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污浊(第2/3页)

“大话。”

尚瑾凌弯唇笑了笑,“您好好等着就行,夜深灯暗,莫要昏眼而作,天下之书,如过江之鲫,修不完的。”

虞山居士冷哼一声,“不是老朽的弟子,你倒管的还挺多。”

“肺腑关心而已,学生告退。”

“去吧,若是你那老师无从教导,就来我书院,万册书卷,随你阅览。”

尚瑾凌微微一怔,接着心中感激,“多谢居士。”

尚瑾凌一走,华夫子有些可惜道:“老师明明爱极了此子之才,为何不能多多相劝,说不定……”

“劝来了,反而失了孝悌之心,有什意思?并非只有师生才能教导,他若想要,老朽依旧愿倾囊相授。”

“老师……”

虞山居士望着窗外风中轻轻颤动的花枝,轻声道:“大顺如今,行至岔路,是该有人撑起来。”

华夫子闻言愣住了,有些不敢置信,“您难道指的是他,不过才十六岁的少年罢了。”

“十六又如何,六十更奈何,越年轻,越有朝气,越是可塑,再好不过了。”

*

三日院试顺利而过,五日后便是放榜之日。

院试只是科举考试中正是第一步,然而这张榜却是各方各势都在关心。

作为尚家唯一的读书人,双胞胎自然早早地等在了考场之外,翘首以待。而视尚瑾凌为对手的方瑾玉,也派人等着发榜,暗搓搓地希望查无此人,名落孙山。

杨慎行看着方瑾玉手中蘸墨的笔,却迟迟写不下几个字,不禁摇了摇头道:“别想了,他必然高中。”

方瑾玉咬了咬唇,有些不忿,“外祖对他竟有如此高的评价,他不过是会说而已。”

“古有苏秦、张仪纵横捭阖,靠的就是这嘴上功夫,谁能争议这两位之才?”

“他能跟苏秦、张仪比,您也太看得起他了。”

杨慎行闻言笑起来,摇了摇头道:“玉儿,有些事能放下就放下,不放心就成执念,对你未尝不是件好事。况且虞山居士对他青睐有加,早已经传开了,他将来走得比你远。”

正说着,小厮匆匆跑进来,“少爷。”

“怎么样?”

“案首,尚瑾凌是第一名……”

一滴重墨染上了纸面,污了字迹,不过这不可惜,方瑾玉本就没心思好好写,如今就更没有了,“那么多书生就考不过他?”

杨慎行心中轻轻一叹,真是一点也不出所料。

若是自家子侄,自然是该高兴,可是恩怨之家,心情这就有点复杂了……不过他最终还是吩咐了一声:“备一份贺礼送去吧。”

“外祖!”

“雍凉来信,高学礼已经启程,很快就能到云州,不能多生事端,玉儿,你可明白。”杨慎行看着方瑾玉,严肃道。

方瑾玉捏了捏手里笔,垂下头道:“是。”

“出去散散心吧,不用写了,反正也写不好。”

*

随着尚瑾凌中了案首,他的名声也随之流传开去。

不管是杨慎行还是虞山居士,谁都没有隐瞒这位少年在其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是以明明只是个秀才,但是来拜访之人却是络绎不绝。

虞山书院弟子上千,是个富有文化读书气息的州府,大小诗会,游园论谈,流觞行会……处处能看读书人的身影。

若想一展头角,扬名立万,实在是个好机会,可是却不包括尚瑾凌。

因为,他病了。

没有刘珂改善考场环境,他一连在那破寮房里考了三天,出来整个人都虚脱,直接就病了一场。

然而好不容易有了一点起色,却是不得安宁。

要不是尚家有规矩不得对普通百姓动手,双胞胎早就将那些听不懂人话,还追风过来探望邀请的书生给丢出去。

“反正你已经考完了,姐夫的回信也收到了,凌凌,咱们干脆回雍凉算了。”

“恐怕不行,姐夫来这里之后,得向民众演示一次新法办,我得看着。”尚瑾凌伸出手,长空服侍他穿好衣裳。

见此,尚小雾问:“凌凌,你要出去呀?”

“嗯。”

“可你身体还没好……”

“没有大碍,不过我想要个清净地方坐坐,姐,你们就别跟来了。”尚瑾凌说完,就看向长空,“门口有人吗?”

“少爷,没有。”

尚瑾凌于是轻嘘一口气,心有戚戚地看了眼桌上堆叠的请帖,摇头慢慢走出去了。

他寻了一处不太起眼的茶楼坐下,本想寻个雅间,不过已经坐满了,倒是三楼大阔间,还有一张空桌。

尚瑾凌懒得再换地儿,于是干脆就留在这里,视野开阔,往下正好能看见集市,尚瑾凌虽然说着要找清净,可年轻人,还是想听点与己无关的热闹,有烟火气,才令人高兴。

对面是一位长相秀气略有腼腆的书生,看了他一眼,笑了笑,尚瑾凌也回以笑容,然后向小二要了一壶花茶,一碟清口瓜果,一份精致小点,最后接过长空递来的书,看起来。

那书生看他如此,也学着挨个点了一份,午后下午茶点,得一本书细品,的确是再惬意不过。

然而没过多久的悠闲,楼下街道上传来一阵喧嚣,接着便是敲锣打鼓的声音,带着人声鼎沸的欢呼。

“少爷,发生什么了?”长空伸长脖子往下看,而那腼腆书生身边的书童直接跑下了楼。

尚瑾凌抬了抬眼皮,眼睛没离开过书本,说:“梁成业的判文下来了吧,至少一个斩立决。”

话音刚落,那小书童就跑了上来,“公子,府衙给梁成业定了罪,明日午后问斩呢。”

长空拍马屁道:“少爷,真厉害。”

“这么多天了,杨慎行也该给云州百姓一个交代。”

“可惜天下贪官何其之多,杀之不尽。”这时,对面那个书生感慨了一声。

尚瑾凌望过去,接着道:“然而清流好官依旧前仆后继,络绎不绝。”

这一声,让那腼腆的书生不由地看过来,笑道:“公子倒是乐观。”

尚瑾凌摊了摊手,“客观事实,兄台难道不认为吗?”

书生笑了笑,眼里带着一丝讽刺和黯然,“可再多的好官又有什么用?一旦金玉殿内走一遭,便是两袖清明而入,一身污浊即出罢了。”

尚瑾凌听着不由地问,“兄台似乎刚从京城而来。”

书生颔首。

“已经见过黑暗泥潭了?”

书生垂下眼睛,淡淡地说:“正身处其中。”

“能出来吗?”

书生摇头:“身不由己。”

尚瑾凌若有所思。

书生继续问:“敢问尚公子可有清明之法?”

尚瑾凌合上书本,惊讶道:“你知道我?”

“大名鼎鼎,这云州城想不知怕也难了。”

“这个问题太宽泛了,恕我无法准确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