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新时代来临(6)(第2/2页)

李老嘴角下垂,说道:“我们原先说定的承销费用是2.5%,现在金块存在了银行之后突然变卦不太好吧?而且,8%是垃圾债券的承销比例了,难道用等量黄金抵押发行的债券还能称之为垃圾债券?”

6个点的差距不光是18亿人民币的收入,而且关系到以后的巨额利润。他们的确不好得罪陈家,可该拿的劳务费是不能少的。

高秋插科打诨的笑道:“别着急啊,咱不是说话呢嘛,8个点不行,7.5个点,7.4个点都行。我们银行担了风险,还要在各个网点进行宣传,不容易。皇帝还不差饿兵呢。”

“2.5的承销,不能多了。”李老语气强硬。

“100元的小额不记名债券,3个水印加金属线,纸张和印刷的成本都不少了。按照2.5%的比例来算,我们肯定是不赚钱的。”

“现在只是赚的不多而已,我们给了江宁银行一个席位,也是一种补偿。”

“这个当然,我理解……按照6%,我们签合约。”

没有承销商,债券是不能直接出售的。出师不利让李老很不高兴,最后干脆道:“你们要是不愿意承销的话,我们找别的银行。”

高秋眼皮一条,马上道:“别啊,咱们再讨论一下,那就是5个点,而且,都到今天的地步了,不能再退了。”

“你说的对,我们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了,以后除非出现10个点那么大的事,否则是不能随意说散伙的。”陈易突然帮了高秋,让人惊诧莫名。

行长大人心里疑惑着,没敢立刻应和。

陈易眼睛眯的小小的,果然道:“我觉得按照发行比例计算,前期让江宁银行的损失太多了,就以价格来算吧。你们每发行300亿债券,我们按照成本的130%付钱。”

现代会计制度,能够让任何想要认真审计的老板得到近乎真实的结果。而30%的利润显然不能与2.5%的发行价格相提并论。

高秋不吭声了。

方振南暗笑两声,拍拍手道:“如果没有反对的话,我们还是按照原先的口头协议来签订合同。”

4个人分别站起来,在授权书上签字。方振南则充当了公证人。

翌日,首批价值10亿人民币的债券就投入了市场。

江宁银行在所有的网点开设了专柜出售这些债券,并让受培训的员工有意无意的说明:此债券可以在市场上流通。

由于是陈家主持发行的债券,10亿元很快就发了出去。当天下午又出了一批10亿元。但回购的压力也实时显现。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用债券兑回黄金是很有趣的事,对于江宁银行来讲,这是第一波的压力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