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1章 攸宁设局,千骑营变(第3/3页)

武攸宁立在堂中,看着大马金刀端坐正堂的代王,心里滋味自然是复杂至极,甚至都不知该要坐着还是站着。坐着的话只能入座侧席,分定主次,站着的话则就更像是向上级汇报了。

李潼这会儿倒是换上了一副和气笑容,主动递给武攸宁一个台阶,叹息道:“方才群众瞩目,我又的确逾规在先,但既然入掌营事,无威则令不能行。所以忿声频作,自掩屈气,为的也是能够尽快入事。得罪之处,还请建昌王见谅。王乃宗枝长者,事中又是先达,如果没有这一番包容提携,我更没有面目恬坐堂中。”

武攸宁听到这话,不免更加气急,逼都让你装完了,现在说这些还有啥用?

他站在主案一侧,指着案几闷声说道:“我兼领两营事务,案中所积不独千骑,不便轻示于人,代王你能否……”

李潼闻言后便连忙向后一仰身,以示避嫌,并举手对赵长兴几人说道:“还不快移案就与建昌王!”

武攸宁见这小子是真不要脸,索性也不再争据席位,落座侧席然后便皱眉道:“代王既知无威则令不行,当面犯我,损我威仪,你……”

“这件事的确是我做的不对,但料想建昌王于此积威日久,即便小折,无阻日常行令。也请建昌王你放心,所谓营事荒废,不过一个就事的说辞,我自知建昌王你案事繁多,偶或疏忽难免,又怎么会真的以此参奏于上。”

李潼讲到这里便叹息一声道:“更何况,如今朝中自有案事通天,陛下已经为此烦躁不已。我与王并为宗中幼长,当此时自应通力合作,宿卫禁宫,使陛下能够高枕无忧。

建昌王分领两营,劳苦甚矣,我旧在南衙闲卫,本就案事乏乏,忝享食禄。既然君恩敏察加授,自当以此为重,当然也不敢据案自专,大事不能决者,一定趋行请教建昌王!”

武攸宁脸色颤一颤,更加不知该要说些什么,更觉再留于此,跟这无赖也纠缠不出什么明确结果,收起案上一些机密文牍并符令,并不咸不淡地说道:“千骑宿卫诸事,繁琐细密,又都重要无比,不同寻常衙事。此前诸事已经营张有序,代王入事还未精深,最好不要贸然改动。案事细则,自有掌故诸员递告,我就不久陪了。”

李潼微笑点头,只是目送武攸宁离开衙堂,然后才招来赵长兴等信得过的人,开始详细询问千骑宿卫的各种流程。

武攸宁临走前所言倒也不是吓唬李潼,千骑作为大内之中为数不多的游行警卫,各种规令也的确繁琐至极。单单行令所用便有符令、楔令、书令、口令等等诸种。

其中符令是用于通行禁宫内外的宫门,楔令则是用作提取弓弩、甲具、战马等军械,书令则用作巡警途中的各处签押,口令则用作巡逻途中各处盘问。

各种各样的行令,便多达十数种,其中千骑使所掌握的只有符令、楔令等几种,书令由各营果毅分领,口令则旬月有变,是由禁中递告。

这一个月所行用的口令,李潼一听顿时一乐,居然是他的旧作《少年行》,看来自己在千骑将士们当中也并非就全无影响力。

赵长兴等人来到千骑的时间也不久,诸多事务并不能讲述清楚,李潼索性又召来两员果毅,将各种营规令式仔细了解一番。

千骑的人事构架仍然不乏简陋,最高一级便是两名千骑使,还都是兼领。再下便是六名长上果毅,分领六营甲士,每一营在四到六百人之间,整个千骑有三千三百多名将卒。

负责日常事务的便是六营果毅,果毅之下便是十二名直长作为辅佐。直长之下,又有二十四员旅帅。旅帅掌管一帐营卒,帐中又分什、伍。

千骑的人事构架基本便是如此,除了这些营中官长之外,所搭配的文职官员并不多,只有两名参军事,一个掌管符印,一个负责仓储。

当李潼查看符印的时候,才发现武攸宁又留了一手,几枚重要的符令诸如出入玄武门的兵符,都已经被他提前收走了。换言之,千骑想要出入玄武门值宿游警,只能通过武攸宁。

对此李潼倒也并不怎么担心,跟武家其他人相比,武攸宁是有一些小巧智力,不能一味的莽取,还是要慢慢图之。符令收走就收走,有种你别让我进玄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