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短小一章(第2/2页)

这并不是什么难事,甚至康熙有意让天下人知道,他已经将明崇祯的后人朱三太子给抓住了,并当着京师百姓的面,将朱三太子及其后人给斩杀了。

虽然康熙在平三藩、出战准噶尔后,基本上将朝中局势稳定下来,但是在民间却一直都有反清复明的组织,尤其是一直有声音在说明崇祯的后人仍存于世,那些汉人们更是为此而闹出不少事情。

康熙心里清楚,民间那些反清复明的组织,不见得有几个是真心想要光复明朝的,更多的都是想要推翻他们满人,这些人都是乱臣贼子。

康熙对这些人恨之入骨,恨不得早点能将其斩草除根,还有那朱三太子,更是一直悬挂在他心头的一根刺,民间不少叛乱都是借着朱三太子由头而起的,若是朱三太子没了,康熙便清净不少。

派人追杀朱三太子这事,其实已经进行了多年,只是一直没什么头绪,没想到这次因为弘晖派商船出海,带回来太多的财宝,反而将一直藏于暗中的那批人给引了出来。

出海商船带回了巨富财宝,而康熙又将出海的路给堵死了,民间想要出海难上加难,那些隐匿与暗中的人们既眼红这些银两,偏生毫无对策,急躁难耐而被康熙的人给抓住。

弘晖特地跑去问了四爷,他听闻民间好几处地方都传过有朱三太子的踪迹,怎么就肯定眼前这个就是真的,况且这朱三太子被抓来的时候都已经七十多岁了,这么大年纪的人当真还有那种野心吗?

对此,胤禛则是说,“只要皇阿玛说他是,那他便只能是朱三太子。”

所以他的真实身份根本不重要,康熙是想要杀掉世人心中的“朱三太子”,他特地让人将朱三太子斩于闹市,不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朱三太子已经死了吗,让旁人不能再借用朱三太子的名头进行谋朝篡位。

弘晖听了感叹,那朱三太子不见得就有“复明”的想法,可惜很多事情有时候根本就由不得自己来做主,就算他不愿意,那“朱三太子”的身份也推着他不得不那么做,甚至民间的各种组织也都是拉着他扯大旗,最终他只能“被选择”走上了这条路。

直到五月的时候,弘晖的心情才逐渐好了起来,这个时候京中天气已经渐渐热起来,康熙则是命人安排起来去承德避暑山庄的行程。

这所谓的避暑山庄,其实就是位于热河的行宫,说起来这行宫建立的时间并不长,不过是两年前康熙才命人去弄的,当时弘晖的水泥还没有大放异彩,这种建行宫的事情自然就没人跟他提起过。

等出了京城,胤禄就直接过来找弘晖,他俩都是骑着马,康熙每次去塞外都带了不少的八旗子弟,等到了布尔哈苏台,他们还会接见蒙古各部的王公贵族,势必要展现出八旗子弟的风采,故而出行的男儿几乎都是骑马而行。

弘晖刚出京城的时候还是有些兴奋,就像是脱缰的野马般,但是很快就失去了乐趣,他与胤禄骑在马上,一眼望去四处都是田野山丘,而且这一路的景致几乎都是如此,即便是遇到一些城镇,瞧着也很是破旧,甚至等到了承德,弘晖更是大失所望。

他感觉自己就像是来到了一个城乡结合部,进了城门后,不管是房屋还是街道都很落魄,简单布局的木石屋宇,建筑坐落毫无规律,街头小孩脸上黝黑污垢,弘晖觉得自己强迫症都要犯了。这几年他一直待在京城,而京师本就是最繁华地段,又加上他用水泥将内外城的街道都改造了,还将外城的环境卫生给顺手解决了,如今京师的市景市容和原先相比更上一层楼。

弘晖在这种环境住惯了,突然来到其他地方,见到京师以外的景色,自然是大失所望。

他以为自己换了一个环境,是能见识到不同的风光,但没想到会是回到改造前,他看着承德,一眼望去几乎各处都是他不满意的地方。

相比之下,胤禄显得要淡定得多,他原先也来过这里,只不过这次来反而有了恍然如梦的感觉。不仅是他,包括这次从京中来的侍卫、官员以及八旗子弟们。

原先承德在他们眼里,也只是稍微比京城逊色一些罢了,毕竟康熙可是特地在此建了行宫,当作避暑山庄来用,可见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这次再看,他们却忍不住有些嫌弃。他们已经习惯了京城里的整洁舒适,自然能对比出眼下的各种脏乱与无序。

到达行宫的第一日,众人心情复杂,来不及多想,便去各自的住处进行整理,等到下午时众人还要一起用膳,皇上接见蒙古王亲贵族,他们势必要参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