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靠养殖业发家致富的学渣(4)

“嘎嘎嘎。”

“汪汪。”

“嘎嘎嘎嘎……咯咯咯……”

……

季家的院子后热闹非凡, 除了那几千只鸭子,他今天还去买回来两只狗。小狗丝毫不怕生,在院子里上蹦下窜, 吓跑旁边的鸡。

王秀芬刚煮好一锅花生, 还往里头放了几个红番薯一起煮, 她把锅端起来,把花生连同番薯倒在小竹筐里,正往外走着,手里拿着滚烫的花生,吹了两口掰开吃,看着小短腿的狗,“这是什么狗?看起来呆呆傻傻的。”

“萨摩耶。我同学家的母狗生了一窝, 他们家养不起,给他几百块就带回来了。”季淮低头看着这两只狗,并不是纯种的萨摩耶, 但模样也很好看。

“听说有些狗得吃排骨, 吃狗粮,还要打空调, 这狗好养活吗?得养土狗。”王秀芬继续吃着花生, 看着有些娇贵的两只狗,并不是很喜欢。

土狗好养活,什么都吃。他们家人少, 养殖区又大, 怕半夜有贼进来,无论是偷鸡鸭还是偷饲料, 那都是损失, 所以得养狗看家。

“先养了试试, 当土狗养。”季淮给小狗弄来捣碎的米饭,混了点汤。

小萨摩耶迈着小短跑,蹦蹦蹦跑过去,围在碗旁边低头开始吃米饭。

季淮走到一边,把一根竹竿拿过来,又去厨房里拿了几个塑料袋,绑在竹竿的另一端,扛着往鸭棚走。

身形富态的王秀芬又抓了一把花生,慢悠悠跟在他后面。

在她的指导下,季淮笨拙喂着小鸭子,手里拿着那根竹竿,正在赶小鸭子。

他玩心大,一下子下去赶跑一大片,小鸭子受到惊吓,一片乱叫,慌忙四处跑。

“用前面的塑料袋轻轻碰它就行了,你那叫赶吗?一竹竿打下去就死了。”王秀芬站在外面着急喊。

现在的小鸭子太小,容易死。养得不好,几千只全死了都有可能。

季淮放轻动作,耐着性子慢慢赶,但总忍不住要捉弄这群小东西。

小鸭子吃不了多少饲料,但架不住数量多,一天也得不少。季淮每天起床就往鸭棚赶,看看一天一个样的小鸭子,不断长大,慢慢长出鸭毛,心里的成就感满满。

与此同时,每天都有鸭子死去。这些破壳不久的鸭子,饶是已经打过针,但有些身体条件不行,也无法适应这么高密度的生存环境,注定被淘汰。

他今天捡了两只死去的鸭子,得赶紧做好消毒清理,以免影响到其他的鸭子。最怕引起鸭瘟,一死就是一片,那会全军覆没,所以需要格外小心观察和注意。

自从养了小鸭,季淮就再也没出去鬼混,睁眼就是干不完的活。

打水、喂养、打扫、消毒……

偌大的养殖场,小伙子高瘦的身子来忙忙碌碌,有时候天气太热了,他脱了上衣搭在肩上,光着膀子在大太阳下干活。

“一会砍一串芭蕉回来,芭蕉叶也捡回一点。”王秀芬又在那头吩咐了。

“好。”季淮干完手头的活,拿起小仓库里的大刀,绕过鱼塘往后走。

东边有一块圈起来地,王秀芬在里面种了一亩地的芭蕉,一颗颗绿色的芭蕉树入眼帘,一串串芭蕉被蓝色的塑料袋包裹着。

他走了一圈,一刀砍下其中一串,轻轻放在地上,又扯了不少凋萎干枯的芭蕉叶。扛起那串芭蕉拿着芭蕉叶走回去。

从树上砍下来的芭蕉还没熟,属于青芭蕉,味道苦涩还不能吃,得放一段时间,熟了就会变软变甜。

季淮把芭蕉放在一边的小屋内,走出来的时候,王秀芬从鸭棚里捡出十几个鸭蛋。他们家养了十几只蛋鸭,每天都会下蛋。

“今天要做咸鸭蛋啊?”季淮问她。

他们家做咸鸭蛋中有一道工序,就要用到芭蕉叶。

说起这个咸鸭蛋,他们家可做了好几十年,祖传的手艺。以前做的咸鸭蛋在当地也有不小的名气,在季爷爷和他父母没死的时候,经常有人来他家买咸鸭蛋,旁边的小屋子都堆满了咸鸭蛋。

“嗯。”王秀芬点头,“鸭蛋吃不完,做点咸鸭蛋,吃不完就拿去卖,夏天好卖。”

夏天的时候大家喜欢吃稀饭解渴,稀饭和咸鸭蛋就是绝配。

她陆续拿出前几天捡的鸭蛋,一共有近一百颗。

做咸鸭蛋前,先要洗蛋。王秀芬拿着一个大盆,里面装满水,她用粗糙的手熟练又快速的洗着鸭蛋。

季淮搬了一个小凳子坐在她旁边,仔细看着,突然问,“为什么洗蛋要用凉白开水?清水不行?”

“蛋会坏掉。”王秀芬连忙否决,一脸严肃指着蛋壳,“用清水的话,这个蛋就要不成了。下雨天捡回来的蛋,都不能拿来做咸鸭蛋,只能吃掉。”

“噢。”季淮一知半解点着头,上网查了一下,据说蛋壳有一定的透气性,细菌会钻入蛋壳里。

王秀芬并没有读过什么书,名字也不会写,这是经验所得。

了解步骤原理,季淮放好手机,和她一起洗鸭蛋。洗好的鸭蛋被放在一边,紧接着是要炒盐。

制作鸭蛋有很多种方法,想让鸭蛋变咸很容易,简易放一些香料和盐,随后倒上白酒,几天也能吃,但这样的蛋白不太好吃,蛋黄的口感也没那么香醇。

要想让蛋黄清亮流油,同时蛋白柔嫩细腻入口含香,就要有复杂的工序。

季家小洋楼旁边是一个老厨房,里面有灶台,灶台上是大铁锅。蒸粽子,做年糕和制作咸鸭蛋的时候,王秀芬总会来这里,她觉得用柴火煮出来的味道比煤气要正宗。

季淮弯腰进了小小昏暗的老厨房,又拿着一个凳子坐在灶台前帮她生火。

王秀芬麻溜洗干净大铁锅,小厨房的炊烟升起,等到火候合适,她往里放入香料。有平常药材店常配的香料,也有山上的一些草药。现在山林减少,很难采摘,她就在后面的小山上种了一些。

季淮对这些草药并不陌生,知道名字,认得出来。

炒出香味,放入盐巴,开始快速翻炒。火候的拿捏一定要稳,她熟练翻炒着,时不时让季淮压着点火,或者多放点柴。

铁铲和大铁锅发出碰撞声,伴随着盐巴被搅动清脆的声音。草药由青绿慢慢被炒干,接着翻炒,又变成焦脆。

王秀芬停下手中的动作,一把抓着浮在细盐上的草药,轻轻一捏,碎成粉末。

“把水倒进去。”她指挥着季淮。

季淮端起地上的水,往锅里倒。

王秀芬用铁铲搅拌着,水很快就沸腾起来,等待盐巴彻底融化,就可以盛起来,放在一边冷却。

芭蕉叶得烧,烧成灰之后,把灰放到冷却的盐水中,搅拌成泥,就可以糊在鸭蛋的表面,摆放在土罐中。

季淮仔细观察王秀芬的步骤,略带生疏糊着鸭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