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站起来 他们都是有良心的,可……(第2/3页)

老太太对儿子没办法了,孙子孙女来医院时她就跟他们诉苦。洋洋和雯雯又哪会跟她一边呢,也都这么劝她。

刘老太生气,一窝白眼狼!要是老头子在这儿谁敢这样对她?

最后她干脆跟同病房的人诉起苦,说儿子媳妇不孝顺。

病友们更没人怕得罪这碎嘴老太婆了,“刘奶奶,你别身在福中不知福了!一天三顿家里给你做好,孙子儿子赶着给你送来,还给你请了陪夜的护工,你这都快赶上老干部待遇了,还不知足呀?你媳妇有人家专业护工年轻么?比人家有经验啊?她自己病着,来了能干什么?”

刘老太气愤捶床,“啥也不干她也得在我跟前站着!当人媳妇不来伺候婆婆,哪有这样的!”

护士也看不惯她,“刘奶奶,你搞搞清楚啊,我们现在是新社会了,不兴虐待儿媳妇那一套啊!你自己病着知道难受,怎么,你儿媳妇病就不是病了?你少生点气,恢复得快!”

刘老太恨得咬牙,打定主意她出院回家一定好好收拾宋来娣!

没想到儿子把她接回家时说,宋来娣去做手术了。做完还得在医院观察三天。

刘老太憋着劲儿,行,再等你三天!让你过三天舒坦日子。

谁知宋来娣出院后根本没回家,住在余自新那儿了!

哎唷,怎么能这样!这丫头真是坏啊!不盼着她姑好,怎么能这样?

村里哪有姑姑嫁人了不回自己的家,去侄女那儿住的?

其实二姑是住在雯雯的房子里了。

刘老太住院这天晚上,王姐领着雯雯他们去看房了。房子在两所大学之间,步行去大学要二三十分钟,但是只要走到大路上,公交车很多,两站就到了。

四十平三楼的老家属院,房型和余自新那套差不多,更大一点,雯雯一眼就相中了。

刘洋和爸爸商量过了,六万以内直接现钱买了,放雯雯的名字。

余自新没劝他们贷款。贷款就得放刘洋名字,夜长梦多,这房子不仅是雯雯的栖身之所,也是支撑二姑自己站起来的底气。

刘家父子也觉着贷款不划算,还得交利息,要是有钱,还是一次付清好。

最后跟房东商量好的价钱是六万五。

房东人不错,一听他们有病人要照顾,原先的旧家具旧电器人家也送给他们了,“抽油烟机,电饭锅,煤气灶都好用的。祝你妈妈早日康复哦。”

王姐依旧做中保,双方签好合同,买家收了款,她就问人家,“有没有考虑过到浦东买房啊?我就买了两套,我老公外甥女,小囡囡才二十出头,也买了!”

她和蒋老师每卖出一套房子能拿五百佣金,要是房主去刘洋的公司装修,又有两百佣金。

何况,小余说的对,福利分房成历史了,海市房价以后肯定要涨的,早买就是赚到。现在劝人买房,是双赢的事,积德的!

刘老太一个月后还是知道雯雯房子的事了。

她又气得捶床,骂雯雯不懂事,“你哥还没娶上媳妇呢,你就叫他给你买房,把他那点积蓄都祸祸完了!”

老太太嗷嗷叫着把雯雯给说哭了,刘洋嚷嚷,“我赚钱就是想叫我妹过得好!我愿意给她的!”

他安慰妹妹,“你别听咱奶的,她那老思想,在城里不顶用!女孩子怎么能没个自己的房子,你只管住着!以后我再装修得更好!”又嘱咐她,“可千万别跟妈说,她病还没养好呢,不能生气。”

雯雯回去后还是跟新新和妈妈说了。

从拿到录取通知书到现在,短短几个月,但她觉得自己长大了很多,“我会想办法自己赚钱的。这房子的钱算是我借我哥的。拿人手短,吃人嘴短,我懂这个道理。”

余自新没想到,雯雯真跟刘洋写了张欠条。

刘老太病愈了,折腾的劲儿也越来越大了。她嫌阿姨做饭不好吃,要二姑回去给她做,二姑还跟姑父冷战呢,哪里会理这老太婆,“我算看明白了,她呀,就跟农夫和金鱼童话里那个老太婆一样,不知足!”

二姑把姑父叫来跟他直说,“我这个病你也听医生说了,不能生气,不能劳累,我等你妈走了再说回不回去吧。我在这儿,雯雯也能吃得好点,这孩子高三的时候太用功了,身体不大好,你也知道。”

老婆说一句,刘家成点一下头。

他也想让老婆回去呀,可是儿子、闺女还有新新都站在老婆这边,整天说她有多么不容易,多可怜,他听得多了,真觉着怪对不起她的。

这只是二姑的缓兵之计。

她已经跟张阿姨和另外几个钟点工阿姨取过经了,新新还手把手教她,怎么整理,各种清洁工具怎么用,家用小电器怎么用,衣服怎么烫又快又好,还有,海市人口味如何,怎么做饭他们爱吃,小点心都要做得精致。

新新还说,别小瞧家政服务,以后这一行会越来越好的,专业程度也越来越高。月嫂,育儿嫂就不说了,她去日本旅游的时候,有个日本姑娘光靠教别人怎么整理衣柜厨房出了书呢!在书店卖得可好了。

可见行行出状元。

十一月中旬,景阳大厦的房子装修得差不多了。余自新开始正式招聘。

同时,新新推出了新产品,润唇膏。纯白膏体,水果香味,男女通用。零售价15.9。

又过了一个月,刘老太复诊,完全康复了。她想让二姑跟着回去,二姑干脆利落地拒绝了,理由是她有工作了。她在余自新的新店面做后勤总务,负责给员工做一顿午饭还有店面的清洁。

刘家成傻眼了,“来娣儿,我还指望你来装修队集体宿舍做饭清洁呢!”

二姑笑着问丈夫,“那你打算一个月给我开多少钱?交不交社保医保?有啥员工福利?”

刘家成愣了半天,“你……这……咱俩两口子,还算这么清楚?”

二姑笑着看了他一会儿,“你雇阿姨做饭,一个月五百,人家还不干卫生,出了厨房管你脏死乱死眼皮不抬一下,你还得跟人家好声好气说话。我呢?菜咸了淡了,窗台灶台没擦干净,你都敢直接说我,可你一分钱不给我。凭啥?”

“我在新新这儿一个月一千呢。我还接了个下午接小孩放学的活儿,就到校门口接一下给人送到家,一个月一百五。”

小学离新新的店面很近,学生家也不远。

这个活儿她觉得还能再接,新新说这就叫发展前景。

家里双职工又没老人照顾,又没多余房间给保姆住,这样的家庭在海市不少。

于是她就跟张阿姨她们打听了一下,大家都说搞托管中心有赚头,租个屋子,改造一下,负责孩子们中午放学接送,吃饭午休,一个小孩每个月四百,轻轻松松。市面上早已经有人这么搞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