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二合一(第2/4页)

在经历了死亡、饥荒后,谁也不敢保证那些原本只是淳朴老实的百姓会不会做出违背道德与律法的事情,弘晖也不想拿水泥坊的工人生命来试验。

胤祯听了略作思索,“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咱们那工坊里还有不少的水泥,趁着难民还没过来,咱们先让人将那些水泥给运进城……”

他的想法是就在外城开一间加工坊,而且外城本来就有不少的工坊,他们将加工坊开在外城也算不得奇怪与突兀,其实京郊那里原本格外荒芜,若非是弘晖在那里连着开了数家工坊,造成那儿的人流越来越多,众人也没想过会往城外跑。

弘晖听着这个提议,心里不太满意,这水泥加工坊可不同羊毛纺,它造成的污染要比后者厉害多了,但是眼前也没什么更好的法子了,只好道,“那目前就暂时如此,等到此次灾民安抚好后,再将它迁出去……”

胤祯可有可无地点点头,他只关心加工坊的开工,“那我立刻安排人手了?”

等加工坊开工,不仅需要人手,还要为工坊寻找合适的新地址,这些事都挺琐碎的,弘晖点点头,任由胤祯去安排这些,而他自己则是要去将空心水泥砖、混凝土的制造方法写出来,其中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按比例搭配而成,但具体的比例他却记得不是很清楚,等工坊建成,还要让工匠们多试几次才行。

弘晖回到雍王府后,见四爷忙得整日不见踪影也不以为意,这两日江南那边果然传来消息,扬州、淮安等城镇都被淹了,如今朝中吵得不可开交,无外乎是为了派何人去江南赈灾的事情。

他没有对此过多关注,这两日黄河一带的难民已经抵达京郊外面,朝廷确实安排了人手在城门处施粥,他还特地跑去看了一眼,许是天子脚下盯的人多,官员们也不敢克扣太多,那白粥还算过得去,虽然不是特别粘稠,但也不至于寡淡如水,听闻那粥里特地还撒了些细盐。

不过官府的白粥供应每天只有一顿,而且还是限量的,每日总会有些人排到最后然后一口也没吃上,弘晖瞧着排在后面的大多数都是半大的孩子,要么就是体力较差的老人。

每日施粥的时候,这些难民犹如疯抢般,朝廷派了不少士兵在旁边守着,各个手里拿着出鞘的刀剑,这些难民不敢造次,都乖乖地排队,但是一到点他们就速度飞快,推挤碰撞更是难免,那些失了父母的孩子或者是年老力衰的老人自然是争不过年轻力壮的,就只能排在队伍最后面。

等过了头两日后,朝中的不少大户也都纷纷跟着出来施粥,甚至有不少人家的夫人姑娘还亲自过来走了一趟,弘晖冷眼望着,不管这些人是想作秀图个名声,还是实打实的菩萨心肠,对如今受灾的百姓来说,总归是件好事,有了京中大户的加入,朝廷施粥的压力明显小了不少,就连那些老人与孩子也能吃的比以前多些了。

弘晖也让人推了装满菜粥的木桶来,搭起一个临时的大棚,跟着其他人一起施粥,他早就让玉华台那边歇业,将庄子上与酒楼里储存的粮食都拉了过来,清点一下发现数量竟然不少,不过不像旁人都树了一个明显的旗帜表明身份,弘晖手下的人却是格外的低调。

他心里清楚,作为一个王府阿哥,这种彰显贤德的机会还是少沾为好,反正他也不图这些人的回报。

有了朝廷与京中大户的施粥,这些受灾的难民原本惊惶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摆脱了洪水给他们带来的阴影,不过是一夜之间,多少人家家破人亡,他们这些走到京城的人虽然看起来形容狼狈,但其实已经实属幸运,至少他们还活着。

京城城墙上日夜都有士兵把守着,而这几天士兵们心里不好受,每晚夜深人静的时候,都能听到城墙外有人在啜泣,一开始只是很轻微的一两声,到后来就哭成了一片,在静默的环境里情绪是最容易传人的,城墙上的士兵听着底下哭成一片,有不少人从最初的压抑哭泣到后来抱团痛苦,那哭声听在耳朵里只觉得无比心酸难受。

原本难民们只为讨一口吃的艰难地活着,他们一路走了几十里才到城门这里,如今有了官府的赈济勉强能活下来了,他们心里松一口气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更大的绝望。

官府不可能一直赈济他们,日后他们要怎么过活呢,老家的田亩全被淹了,地里的粮食颗粒无收,而老家的房子也被水给冲没了,还有平日养的那些鸡鸭更是一个不剩,不少人想起自己辛辛苦苦养的猪豚,哭得无比难过。

他们虽然活下来了,但攒了半生的家当全没了,一夜之间一贫如洗,这么一想还不如当时跟着家当一起没了呢,不少人垂头丧气,只觉眼前一片灰暗,唉声叹气不断。

对于这些百姓的处境,朝廷也是了解的,但是他们也束手无策,按照以往的处理方法,那便是等洪水散了后,就将这些百姓遣返回乡,让他们继续留在故土种地,朝廷也会免收他们三年的赋税,但即便如此,依旧是民生多艰。

对此弘晖倒是有一个想法,他寻了机会进宫去见了康熙。

……

……

听着弘晖洋洋洒洒讲了一堆,康熙露出意味不明神色,“你想雇佣这些民力为你做事?”

弘晖摇摇头,“皇玛法,按照实际意义而言,这也不算是为孙儿做事吧,只是由孙儿出钱而已。”

这么一想,他还真是亏大了呢,但虽然他如今既不缺银子,也想发发善心呢。

弘晖的提议其实很简单,就是让这些人都去种树,每种活一棵幼苗,就能获得一个铜板,而这笔钱则是由弘晖来出。

如今京郊外可是有几十万的难民,虽然这里面真正的劳动力可能不到四分之一,但那也不少了,但凡一人种一棵树苗,只要保证其成活率,那几年后这京郊就能长出一片森林来,若非是遇上了这种天灾,恐怕整个京城也召集不到这么多的劳力。

更何况那些难民如今身无分文,弘晖弄出这么一份差事,虽说工薪不多,但对于这些难民而言已是极其难得的机会,只怕都会争着抢着干,一天何止只是一棵树苗,若是能干的,那就更不得了,很快就能将这京城种出一片汪洋林海来。

到时候有了森林作为屏障,哪里还要担心京城里的风沙,不仅仅是风沙解决,就连城内的空气质量都能提升好几个层次,多好的机会,弘晖越想越觉得自己这个提议棒,可谓是牺牲他一人的钱袋造福了所有人啊。

“那你就没点别的想法?”康熙觑向弘晖,调动这么多的民力去种树,真的只是为了缓解这城里的风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