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时间(第2/2页)

竺元风垂下眼睛,低声道:“雷霆雨露皆君恩。”

若是旁人这么说,顺帝必然觉得虚伪,但是经过此事以后,他对竺元风的看法再一次发生改变,要说这话中没有怨怼,顺帝不信,但是就算有,竺元风心软,很快就过去了,依旧忠心耿耿,或者说,这位饱读诗书,忠君爱国刻进骨子里的书生做不出背主的事。

况且说到底要不是刘珂,竺元风也不会受这无妄之灾,骨头再轻,总不会对着仇人摇尾乞怜吧!

想到这里,顺帝便更加温和了,“这次委屈你,朕知道,等你伤好,朕必然补偿。”

秦海一死,掌印大监便空出了位置,竺元风从二把手升为一把手毫无悬念。

他无需装傻充愣,便谢了恩,“多谢皇上。”

“秦海和万全死有余辜,可禁军由何人节制便令朕头疼了。”顺帝在屋子里踱步,看着竺元风道,“元儿若有推荐,不妨说来。”

竺元风微微一愣,这看似恩宠,然而他若真递上了人选,岂不是跟秦海一样?

“禁军掌握皇城安危,奴才也不知何人能够胜任。”

“太子这一招倒是用的极好,这京城怕是难以找出一个像元儿这般一心一意忠君的出来。”顺帝感慨了一声。

竺元风心说这能怪谁?

太子稳定朝局,安抚地方,这遭人诟病,被视为祸国殃民的新政如今也在新法办的修正之下慢慢为人接受,将被顺帝折腾地苟延残喘的大顺又续上一命,这等功绩,谁不看在眼里?

有多少人恨不得皇帝忽然暴毙,太子殿下直接登基呢?

秦海会接受刘珂的蛊惑,也是因为看到了众望所归之势。

只是这话竺元风无法说出口,反而低声安慰道:“皇上仔细找找,定然有的。”

当然有,只是这些人虽没有倾向于太子,却也并非对他这个皇帝全然忠心,这就需要顺帝自己抉择了。

*

罢朝三日后,重新开启。

这次站在顺帝身边的太监换成了竺元风,太子殿下站于群臣之前,吊儿郎当的嘴脸之下,目光若有似无地往他身上飘,带着一丝丝可惜的意味。

顺帝尽收眼底,心中冷笑,他命竺元风宣了一道圣旨。

秦海和万家已经死无葬生之地,九族全诛,但下场依旧在这空旷的大殿和百官之前再一次宣布,特别点名了罪行——里外勾结,背主不忠!

谁都知道这是在警告那位不知收敛,将手伸进皇宫的太子殿下,以及暗中已经不知君主之臣!

整个早朝,万籁俱寂,群臣无一句之言。

直到皇帝再无下一步动作,才响起太子殿下懒洋洋的声音,“罪人既已伏诛,还请父皇息怒,只是万全为禁军之首,如今职位空缺,还请父皇尽快安排才是。”

有时候,群臣真的很想知道太子殿下知不知道胆大包天这四个字怎么写!

此刻皇帝立威,震慑百官,太子却提禁军统领一职,这不是故意掘逆鳞吗?

生怕皇帝不知道太子觊觎这个位置?

皇帝摄人的目光哪怕有旒冕都挡不住,直落在刘珂的脸上,冰凉刺骨地说:“看来太子有人选。”

刘珂从宽大的袖子里取出一份折子,施施然地往竺元风那儿一递,示意他过来取,“儿臣与六部,及内阁商议,关乎皇城安危,父皇安危,这些人可胜任,还请父皇斟酌。”

六部尚书和内阁辅臣:“……”额头的冷汗瞬间就落了下来。

他们怎么不知道跟太子殿下有商议过这个事?避之不及,哪儿敢?

果然,帝王死寂的眼神就看了过去,短促地笑了一声之后,缓慢道:“好,很好,真是为君分忧的好臣子。”

膝盖一软,他们差点就跪下来,然而一个轻飘飘的眼神忽然横过来,太子殿下意味不明地朝他们一笑,那已经弯曲的膝盖又忽然僵直,怎么也跪不下去。

皇帝跟太子打擂,直接殃及了他们这些池鱼,得罪哪一个似乎都关乎乌纱帽和性命。

最终,他们只能保持沉默。

竺元风清晰地看到顺帝放在龙头扶手上的手顿时握紧,他死死地盯着年富力强的太子,杀心骤起。

最终竺元风喊了一声,“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