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3/3页)

“王来的身上找到一封信,信上说皇后派人杀他。”

“在水里泡了那么久还能看得起清字迹?还有,王来识字吗?哀家记得让你去安排宫人的时候说过,不是近身伺候皇后的都不许识字。”

“您说准了,本来与皇后脱不了嫌疑的,这封信反倒让皇后洗清了。王来压根不识字,这分明就是嫁祸,还有奴婢查到王来的家人搬走了,邻居说发了财。奴婢多了心思,就让人顺着去查,您知道奴婢查到了什么了吗?”若云轻笑了,高兴地卖起了关子。

太后不以为意,还顺着她的意思猜了猜,“查到了裴家?”

若云问道:“娘娘真是料事如神,但奴婢没有打草惊蛇,让人一路地盯着,您看是等裴将军回来还是此刻就拿人?”

“直接拿人,还有主子是谁,也一并拿下,送进大理寺,让沈桧赏顿鞭子,就说哀家额外赏的。”太后终于坐下了,迫不及待地挑了颗橘子糖放入嘴里。

橘子糖入口就化了,与国师的不同,太后又数了数,十来颗,算作小皇后的谢礼了。

若云见太后吃得舒心,斗胆道:“奴婢也会做,您若喜欢,奴婢去给您做?”

“不用你做。”太后挑剔道。

若云不敢再问了,俯身退出殿,让人拿着证据去大理寺宣旨,并令拿人。

等她回殿的时候,太后对着空空的糖盒子发呆,吃完了?

****

大理寺的人敲开了忠义侯门,沈桧双手负在身后,面色沉重。

敲了几次,门终于开了,一脸虚弱的裴泽站在了门后。他穿着厚重的大氅,似乎整个人都要被压垮了。

大理寺的人不敢靠近了,选择回身走到沈桧面前,谁敢碰他。

一碰就倒,他们的罪责就大了。

而沈桧则是走过去,朝着裴泽行礼,“下官大理寺少卿沈桧,见过忠义侯爷。”

“沈少卿因何事来敲门。”裴泽面色不佳,说话的时候手握成拳头抵着自己的嘴边,好像下一刻就会喘不过气来。

沈桧笑了,这人真能装啊,他面不改色道:“下官来请裴家养女裴敏去大理寺说句话。”

“为何事?”裴泽面色变了。

沈桧不肯说,“大理寺拿人何时说过何事,等去了就会说清楚,侯爷这么虚弱,不如好好歇歇,问过了就给您将人送回来。您也可以继续站在门口,太后的脾气,您也知晓的,莫要以为大将军在,您就可以目中无人。裴家做的事,心知肚明,不用说细致的话了。”

裴泽怒了,朝前走了一步,脚迈过门槛,直逼沈桧,而沈桧后退三步,“忠义侯,您别靠近下官,下官不想碰您。”

说话的间隙里,他朝着属下打了手势:进府、拿人。

下一刻,门口站着的十几人蜂拥而入,裴泽怒喊放肆,沈桧却道:“忠义侯千万别晕过去,下官担不得责任。”

裴泽气得浑身发颤,“我要入宫面见太后。”

“您请。”沈桧笑吟吟地让出面前的路,做出了请的姿态。

裴泽怂了,怒目瞪着沈桧,“此事不能善了,我定与大理寺要个说法。”

沈桧站直了身子,抬手整理自己的官袍,潇洒道:“下官等着侯爷。”

****

裴瑶做的糖不见了,翻来找去,都没有,思来无果,怀疑是进贼了。

再做糖的时候,在每块糖中放了些烈酒,又以花香掩盖酒味,做了满满一匣子,放在案牍上。

糖做好后,赵家老夫人请求见皇后。

裴瑶怔了下,“赵家老夫人是谁?”

青竹望着迷糊的皇后叹气,好心提醒道:“那是您的外祖母。”

裴瑶觉得厌烦,拿了一块糖放入嘴里,加了酒味的糖,味道有些奇怪,但她还是吃了两块,“让她去暖阁,别冻着了。”

长者为先,她也不能欺负老人家。

裴瑶刚走不过片刻,案牍上的糖不见了。

走到一半的时候,她想起自己的香囊没有带,回身去取。

进入寝殿后,目光下意识落在案牍上,糖匣子不见了。

谁敢偷她的糖?

裴瑶撇撇嘴,吩咐青竹:“你问问老夫人有何事情,若是可以,就先回去,本宫去去就回。”

偷一次就罢了,还偷两次,不要脸!

裴瑶怒气冲冲去长乐殿算账,畅通无阻,一进去就见到了自己的糖匣子,太后慢条斯理地吃着。

裴瑶生气,“盗贼。”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哀家掌权柄,连皇后这个人都是哀家的。”太后捏起一块梅花糖,似乎闻到了酒味,皇后的厨艺进步了。

裴瑶气极无奈,礼也不行了,直接坐在太后一侧,“醉了可别找我,我可是放了烈酒。”

太后抬眸,睥她一眼,“为何放酒?”

“偷我糖吃就该醉一醉。”裴瑶理直气壮道。

太后释怀了,当小偷也是不好,也学着裴瑶理直气壮的语气道:“皇后给哀家做一匣子糖,就要橘子糖,要脆的。”

说完,又吃了一块。

裴瑶半晌没有说话,眼睛直勾勾地瞪着她,斟酌着骂人的话,可一抬头的时候愣住了。

太后粉色的泡泡转为红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