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麻布(第2/2页)

大夏朝的商人们,主要经营六种大宗商品,分别为茶、盐、粮、布帛、药材以及皮货。其实细细看来,终究是生产水平低的表现,人们的主要需求,还是集中在穿衣吃饭上,其中粮食和布帛的种类也最多。

朱家门市相当于小批发商的角色,主要经营前四种,品种倒是颇为齐全,程晋州每见一样,就问伙计一个价钱,又问客服010一个价钱,也来不及一一考虑,只将价格记住再说。

待坐回到房间里,程晋州才有时间将本子拿出,慢慢核对。

“茶每吨70000钱,换12星元……”

“棉每两85文,每吨1700贯,换10星元……”

“纱每匹一贯800文,换0.2星元……”

算起来,将星元兑换成银子的手段有不少,可要想要能够成高价星元的,却是少之又少。

程晋州自上而下看着,笔杆忽然悬停在麻布上不动了。“麻布每匹400文,换0.2星元。”

这个价格,已经是粮食的2倍了。

“东家,你们这里有多少麻布?”麻布又细分为数种,但价格都相差无几,程晋州实质上也并不关心。

同样是做衣服,最好的锦缎每两就要18贯钱,每匹高达100贯,而最便宜的麻布则只需要两百分之一的价钱就能买到,当然,也不能对其粗糙的品质有太多的期待。

朝廷每年都会在产麻的地区购买70万匹以上的麻布,即使如此,麻布仍然能够以市场价在街市上流通,由此可其产量之巨大。价格便宜量又足,加上并不是重要的战略资源,这麻布却是万分适合程晋州的存在。

朱林早就将小账本拿了出来,很快翻到道:“西码头大约还有1万3000匹的样子。”

对于京城的商人们来说,这个数量可是少之又少。

程晋州心下计算一番,遂道:“4000匹,可以便宜多少?”

按照一两银子2贯钱的标准,4000匹也要800两银子。

“380文如何?”说到生意,朱林嘴角挂笑,却只微让些许。

不过,麻布主要是下层居民的衣服质料,向来是微利经营,程晋州想着微微点头道:“可以。但要送到我制定的仓库。”

4000匹麻布,用汽车运也要一天,假如程晋州去偷去抢的话,至少也是半个月的工作量,所以说抢劫向来是很没有技术含量的体力活,真正赚钱的手段,从来都不需要如此激烈暴力。

朱林自无不可,沈聪在旁则有些不以为然,他家里的产业虽然豪富,可沈家人自己却是从来不参与经营的。就连项欣在他们商定之后,也很不耐烦的道:“有这些时间,不如多写些报告,做些实验。”

“都是要做的。”程晋州伪装憨笑,他要写报告,就要抄书才行。

几个人正说着话,突闻一阵马蹄重响,随之鼓乐铿锵一片。天空中也可见无数烟花爆裂,硝烟味直入宅院。不等程晋州询问,项欣脸上已然现出兴奋之色,连忙拉着程晋州向前走去。沈聪和朱林自然紧紧跟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