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外星人,你在哪儿?(第4/5页)

和霍伊尔的故事类似,人类后来获得了一项不可思议的技术,使主人公爱罗维到达织女星(萨根在这个作品中使用了“虫洞”的概念)。主人公的空间旅行非常短,尽管从地球观测者的角度看,那个仪器并没有把她送到任何地方,而是令她掉入一个安全网。作为观影者,我们也不知道影片中的空间旅行到底是真实发生的,还是仅存在于主人公爱罗维的想象中。

事实上,我们从来没接收到任何外星人发来的高科技指令,也没去过织女星,更没有穿越过虫洞。但是迄今为止,我们确实收到了一些来自太空的有趣信号,收到信号的过程可以称得上是现实版的“《仙女座》时刻”。

历史上的第一个外星信号是由射电天文学家安东尼·休伊什的博士生乔斯琳·贝尔于1968年7月在剑桥大学发现的。休伊什检测到了一闪而过的高频脉冲——没有信息,但却有极其精确的周期。这是外星人发给我们的信号吗?贝尔和休伊什都说他们不这么想,但他们却开玩笑般地把这个信号命名为“小绿人1号”。在20世纪60年代,小绿人是科幻作品中外星人的典型形象。贝尔和休伊什称,他们认为这不太可能是外星信号,而且他们也没有严肃地想过这会是外星信号。当时,腐朽的学术界完全否定了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我在剑桥大学学习物理的时候,在射电天文实验室待过一阵。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制造了一台简单的射电望远镜,这是我们的毕业设计。整个过程非常有趣,也很封闭。为了减少电台信号的干扰,天文实验室要远离市区;我们常常使用测量仪器以及和床架一样的粗线框,在野外或者冰冷的木屋里搜集输出信号。可以想象,年轻的贝尔一个人在萧瑟孤立的站点,搜集到史无前例的信号的样子。她难道真的没想过,这也许是外星人发给她的信号吗?

除了具备周期性特征外,贝尔搜集到的信号其实是有关脉冲星的最早的射电天文学证据。脉冲星是高速旋转的高密度星体,像灯塔一样向四周发射出无线电波。脉冲星发射的脉冲间隔从几秒到几千分之一秒不等,脉冲星的旋转速度也不一样。所以,人类收集到的脉冲星信号和人工信号类似。

“小绿人1号”很快就得到了科学的解释,但是另一个信号,也就是所谓的“WOW!”信号(1977年检测到的一个无线电信号)却尚未得到确凿的解释。这是搜寻地外文明计划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好结果(该计划就是《超时空接触》里主人公埃利·爱罗维从事的项目)。该计划由奥兹玛计划发展而来,奥兹玛计划由弗兰克·德雷克于1960年设立,目的是检测鲸鱼座和波江座的信号。德雷克要解决信号搜集者面对的最大挑战,即在哪儿搜集信号和搜集什么信号。

问题是我们不应扫描每个不确定的信号,而应该着眼于其他生命体可能使用的信号,例如生命体之间交流的信号或是其试图同其他外星生命(比如我们)取得联系的信号。德雷克就是依照后一种思路,他认为由于氢原子和羟基是水的组成部分,而水又是高等外星生命所必需的,因此要特别关注对应氢原子和羟基的谱线。这其中存在逻辑错误。虽然水对于人类来说是必需的,但未必对外星生命也如此。由于德雷克着眼于某个特殊的波段,所以奥兹玛计划的重心被放在观察电磁频谱的“水坑”波段。不太走运的是,这个思路并没有取得什么进展。

搜寻地外文明计划从那时起就断断续续地推进,由于实验目的太过科幻,很多主流科学家不屑参与其中,该计划也一直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从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该计划从美国政府,特别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筹集到稳定的经费。但是从1995年起,政府不再出资,计划的一切进展都要依赖于私人捐赠。还是在遥远的1977年,志愿观察员杰里·埃曼用位于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大耳朵”射电望远镜检测到了一些奇怪的信号,这也是该计划的唯一成果。

快速熟悉射电望远镜的使用,需要解释一大堆看起来毫无头绪的打印输出,对早年间的仪器来说更是这样。“大耳朵”会在纸上打出一长串数字和字母,以表示收到信号的强弱。信号最弱时用空格表示,接下来用数字表示逐渐增强的信号,再然后用字母。A表示强度为10—11,B是11—12,依此类推。U是当时检测到的最大强度,为30—31。通常来说,检测到的背景信号强度在空格和3之间。但是在1977年8月15日,埃曼看到一串数字在背景中异常显眼,即便对于没怎么受过训练的人来说也是这样。于是,他用红笔在信号旁边标注“WOW!”,用来凸显这段信号的与众不同。

这串信号显示为6EQUJ5,无线电波猛然上升,在峰值处达到最强。另外,这段信号的长度是72秒;由于大耳朵望远镜是固定在地面上随着地球自转扫过天空,所以依据地球自转的速率和大耳朵的观测窗口(望远镜是固定的),大耳朵对任何一个点的观测时间都是72秒。虽然不能准确地定位到某个星体,但是我们知道信号来自射手座。所有工作人员都期盼能再次检测到这个信号,但它却再也没有出现。

在这次探测之后,提出了一系列假说来解释这个信号。其中比较主流的两个理论是,信号源于地球,或者信号源于太空中某个只发生了一次的自然现象。但这个信号在搜寻地外文化计划的历史上举足轻重。“WOW!”信号在某个特殊的频率波段内和氢的谱线很相近,后续工作进一步检测了许多不同的频率波段,但都一无所获。信号搜集工作还在继续。

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对外星生命的认知非常有限。我们认定高等生命会出现在地球附近的类地行星上,科幻作品也是这个思路。由于对“频率波段”(channels)和“运河”(canals)两个词翻译时的混淆,以及一些自欺欺人的解释,在几十年中,火星被认为存在过高等生命,但这些生物后来因环境恶化灭绝了。同时,和地球大小类似的金星也一度被认为在其厚厚的云雾下面是热带雨林。

事实上,火星人和金星人都不会探访地球。火星一度有流动的水,但并没有发现生命的迹象,或者生命存在过的迹象,甚至连微生物都没有。金星不是一个潮湿温热的天堂,而更像地狱,表面温度在460—600摄氏度。金星比离太阳最近的水星还要热,在金星表面,金属都会变成液体。

另外,虽然金星确实拥有生命存在所需要的大气层,但是金星的大气层和地球的大气层完全不同。金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极高,因此金星的大气压要远高于地球的大气压。金星上90倍于地球的大气压可以迅速摧毁任何发射到金星上的仪器。另外,大量的二氧化碳会产生类似温室效应的效果,因此金星表面非常热。金星上还有硫酸雨,所以金星不太可能成为生物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