再去见贾母。另外再让大管家联系玉雁,收拾好行礼,明日就接黛玉回家。

面圣后,次日林如海便带着礼物登了荣国公府的门。

先见过了两位内兄,才去荣庆堂见贾母。

自从贾敏死后,林家和荣国公府的来往就不比从前密切,毕竟没了当家夫人,各家礼仪章程都是按照旧例,由大管家处理。

正月里,贾母收到林如海的信,得知林如海要续娶之后,对黛玉都冷淡了许多,就更不必提林如海了,因为林如海很快就是别人家的女婿了。

问候过贾母之后,林如海也不在意贾母的疏离,直接提出要接黛玉回家。

“你此番回京述职,还是要回扬州的,何必折腾玉儿搬来搬去的?”贾母道。

林如海淡淡一笑,“回岳母,圣上已经将小婿调回京城,再过不久,任命就下来了。扬州那边圣上已经指派了人去接任,小婿不会再回扬州。再则,岳母也知道,我将续娶。玉儿再住岳母这里,就不太合适了。”

“既如此,就让玉儿跟你回去吧。”贾母说着让人去请黛玉。

林如海能感觉到贾母对他的态度又冷淡了几分,他只面上挂着清淡的笑容,浑不在意。

早在接到女儿的哭诉信,得知女儿入京之后连房舍都没收拾出来,林如海就对这位岳母生出了不满,既然两看相厌,林如海自然不会将女儿留在荣国公府。

黛玉早就提前一天知道林如海要接她回家,行礼早就偷偷收拾好。

当初贾母接黛玉来的时候,就没带多少东西,后来林管家也只是将黛玉身边伺候的人送来,日常用具却还在林家,收拾起来非常轻松。

黛玉拜别了贾母,跟着林如海离开荣国公府,一上马车,面上再维持不住淡定,绽开笑容。

“父亲。”

林如海见女儿离开荣国公府竟如此开心,心中不免痛惜,他伸手揉了揉黛玉的头,叹道,“这段时间让玉儿受委屈了。”

“自从父亲将玉雁她们送来,女儿就没有受过委屈了,父亲放心。”黛玉说着,上上下下的打量林如海,“快一年未见,父亲的气色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