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圣父小叔子(第4/5页)

“玉米面没有,这粮食我给你五斤怎么样?”

本来想借两斤粮食,结果现在白白得了二十斤,还肖乐五斤又如何?自己还得了十五斤呢!

“叔真好,下次我还帮你。”

肖乐笑眯眯地和赵叔说话,看得原主的莫书记失笑。

这小同志……

王三伯时隔近二十年才向赵叔表示当年救子之恩的事儿,很快就传遍了好几个生产队。

他老婆此时正坐在地上破口大骂,哭得不行,“二十斤粮食啊!你说送就送啊!咱们家这么多人,可咋办啊!”

“行了!”

王三伯黑着脸呵斥道,“丢人不丢人!”

“丢人就丢人!丢人也比饿死强!”

这会儿属于“当事人”之一的王家五叔无奈出声,“妈,都已经这样了,咱们不给,外人怎么说?我还没结婚呢……”

这话让他妈立马止住了哭声,冲出院门去了好几家串门,都在说他们自家多么多么的不容易,可即便是这样也要给赵家粮食。

赵家也不承让,四处跟人说,都二十年了,才得到这么点粮食,那二十斤粮食能抵王老五一条命?当然能抵!而且能抵很多!

两家打擂台,肖乐笑眯眯地把赵叔送上门的五斤粮食交给杨绣绣,扭头看向肖妈,“妈晚上阔不阔以吃干饭。”

“什么阔不阔以?”

肖妈学着他的腔调反问。

“就是可不可以吃干饭。”

“就五斤粮食,你还想吃干饭?”

肖妈扬眉。

肖乐沉思片刻后,下午干活儿歇息时,一会儿去这个叔边上坐坐,一会儿去那个伯伯面前站站,时不时去和婶子说说话,傍晚回来后,也不帮忙干活儿,就端个小凳子坐在院门口。

肖妈和杨绣绣很是不解的时候,一个又一个趁着夜色来还粮食的人便惊住了她们的眼。

很快肖乐就把院门关上,回到堂屋笑眯眯地看着那桌子上还回来的粮食。

种类繁多,数量不少。

“妈!我要吃干饭!”

晚上如愿以偿吃到干饭的肖乐美得不行。

杨绣绣好奇地追问,“小叔,你怎么把这些东西追回来的?”

肖乐嘿嘿一笑,“今年的日子好,特别是上半年的日子,这好几家都要办喜事儿,他们不还我粮食,我就让他们办不成喜事儿。”

“就这么简单?”

杨绣绣惊呼。

“当然,毕竟现在好些人都不好娶媳妇呢,”肖乐塞下一大口饭,美滋滋地对她们道,“现在就老光刘家还欠我们一点点粮食了,其余的我去年和今年都要回来了,妈,嫂子,快夸我。”

谁知道肖妈和杨绣绣却像是没听见这话一般,垂头吃饭。

肖乐咋咋呼呼地叫着,肖妈才道,“你好意思要我们夸你,不是你自己送出去吗?”

“……今天的饭真香!妈,明儿我还要吃!”

肖乐快速转移话题。

很快地里的活儿就忙得差不多了,队上选了不少青壮年去修路,肖乐主动报名,和一群汉子干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莫书记带着他们一起干,肖乐和他坐在一起休息,看着整齐而宽阔的泥路,肖乐弯了弯眉眼,“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咱们村里的路也会成为城里的水泥路!”

“当然,”莫书记点头,“国家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是啊,”肖乐点头。

正说着话呢,就有人惊呼,“吴知青晕倒了!”

莫书记和肖乐赶紧过去,只见那吴知青面色苍白,冒着冷汗,此时身体还有些颤抖!

莫书记掀开他的眼皮,再摸了摸脉,接着从兜里掏出几颗糖,随即塞进那吴知青的嘴里。

“这是饿着了。”

换句话就是低血糖。

不过大伙儿不太懂低血糖的意思,但是饿着了是什么意思他们是明白的。

莫书记让他们继续干活儿,自己背着吴知青回到知青所。

“谢谢莫书记。”

吴知青早在路上就醒了,本想让莫书记让他下来,可莫书记坚持将人送到知青所。

“你的工分完全能保证你的粮食,怎么会饿成这样?而且过年前你还没这么瘦。”

莫书记眉头紧皱地看着他。

吴知青叹气,“莫书记你不知道,过年时,我家里来信,说我大哥出事,不在了,家里就只有我寡母还有一小妹在,所以我把粮食寄了一大半回去……”

他自己省吃俭用,而修路工分足,他又惦记着家中,所以报名想要多挣点工分。

莫书记闻言拍了拍他的肩膀,“再怎么,也不能把自己亏成这样,你要是出事,婶子就真的撑不下去了。”

就两个儿子,不在了一个,另一个也不在了,那得多痛苦。

“谢谢莫书记,给你们添麻烦了。”

“莫说这种话,”莫书记拿出几张粮票还有十块钱放在桌上,“算我借给你的。”

“谢谢!谢谢莫书记!”

吴知青眼眶通红,声音都在发抖。

肖乐刚回家,杨绣绣就给了他一小碗蜂蜜,“妈说那吴知青帮过咱们家一次,你把这蜂蜜给他送去,补补身子,眼下家里最贵重的也就是这个了。”

“好勒,”肖乐喝了点水,便去了知青所。

吴知青没想到他会来看自己,而且还带了蜂蜜。

知道肖乐之前为了这玩意儿,肿了好几天的吴知青感动得眼睛又红了。

肖乐走后,其余人凑过来围着吴知青。

“都说肖家父子是好人,今儿一看还真是啊。”

“是啊,吴知青和他们有来往?”

吴知青摇头,”没有过,就是说话也很少的。”

其余人更加夸赞肖家了。

“妈,吴知青帮过我们家什么忙啊?”

回家干饭的肖乐一脸不解。

肖妈笑道,“我背着猪草差点滚下山,是他一把拉住了背篓,不然我可能都死了。”

“妈!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啊?您怎么不说啊!”

杨绣绣急切道。

“是啊妈,您……”

“都有两年了,”肖妈摆手,“吃饭吃饭,当时没出事,有什么好说的,再有。”

她瞥了肖乐一眼。

肖乐嘿嘿笑着,装着傻。

“你那会儿气人得很,我还有心思说哪些?”

“我的错!全是我的错!”

肖乐一脸我错了就是我错了,惹得婆媳一笑。

“妈,下个月月初,我给淑芬送粮票去。”

“你一个人去?”

“我记得莫书记好像每个月都要回家,我问问他啥时候去,我和他一块儿做个伴儿。”

莫书记的家就在县城。

“这倒是个好主意,但是你可不能石狮麻烦人家。”

“放心吧妈。”

莫书记确实要回县城,而且还是月初。

于是到了这个日子,肖乐和莫书记一大早就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