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第2/3页)

裴瑶不解,小心地拉扯她的袖:“你对她们是不是太严厉了。”

“严厉吗?我给她机会了,她自己拒绝罢了,再者,我对你不严厉吗?你不照样紧紧巴着我不放?”李乐兮嗤笑道。

裴瑶绕过她的身子,站在她的面前,捏了捏她的脸,望着眼睛对着她笑:“我喜欢你,自己就巴着不放,她们又不喜欢你。”

“啧,我又不是银子,做不到人见人爱。”李乐兮回捏她的脸,觉得自己吃亏了,又伸手拍拍她的屁股,“教你一点,说不通道理的时候就不要说道理。”

裴瑶懊恼地捂住自己的屁股:“那、那说什么?”

“打过去。”李乐兮叹了气,又揉揉裴瑶的鬓间碎发,“打不过就回来找我,一起打过去。”

裴瑶登时就笑了,伸手环抱着她。

人有善恶,她相信李乐兮并非是大恶之人。

长街遇刺那回,她都可以去救那个孩子,可见心思是善良的。

她杀的都是该杀之人,除的也并非是无辜之人。

裴敏因一己之私害了无数百姓,她该死。

周起等战将,两军打战,在所难免。

裴泽、裴玮的死是因她而造成的,罪孽是她的,与李乐兮无关。

****

裴瑶去找师父念经了,李乐兮一人坐在屋子里刺绣,想着裴瑶的地位今非昔比,她就再绣一枚香囊。

大气些,雅致些。

凤凰尤为是适合!

裴瑶念经,一念便是一日,回来的时候,天色已黑了,路上泥坑多,再是注意,裙摆上也被溅上了不少泥巴。

青竹备好热水,伺候她更衣沐浴。

浴室内弥漫着水雾,水雾上升至屋梁上凝结成水珠,水珠慢慢变多,由小渐大,慢慢地,失去平衡,就会坠落下来。

李乐兮在她进屋后就开门走进来,一阵冷风飘过,裴瑶冻得打哆嗦。

她回身去看,李姑娘走来了,“怎地,想占我便宜。”

“都占了几回,没有新鲜劲了,怎地,你还不好意思?”李乐兮步履极快,话没说完就走到裴瑶面前。

青竹退至屏风外,站着不敢动。

李乐兮伸出尾指,勾着裴瑶腰间的玉带,“今日念了什么经?”

“普度众生,念的我嘴巴都干了。”裴瑶也不扭捏,大大方方地朝着她伸开双臂,在解开衣襟前不忘环住她的脖子:“喊一声小祖宗来听听。”

李乐兮不喊,一味地给她宽衣,直到衣襟落地,她拉起裴瑶的手,走到浴桶前,“进水吧。”

“你应该喊小祖宗,进水吧。”裴瑶眨了眨眼睛,抬抬手,用手拨弄她修长翻卷的眼睫,“快喊、快喊。”

“真是个小祖宗。”李乐兮见她不肯进水,也不哄着,牵着她走至一侧,掀开一块布帛,露出一面打磨光滑的铜镜。

裴瑶落荒而逃,快速爬进了浴桶里。

李乐兮笑了,舒心由衷而笑,“小祖宗,还玩吗?”

“不玩了,还帮我洗。”裴瑶怕了这个老祖宗。

李乐兮不闹了,拿了帕子认真给她擦洗,手探。入水中,轻轻揉着柔嫩的肌肤。

洗过后,她取了一块很大的毛巾,将面前的人包裹起来,抱回屋里,直接放在榻上,擦干后,塞入被子里。

被子里是热的,不冷,裴瑶看向她:“你暖床了吗?”

李乐兮不承认:“我不过是睡了一觉罢了。”

裴瑶笑了,躲进被子里偷偷笑,良久后,又探出脑袋,“李姑娘,你随我一道回去吗?”

“公主殿下想找其他小情人吗?”李乐兮去熄灯,又将榻上的锦帐放下,屋内一片漆黑。

她习惯黑暗,凭着感觉躺在了裴瑶身侧,伸手去碰就是光滑的肌肤。

裴瑶连小衣都没有穿,她后知后觉两人不对等,这个时候找衣裳不是合理的想法。

那就只有扒了李乐兮的寝衣。

她伸手去扒,李乐兮躺平了,甚至还好心地去帮助她摸到自己腰间的衣带。

李乐兮认真教,裴瑶认真去摸,顷刻间,两人都道‘坦诚相见’。

赵氏刚去,两人都没有心思做亲密的事情,而是并肩躺下,黑暗中睁开眼睛望着。

裴瑶先说:“我喜欢你的爽快,不扭捏。”这段感情,她觉得很轻松,更喜欢李乐兮对她的占有感。

李乐兮笑话她:“我不过霸道了些,你就这么喜欢?”

“那又如何呢,我喜欢就足够了,回宫后,我会认真去学的。我才十八岁,还小呢,学什么都快。”裴瑶骄傲道。

李乐兮泼她冷水:“你那么笨,就算从小学也未必学得会。”

“我那么笨,那你喜欢我什么?”裴瑶生气了。

李乐兮认真道:“喜欢你的笨。”

裴瑶笑了:“我喜欢你的全部。”

李乐兮不笑话她:“我的心不干净,你还是别喜欢了。”

裴瑶:“你让我只喜欢你的身体,不喜欢你的心?”

李乐兮后悔:“好像也不对。”

裴瑶笑话她:“你的身体很美,喜欢你的身体也不错。”

李乐兮:“小色。胚,你这么那么会顺杆子爬。”

裴瑶:“哼,你还是老牛吃嫩草呢。”

李乐兮纠正她:“瞎说,我才二十四岁,你十八岁了。”

裴瑶也纠正她:“怎地,你的年岁不长吗?”

李乐兮问她:“我长了吗?”

裴瑶丧气:“好像是不长哦。”

有一天,她会比李姑娘老,白发苍苍,李姑娘依旧花信。

****

皇帝册封大魏唯一的公主为太女,命赵之回辅助太女监国,自己择日出征。

皇帝的旨意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波涛,早在登基前,就有消息传出来,他们惊讶的是皇帝御驾亲征。

太女回宫,择未央宫而住,朝臣对她并不陌生,相比之下,他们还有些喜欢。一朝天子,性子难以琢磨,而旧主,则好伺候多了。

大汉旧臣无异议,大魏新臣心中不服气,尤其是跟随裴绥一路打天下的将军们,面对这道旨意,直接抗旨不尊。

他们跪在殿外求他们的陛下收回旨意,风雨无阻,跪了整整一日。

裴瑶不理会他们,自己缩在未央宫吃糖,手中捧着李姑娘给她的几封奏疏,眼下,她该学的是奏疏格式。

各地奏疏不同,禀事的格式更加不同。李姑娘取的是最典型的,学起来不难。

裴瑶学了半日就会了,甚至自己会模拟着写,李姑娘坐在一侧绣香囊。

两人互不打扰。

到了黄昏,将军们依旧还在殿外跪着,李乐兮揣着绣好的香囊,撑着伞去了宣室殿。

站在宫门,遥望男子们的背影,她笑了笑。

愚昧无知!

雨还在下,比起昨日的大雨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愿意跪就跪,裴绥的想法可多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