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还有人证(第2/3页)

“不光纵着对方为所欲为,还把破绽也放在了他身上。”

旁人哪听得懂她这话里的意思,纷纷皱下眉头。

谭正华思虑了瞬后,面色惊变。

可他到底心思深沉,只一瞬后,便飞快地掩下了自己的情绪。

只如今众目睽睽之下,他根本无暇命人去将尾巴处理干净。

背上刚浸出了冷汗来,就听得林水月缓声道:“那日我在潇湘苑,与谭公子对上。”

“谭公子命人抬了一箱子的银两,要买下余夏。”

“问题就出在了这银两之上。”

田阁老微顿,问道:“银两有何不对?”

谭素月声音尖锐:“林水月,你休想栽赃陷害。我母亲出身于江陵大家,家中世代经商,手中从来都不缺银钱花。”

她以为,林水月是要说这个银钱的来路不正。

不想林水月直接否认道:“谭府有钱是京城公认的事情,谭大人家中的银钱也皆是来路正常。”

“不对劲的,是寄存这个银两的钱庄。”

此言一出,满场安静。

林水月面色平静,冷声道:“徽明纵火案之前,我曾生出过疑惑,平日里便是京城里走水,也没有短时间内烧得这么快的。”

“前后差不多一刻钟,整个后院便被烧毁了。”

“细查之下,发现当日静听雨轩中,运进了许多的食材。明为食材,实则是用木桶装着的燃烧、火油之类。”

“这些东西,刑部的案卷之上都有记载。”

“对此案有印象的诸位大人,心底也是清楚的。”林水月微顿,复而才道:“然而后续我查遍了整个京城,都未曾查到如此大量的燃烧物出自于何方。”

“直到那天潇湘苑竞拍,我赢下谭公子后,谭公子连夜派人去钱庄取银子。”

这事不少人都知道,从那天后,谭寅去哪身边都带着上万两银子。

“京城虽大,但除去了顶头的四大钱庄外,其余的小钱庄是不可能一次性就能拿出一万两银子来的。”

“何况谭公子找的这家,还是个素来名不见经传的小钱庄。”

林水月说罢,面色冷淡下来,扫了谭正华一眼。

却见得谭正华额上已经浮现了冷汗,明显没有了方才的从容和冷静。

“细查后,在这家钱庄的后院,发现了大量的燃烧物,助燃物。”

周围安静非常,张弘皱眉道:“光凭着这些东西,就能证明火是谭府放的?”

“林大人的这个猜测,未免过于勉强了吧?”

“确实。”林水月竟然还承认了。

可听得她抽丝剥茧,加上知晓她连带着谭寅去的钱庄都去查探了的众人,心底生寒。

已经不再随便出口质疑,反而陷入了诡异的安静中。

林水月便在这安静声中道:“在皇城,天子脚下。企图一夜间烧死那么多的人,还制造成为意外的模样,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是决计不可能完全不留痕迹的。”她看向谭大人,淡声道:“你说对吧,谭大人?”

“林大人有话不妨直说,我并不是你的犯人。”谭正华面色不好看,却依旧沉得住气,甚至在此时还依旧能够质疑林水月。

林水月冷笑不已:“所以在徽明学子入住静听雨轩前,放火的人需得要先在客栈踩点。”

“并且还不止一次,更为重要的,是要进入客栈的后院。”

“静听雨轩背后,是一家京城的酒楼。纵火案之后,我查过附近所有的店铺。这家酒楼内的掌柜曾经提到过,在徽明入京前几日,他曾经看到过有人包下了静听雨轩。”

“但他说对方行事很是怪异,入住客栈,不像是在外有事的样子,反而是宿在客栈内,一日都不曾出门。”

“有一日他半夜未睡着,起来做夜宵吃,瞧见那来住店的客人,命人将后院打开,随后在后院来来往往数次。”

她越说,谭正华的面色越发难看。

到得最后,已经是汗如雨下。

林水月没给他反应的机会:“因为这事古怪,这家掌柜还与自家妻子商讨了几句,方才睡下。”

“但因那客人第二日就从客栈辞行,此后也未曾出现过,他便没放在了心里。”

“也是巧了。”林水月轻颔首,白果便递上来了一张画像。

“掌柜描述之下,我画了一张画像。”她将那画像展示于人前。

有人倒吸了口凉气。

“这……”

“这好像是谭寅每日带着的那个幕僚。”

“错不了,这画像上的人将脸涂黑,还打了一道刀疤,除此外竟是与那幕僚长得一模一样。”

“前些日子谭寅在比试之上对那余夏发难,好像也是被这个幕僚给劝住了。”

不必多说,底下的人已经你一眼我一语的,将此人来历全部交代清楚了。

主要还是林水月这张画像画得太好,同寻常刑部出具的画像不一样,这张画像就好像是照着人的模样画出来的,甚至还上了颜色。

上面还批注了此人的身高特征等,叫人一眼就能同真人对上号。

瞬间,所有的目光皆是落到了那谭正华的身上。

谭正华兀自镇定着,躬身对皇帝说道:“皇上,臣对此皆是不知,此人至府中不过几年的时间,兴许是他与徽明上下有什么仇怨也未可知。”

这话说得,徽明学子皆是气笑了。

“此人我们连见都没有见过,能有什么仇怨?”

“谭大人倒是说说看,究竟是什么样的仇怨,能够让他对整个徽明的学子动手!?”

徽明学子盛怒之下,皆是起身反驳。

而林水月微顿后,勾唇轻笑,她等的就是谭正华的这句话。

想要将此事带过,无非就是将所有的罪责都推到了幕僚身上。

所以她又拿出了一张画像。

这张画像是她随身带着的,展开之后,周围便是一静。

“这……好像是同一人。”另外的一张画像,瞧着与林水月所画的差距甚远。

但因为有林水月那张在旁边对比着,细看之下就能够发现这画像的相似之处。

只是画像上的人,看起来比如今年轻了很多。

“这是刑部卷宗里面收着的,孟兆平一案之中,告发孟兆平的那个学子,名叫罗宇。”

此言一出,满场俱静。

“孟兆平一案有些年头了,许多刚进入朝堂的人也不清楚。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一个书生,持孟兆平的手信,称孟兆平向其勒索银两,要将科考试卷提前卖给他。”

“他手中非但有孟兆平亲笔书信,还有孟兆平出具的试题。”

“而在被质疑时,孟兆平亲笔所写的试卷确实不翼而飞,他百口莫辩,在此书生出来后,又有多人联合上书,遂将孟兆平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