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新生活的第一天 小钱钱快来快来!(第2/2页)

六个女孩三三两两走过来,发现了这间新开的店,兴奋地问:“这以前是黑叔鸭饭?”

“哇,大变样啊!”

“咦?你们一共就卖这几件衣服?”

宋诗远忽然一点也不紧张了,微笑说:“对啊,这是胶囊衣橱,省钱又好穿,别看只有几件衣服,搭配起来至少一周不重样!”

她指指自己身上的无袖T恤和牛仔短裤,再指指墙上挂的另外几种搭配,“还可以把背心套在短袖衫和T恤外面,配长裙或者阔腿喇叭裤。”

女孩们一看,噢,可不就是这样!那个梳歪辫的女孩不就这么穿的么?配长裙顿时斯文起来了,好有气质。

哎哎,短发女孩叠穿小吊带和T恤也很好看呀!有点男孩子气,很精神。

哎呀,店里面三个女孩子穿的就是三种不同风格!

“你们真是三姐妹呀!”

“店就叫姐妹呀当然是啦!三个人好像双胞胎嘛!”

“哈哈哈三个人双胞胎?你讲蠢话!”

余自新故意给姐妹三个画了同样的妆容,就是想搞这个效果,闻言也笑了,“对呀,我们就是三姐妹。”

忽然有人激动地问:“呀,春节花市那个摊子也是你们开的吧?就是这个——这个胶囊的穿法!一件衣服能搭配好几样衣服!”

“就是我们。”

“哦哦哦我跟你们说过的,秀琳她们买的那些衣服就是她们的!就是她们的!”

这六个女孩你一句我一句,像群小麻雀,问这问那,有人问牛仔裤最大尺码的,有人问要是只买三件上衣最低优惠多少的,还有人问春节花市的衣服还有没有的。

宋诗远应接不暇,幸好有姐妹帮忙。

宋秋凤推销过两次IC卡了,虽然话还是不多,但是衣服怎么搭配,每个搭法各有什么好处,她都能说得清清楚楚,宋诗远这套搭配的灵感她也知道,“红白蓝啊,多经典的颜色!法国国旗就是红白蓝。你没注意看啊,这T恤的蓝色条纹最下面还有两道红色条纹呢!它本身也是红白蓝配色。配牛仔短裤、长裤、长裙都好看啊!”

女孩们挑了半天,宋诗远建议她们,“你们身材差不多可以每人买几件,换着穿呀!”

不一会儿,六个女孩全打开钱包了。

条纹无袖T恤和牛仔短裤人手一件。她们还笑嘻嘻说,今年夏天这一套就是“室服”了!一出门六个人都这么穿,人多势众,一看就是一伙儿的。

宋诗远还教她们怎么和其他衣服搭配,一个女孩还想要余自新反戴的棒球帽和宋秋凤戴的黑框圆眼镜。

宋诗远笑着说:“行啊,你明晚再来,我进货时给你带。”

生意一开张,就停不下来了。

这群小女生在门口叽叽喳喳时招来了更多人气。

女生们,还有小情侣,时不时来一拨。

从十二点多开张到下午两点多,卖出一百多件衣服。

两点之后,大太阳晒得马路上的柏油都软了,街道上没什么人了,姐妹仨刚好也休息一会儿,看看徐山平在后院干得怎么样了。

他从农贸市场买了各色豆子,用红色塑料桶泡了小半桶。

秋凤说的做豆浆,成本确实不高,他算了算帐,一斤黄豆磨出的豆浆,用泡沫塑料纸杯装,能有四五十杯,一杯卖一块钱,最少也能赚四十。

他还学菜谱上说的,用不锈钢盆泡了些糯米,还买了香兰叶,准备磨成米浆,挤出汁,加在豆浆里,让味道更好。

包工头那儿也说好了,明天来四个人帮他们盖房子,管一顿饭,再加两百块钱。

徐山平说到这儿有点不安地问姐仨,“这个价还行么?”

秋凤皱眉,“你说呢?咱们在厂里加班工资是多少钱一个小时?”

他们在厂里,平均下来一天最多也就三四十块钱,那可是要在生产线上站十几个小时的。

盖房的四个人两百,还要管饭,那不是一天五十?

这个价还行么?当然不行呀。

秋凤气得饭都不想吃了。一句话不叮嘱到,他就搞这出。

“你没给人家定金吧?”

徐山平丧头耷脑的,“没。”

他一跟人讲价就好像张不开嘴似的。

宋秋凤这才呼了口气。

余自新打圆场,“没事。明天跟人说明白,两百是盖完的价钱,管一顿饭,房子盖完才付钱。他们要是不愿意,咱们再找别人也行,真找不来人,咱们到图书馆借点书,自己琢磨琢磨也能盖起来。”

又不是盖高楼要打地基,挨着院墙加盖个厨房而已,就三面墙能有多难呢?左邻右舍都有加盖的小屋子,到人家那儿参观一下也看明白了。

秋凤也不再在妹妹们面前数落徐山平,“先把上下床收拾一下吧!”

床板徐山平都洗刷干净了,靠在后院墙边晾干呢,上下床的铁架子锈得厉害,得先用砂纸打磨掉锈蚀才能上油漆,这几天先给妹妹们只能用凳子先搭上床板了。可是他忘了买凉席了。

三姐妹只好开着电动三轮再去一趟农贸市场,先跟包工头说一下盖房的事,顺便再买点菜,这个点的蔬菜更便宜!

逛市场的时候宋秋凤看见有间店卖现成的粘米粉、糯米粉的,人家还有各种粤式点心用的马蹄粉、木薯粉、红薯淀粉等等。

她不禁叹气,徐山平是没看见呢?还是脑子真不够用?

人家用的是电磨,哒哒哒一开,磨得多快啊!

他们泡米现磨,还只有两个比炒菜锅还小一圈的石头磨,得磨到什么时候?

余自新也一直在帮大姐想主意,她看到有个摊位卖大番薯的,灵机一动,跑去跟人讲好价钱,五块钱一堆全包圆了。

“姐,咱们回卖竹席那家,他们有竹签子,买一些回去,咱今晚卖芋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