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妈妈的婚事(第4/4页)

人和人在于性格是否投契。

在陈凡世看来,周雅芳傻傻的,闷闷的,一点都不解风情,比不上张艳丽。

可顾年偏偏喜欢她那种有些傻,可又特别诚挚,善良,温柔的性格。

她一路并不咋爱说话,都是听顾年说。

但从江南走到塞北,她笑了一路。

因为顾年的前妻是个特别严谨的科研人员,在家庭生活中也特别严厉,不苟言笑,所以周雅芳带给顾年的,是一种跟曾经的家庭生活完全不一样的新鲜感。

人嘛,老来,已不求事业的进步,当然就不想生活过的太过严肃,紧迫。

而欢笑,和相处时的快乐,才是老人愿意追求的。

当然,在顾年想来,即使他没提过,周雅芳肯定会同意的。

她一路上的态度就证明,她确实很喜欢他。

既喜欢,又何来不应的道理?

可没想到陈玉凤先泼了他一头冷水,她说:“顾先生,虽然我妈也有了年龄,有家庭,但婚姻大事,您这样谈不合适,因为在咱们国家,事关婚姻,是得带着礼物上门谈论,相商的,婚礼可以办的简略,可必须要办,至于您说的财产问题,我妈有我,不需要您养……”

所以她的意思是,钱可以不要,但婚姻的形式必须走?

“我已经老了,而你说的这些,太过麻烦,而我,不想给自己找麻烦。”顾年摆手说。

陈玉凤坦然说:“婚姻是人生中的大事,麻烦才是正常的,若您连这都嫌麻烦,又何谈在婚后能诚心诚意的跟我妈相处,她让您开心您就跟她在一起,她要让您不开心呢,您难道甩身就走?”

当初她和韩超结婚,虽说家里一贫如洗,可王果果咬牙办婚礼,摆了十几桌。

大宴宾馆,把附近的乡邻全请来了,不搭礼钱都可以,让大家敞开了吃。

分明两家隔着不过一条街,可她非要韩超绕山转一圈,多走七里路去周家迎亲。

韩超也曾念叨过,说太麻烦了,有近路不走,非要他绕远路。

当时王果果瞪眼说:“要结了婚,玉凤得给你生孩子,得给你守家,结婚的时候,就这点麻烦你都忍不了,以后你还能忍啥?”

娶妻,人生中最大的事都能随随便便,又何谈婚后的尊重?

这才是婚礼的意义。

顾年顿了会儿,又说:“我想,你母亲不会想要那么隆重的铺张的。”

陈玉凤笑了:“不,即使您上门提亲,我想我妈都不会答应的,随便跟您扯个证就一起生活,那更不可能。”

周雅芳先是个母亲,再是个女人。

就像顾年想结婚时会先考虑自己孩子的利益一样,她也一样。

在桂花镇守寡二十年,周雅芳是没人追,没人提亲吗,不是的,她那么善良,贤惠能持家。

有太多人瞧上她的人品和相貌,差媒人提亲,差点踏断门槛。

可为了女儿不有个后爹,不受委屈,周雅芳全都推掉了,尽心尽力,只护她长大。

曾经如此,如今的周雅芳,也会这样选择的。

顾年只看到她的温柔和善良,并没有看到她的隐忍和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