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巴黎的第一场雪 寒冷是一味珍贵的调料……(第2/2页)

办好账户余自新请帕斯卡太太吃午饭,老太太摇摇头,“我得赶快回赛巴斯那儿去,他下午要和爱尔兰人开商务会议。”

赛巴斯是秦语的法语名字。

这样也好,余自新下午也要去学校报到。但她觉的,老太太好像对她没以前友好了。

她再见到秦语是一周后。

两人都忙,只有周六中午能约个饭。

余自新跟秦语抱怨,“有位老师讲话像机关槍一样,哒哒哒哒哒!我根本跟不上他的语速。”

班里十五个同学中一小半同学是外国来的,有个叫凯特的美国姑娘和余自新坐在一起,上到一半苦脸问,“你听懂了么?”

没!再一问,就没人听懂。

秦语建议她去投诉。多找几个人一起去。

周一余自新真叫上凯特和另外几个母语不是法语的同学找教务处老师投诉了。

一个月学费要一千多欧元,狗屁听不懂,跟学生零交流,这样的老师不行。

投诉还真有用。

老师语速慢了,也跟大家主动说话了。

余自新这时想起无国界法语课本里有一课就是专门讲“投诉和不满”的。原来如此。

可惜,不满老师的教学方法可以投诉,有些事,要跟谁投诉呢?

时隔一年多又见面了,秦语的态度又回到了第二次和她一起去奥赛宫之前的样子,亲近,但不亲热,更和亲昵不沾边了。

这和余自新设想的不一样。

他每次来找她吃饭,聊天,去参观,都会带上帕斯卡太太。

老太太显然也明白自己的职责是什么。总会在某种暧昧气氛滋生时严肃哼一声,像在提醒秦语不可逾距。

这是在干什么啊!

巴黎街头的树叶凋零殆尽时,余自新渐渐适应了彩妆学校里每位老师的语速和教学方法。

这所学校确实有不少有真本领的老师。本事大,脾气也大。有位老师让学生花一个小时整理化妆箱,把绒布粉扑蘸上粉再用指尖揉匀,一上午就只干这个。

余自新好几次都不耐烦地想到鲁班学艺、达芬奇画蛋那些假故事,怀疑自己是不是被当成肥羊宰了,可每次她刚这么一想,这些老师就会给模特画出或惊艳或惊悚的妆容打她的脸,告诉她——一个月一千欧元一点都不贵!

除了彩妆,有位老师还擅长特效化妆,能把模特画得像精灵魔怪,令余自新叹为观止。

每次上完课,她和同学都会热烈讨论,有时互相当模特实践。回家后她赶快把一天所学记录下来,有时画各种妆面灵感画到深夜。

不知不觉间,巴黎越来越冷了,外出时羊绒衫外还要加上厚外套,很快又要再加上围巾帽子。

巴黎的冬天比海市好过的一点是每家都有自己的暖气。账单放一边,至少不怕冷。

每当学到深夜饥肠辘辘,余自新在小厨房里锯一片法棍面包,再切一片奶酪,放在烤箱里烘一下,伴着一杯热茶吃下肚,再回到书桌前又精神抖擞,继续又写又画。

她像一块海绵一样贪婪地吸收着知识。

十二月的第一天,巴黎下雪了。

余自新好多年都没见过这么大的雪了,重生前十几年都呆在海市,重生后先在G市又到了海市。

雪花飘飘悠悠落下,古老城市里那些地标性建筑物很快披上一层白袍。

圣诞节就快到了,几乎所有街头店铺都挂上了绿松枝红绸带金色铃铛装饰,窗口喷上雪花,店员戴上小红帽……

可这些都没有一场雪增添的节日气氛浓厚。

路过广场上的圣诞市场时,余自新不由想起自己和姐姐们还有徐山平在G市圣诞市场卖发夹的事。

一转眼,都过去五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