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270-272收徒+国子监(第3/3页)

秦贞想着刘大人叫他是问问工作进度。

结果,一进门就见屋里还有另外一个人。

刘大人道:“这位是国子监的祭酒公孙大人。”

秦贞忙行礼问好。

公孙大人笑道:“秦编修客气了,不知道秦编修以前可有教过学生?”

秦贞微微一怅,看了一眼刘大人,刘大人笑道:“公孙你急什么,是这样的小秦,国子监每年都会从咱们翰林院选先生过去帮忙教学生的,现在六部那边已经把人员给选走了,像燕主事他以前就是在国子监任值,如今这些人已经没办法过去了,国子监便要从咱们这儿重新选人过去授课。”

秦贞是今年的探花,学问方面自然没话说。

公孙大人今日过来,头一个点的就是他的名。

秦贞有些意外,他与公孙大人可是半点交情都无。

饶是满肚子的问号,到了此刻也只能乖巧地回答,“以前在砚城教过学生,不过都是刚开蒙不久的孩子。”

秦贞不觉得自己的年纪能镇得住国子监那些“孩子”。

公孙大人道:“这便足够了,以前的翰林也不是个个都教过学生,你这样吧,明日下午未时先去咱们那儿试讲一节课。”

“内容本官替你选好了,就《春秋》的公羊传吧!”

时长为一个时辰。

至于要怎么讲全看他自己了。

秦贞被这突如其来的新工作给砸得晕头转向,不可思议道:“大人,今年就选了我一人吗?”

公孙大人笑道:“自然不是,今日你们刘大人会将告示贴下去,乐意去的报名,咱们那边都是有补贴的。”

其实翰林院许多大人都挺乐意去的。

一是因为那边的学生基本上都家世显赫,人脉这一方面有。

二是因为那边一节课补贴一两银子,就算是三天一节课,一年算下来也有一百两了,比起翰林院赚的钱也不算少了。

秦贞抽抽嘴角,他记得给郡主上课,郑王给他比这个多了不少,附带条件也是杠杠的。

公孙大人这明显有点儿——

不过想想也对,毕竟是国家单位。

秦贞道:“下官明白了。”

“对了大人,下官能问问,下官的要讲公羊传的话,给什么班的学生讲?那么长的书,我从中是自己选取一部分?还是他们目前已经开始学了,我接着往后讲?”

他记得国子监的学生还分个三六九等的。

若是公羊传给真正的读书人讲倒是可以,若是给荫监或者例监的学生讲,难度是不是需要降低一些?

公孙大人道:“是贡监与举监的学生。”

“你从头开始讲便成,这些学生都已经大概学过了。”

秦贞了然,看向刘大人道:“那下官先回去了。”

刘大人道:“你们那边我听郭先生说初稿已经定型了。”

秦贞道:“差不多吧,现在只需要郭先生和田先生再确认一遍,咱们几个就是把许多东西重新分类,再自行检查一遍有无错别字什么的。”

许多作物在每个地方的叫法都不太一样,他们还需要再次确认配图、名字、简介是否同一样东西。

不过由郭先生和田先生把关,大体上不会有太多偏差。

等他们过完了,后头的事就由徐志明这些修撰来完成了。

刘大人道:“好,不过本官得与你说一声,这本农书先前参与的人大部分都离开了,既然你现在是协助郭先生和田先生的,那么接下来的事还得你负责。”

秦贞:“……”

这是赖上他了。

秦贞从刘大人这儿回去,没过一会告示还真贴了出来。

宋贤自打知道了自己的身份,就对这些没什么兴趣了,可听说对方点名了要秦贞,便琢磨着要不要报名。

秦贞道:“要不就试试呗,平时咱们这边也没什么事。”

而且宋贤有经验,祁大和祁二,秦贞也瞧了两人的文章一段时间了,从宋贤初接手,到如今进步是显而易见的。

小马道:“卫大人去不去?”

卫大人摇头,“我就不去凑热闹了。”

怕秦贞他们不知道国子监那边的凶险,卫大人把当时自己的情况给简单说了一下。

当时他也是奔着一两银子一节课去的。

结果,上了几次课之后,他明显能感觉得出来,那些荫监生,对他这种没背景的翰林,极少能生出什么敬畏之心。

再加上当时有一位师兄脾气太直,得罪了一位伯爵家的公子。

有一次上茅厕时掉进了茅厕,再后来还有人诬陷他偷东西,这事虽说没怎么闹起来,最后公孙大人出现,算是两边讲和了。

可那位伯爵府的哪能这么善罢甘休,最后那位师兄便没再去翰林院,今年谋了个外放的差事,出京去了,因为他得罪了伯爵府,间接的等于得罪了京里的勋贵人家。

想在京里立足,多少有些难的。

卫大人也就教了半年也自动辞了那边的工作,回来安安心心作学问了。

秦贞心头突的一跳。

今日公孙大人点名了让他去国子监,是不是可以用阴谋论,是有人想整他?

国子监那个地方就像韩四说的,欺软怕硬,勋贵欺负这些没有背景的都是常事,没想到连一个翰林都能……

宋贤道:“咱们不惹事儿应该没事。”

小马道:“没错,咱也是京都长大的,认识许多人呢。”

秦贞:“……”

可我不是。

国子监的告示一贴出来,立马就有人去报名。

李玉杭和徐志明去报名时,还特意在那边等了,今年新入翰林院的进士十有八九都报名了,甚至小马和宋贤两人的名字也在其中。

可唯独少了铁三角里面的秦贞。

李玉杭道:“奇怪了,秦贞怎么没来?”

徐志明道:“怕是不太瞧得上这样的活吧。”

秦贞原先可是教郑王家的郡主与世子的,如今虽说郡主和世子都去了西疆,可他依旧住着郑王的宅子,吃喝住行一切都是郑王府出的。

京里许多人都挺好奇秦贞到底是谁?

郑王怎么就这么瞧得起他,可左打听右打听,也不过是西疆邻县的一个小镇上来的。

两人正说着,就听一个翰林道:“秦编修已经与公孙大人独自见过面了,我听说明日要去国子监试课。”

李玉杭看了徐志明一眼,不可置信道:“还可以这样?”

就算是如此,该独自见面的也是状元吧,怎么就直接跳到探花上去了?

这个对方就说不清了,顺手指了指刘大人所在的位置。

李玉杭脸一黑,他就知道秦贞身份不简单,连刘大人这样铁面无私的人都处处庇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