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韩曹皆称帝(第3/5页)

萧宁那时候还在青州,眼看快过年了,这接二连三传来的消息,明摆着是让人过不好这个年。

同时,雍州也传来急报,毕竟各方势力皆已称帝,现在天下人都在观望雍州。

雍州之内很显然也有不少人催促萧谌赶紧称帝。

送到萧宁跟前的急信不是一两封,而是十几二十封,每一封上的内容几乎一样,都是希望萧宁暂时放下青州和冀州的事,先回雍州处理此事。

萧宁拿到信时,第一个问起旁边的顾义,“先生以为当如何?”

“小娘子心中自有决断。旁人急,雍州当急于一时?”即是奉承了萧宁,同样也表明了态度,很显然顾义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

“请先生随我回一趟雍州如何?”萧宁这些日子虽然得了不少人才,但既得人才也需镇守各方。

她从雍州带来的人,如明鉴和崔攸,都得让他们坐镇一州。

“某之幸也。”顾义何尝不期待去见一见萧谌。能养出萧宁这样一个女儿的人,会是何等钟灵毓秀之人?

***

萧宁一行快马加鞭赶回雍州,让萧宁意外的是,在城门迎接她的竟然是玉嫣。

“瑶娘有事,特命奴前来。”玉嫣注意到萧宁的诧异,立刻代为解释。萧宁不以为然,只是微微惊讶罢了。

“怎么?”萧宁这些日子同玉嫣之间只有书信往来,催促她回雍州的信件里没有玉嫣那一份。但玉嫣前来,何尝不是代表瑶娘的态度。

“奴以为,时机未到。”玉嫣福福身,对跟在萧宁身后素未谋面的顾义,面不改色地发表意见。

顾义纵然不知缘由,只听萧宁的话,也马上意识到眼前的玉嫣虽然年轻,又为女郎,必是萧宁的左膀右臂。

开口没头没尾的说着时机未到,引得顾义多看了几眼。

果真是出了一个萧宁,是以天下女子皆论政事,各持己见。

“我不在雍州这些日子,说说你的收获。”萧宁并不急于发表意见,反而想从玉嫣口中探听她的收获。

“天下群雄并起,小皇帝既亡,韩氏曹氏称帝,大兴亦亡。事发突然,各州县消息不灵通之处,各方反应并未传来。雍州大好前程,不必急于一时,倒不如一心系于大兴,平乱之后,再议其他。”玉嫣说着消息不灵通,并不是空穴来风。

“扬州据一州而守,韩靖之义子曲昆,擅于领兵,闻扬州乱,皆由他平定。

“贺遂欲趁扬州乱起之际,直取韩靖项上人头,皆因此子一无所获,今退于梁州,扬州有贺遂此人盯着,出不了大乱子。

“至于曹根。原挟天子而令诸侯,令天下皆忌惮,不敢轻举妄动。今既已自立为帝,必受四面楚歌。吾等不需以伐,必有人直取曹根项上人头。

“倘若我等也如那等乱臣贼子一般,于此时自立为帝,原本喜于雍州之忠义之士,必倒戈相向。利大于弊。”

顾义十分意外,万万想不到萧宁身边竟然也有这等见识非凡的女子。

分析厉害,不亚于他。不由多看了几眼。

“看来瑶娘所想同你一般无二。”萧宁微微一笑,断定另外一位也是跟玉嫣一样的想法。

“正是。”玉嫣目光灼灼的开口。

这时候迎面走来好几个人,为首的竟是孔鸿。

玉嫣本能后退,想离得萧宁远远的,萧宁一手抓住她道,“为何要避之?”

问的玉嫣一愣。萧宁昂首挺胸地道:“我既要用你,就不畏于人言,你也不用畏惧任何人。”

玉嫣惊愣无比,此刻孔鸿已经行来,一眼看到玉嫣,惊愣不已,随后又恢复寻常。

“阿舅!”不等孔鸿开口,萧宁先说话,面带笑容,那叫一个甜美!

孔鸿一看好几个月不见的萧宁越发沉稳,不知该喜或是该忧,“小娘子。”

萧宁唤他阿舅,他却唤萧宁小娘子,也是习惯。跟在他身后同行的人也纷纷朝萧宁见礼。

“阿舅亲迎,这是许久不见我,十分想念,亦或是为旁的事而来?”萧宁的目光落在孔鸿身后的人,其中就有南宫致远。

南宫致远抵达雍州时,萧宁已往冀州,是以人是由萧谌亲自接待的。

萧宁从萧谌口中得知,南宫致远不仅来了,更带了不少人,皆是人才!

“你为何回来,需套我话?”孔鸿嗔怪的扫过萧宁,萧宁笑了,“那阿舅是希望我劝进,还是劝阿爹莫急?”

“自然是不急。我等非曹根或韩靖等乱臣贼子,岂可自甘堕.落,与之同伍?他们是走投无路,莫可奈何,唯有正名以正天下。”孔鸿接过话,一脸的不认同所谓的劝进。

萧宁点了点头,“阿舅不言,我还以为阿舅同旁人一般要把阿爹架到火上烤。”

“先帝驾崩,身为人臣,当为陛下守制,岂能在此刻越雷池一步,岂不让天下人笑话!”孔鸿越说越是气愤,但十分不耻于曹根或是韩靖。

“如此说来,劝进者皆是乍到雍州,有意借此功成名就者。”顾义在这时候悠悠的冒出这句。有些信萧宁给他瞧了,但顾义并没有完全看完。

雍州内各路人马,顾义有所了解,知道眼前这位孔鸿,既是萧谌的妻兄,也是从前骠骑将军府的长史,深得萧谌和萧宁的信任。

自萧谌势微时追随左右的孔鸿,代表了从前雍州的大部分人的心思。

“还有不少想趁机向萧氏表忠心,企图分一杯羹的世族。”萧宁补充完整,顾义只想说,刷好感不成,反而落了埋伏,只怕不少人心里暗暗叫苦。

“南宫郎君,当日筦城一别,再见郎君,我心甚喜。”萧宁笑容满面的同南宫致远打招呼。

南宫致远受宠若惊,连忙朝萧宁作一揖,“得见小娘子,某亦欣喜若狂。一别多日,小娘子威武!”

称赞的是萧宁这些日子的丰功伟绩,天下人尽皆知,他又岂会不知!

“郎君谬赞,不过机缘巧合罢了。”谦虚是必须的,萧宁总不能大包大揽,把所有的功劳都归到自己头上。

“小娘子归来,雍州定能上下一心。”南宫致远这时候说出这句话,无非是希望萧宁出手。

“有阿爹在,雍州再怎么吵闹也无妨。”萧宁可不相信自家老父亲心中毫无成算。不作声,必有算计。

“适才南宫郎君所言,我不希望再听到第二次。”有些话,萧宁也得提醒南宫致远。方才南宫致远所言,有挑拨离间之嫌。

南宫致远马上领会,“是某失言了,与小娘子赔罪。”

这番话萧宁听过便罢了,朝他微微一笑,同时扫过在他身后的人。

其中不少是萧宁不认识的人。既是不认识的,就更不应该落人口舌。

“将军已在府上等候多时,小娘子速速回府。”萧宁如何敲打人,孔鸿都无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