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奔赴正义,还人间清白①⑧(第4/5页)

追更的读者就有淮子洲。

淮子洲嗔笑:“说起专栏,小风,你给我个专栏名,上回答应你的,这期案子结束要为你开个专栏。”

“‘瞭望台’。”风红缨歪头,“您觉得这个怎么样?”

“瞭望台?”淮子洲反复低喃,忽笑道,“瞭望大地,指引方向,俯瞰人世间冷暖,好,这个好,就用这个。”

写下‘瞭望台’,淮子洲又道:“打算取个花名吗?”

作者可以有马甲,记者也可以。

风红缨想了想,道:“就叫风红缨吧。”

淮子洲:“藏真名用花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自己……”

风红缨摇摇头:“该来的总会来,与其躲躲藏藏的报道,我宁愿光明正大的站出来向那些宵小之徒示威,我想让那些见不得光的人知道,我风红缨,从来不惧他们的威胁和恐吓。”

“你呀。”淮子洲对眼前这个女孩是又爱又无奈。

“我很欣慰你的无所畏惧,但你得替你几个哥哥着想,你一旦出了事,你那几个哥哥恨不得将我这宗小庙给拆了!”

风红缨龇牙:“所以我会保护好自己,绝不让惨剧发生。”

淮子洲笑笑,提笔在纸上写写画画。

“写得什么?”

淮子洲大大方方的让风红缨看。

风红缨:“华国日报社先进工作者推荐表?”

淮子洲露出一个笑容:“想要吗?”

“想。”风红缨不假思索地说。

这份荣誉是对她工作的肯定,她当然想要。

“可我还没满二十岁……”

‘先进工作者’每三年评选一次,报名记者年龄须达到二十岁,她距二十岁还差几个月。

淮子洲将表填好,闻言道:“我和你想到一块去了,首都那边打电话给我,让我整理下你的简历,我立马想到你的年龄,你猜怎么着?”

风红缨满头冒问号。

淮子洲:“首都的郑主编亲自喂了一颗定心丸给我,让我只管上交推荐表,虽然推选是现在,但评选结果要等到明年二月份才公布,到那时你不就满二十岁了?”

风红缨:“这也行?”

震惊过后是开心。

淮子洲泼冷水:“你别高兴的太早,‘日报社先进工作者’称号很难拿,往年荣获此项荣誉的多是三十岁以上的资深记者,你资历浅,作品少,难以脱颖而出。”

风红缨:“没事,郑主编专门打电话过来让您推荐我,光这一点我就已经很满足啦~”

至于获奖,看运气吧,今年落选,她来年再战就是咯。

-

“小风记者,这,我在这——”

风红缨吁停小毛,举目寻找说话的声音。

斜前方一个矮草垛边蹲着一个女人,这人叫阿坊,是风红缨暗中发展的线人。

阿坊家住在李官家隔壁的隔壁,地理位置绝佳,由她来监视李官再好不过。

风红缨拉着小毛,猫着腰蹲到草垛阴凉处。

“咋样?”

两人都不敢用正常音量说话,操着气声。

阿坊竖起大拇指:“你牛。你猜的真准。”

风红缨:“怎么说?”

阿坊:“昨儿李家来了两个城里人——”

风红缨心一紧:“然后呢?”

阿坊:“他们围着李官大女儿秀儿左看右看,说秀儿太小,力气不够,不想要秀儿,李官那混蛋一个巴掌扇过去,秀儿就抱着那两人哭,说她能干活,然后那两人就把秀儿带走了,约好每个月秀儿挣的钱会寄回来……”

风红缨脸黑成墨。

阿坊嘴一瞥:“李官真不是东西,要不是后边两个女儿太小,我看他能一口气将三个女儿都扔到别人家做苦工!”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满五岁的秀儿早早展露出来的勤快并没有得到家里人的称赞,相反,被亲生父亲李官相中,然后半卖半送到城里人家做粗活。

秀儿挣的钱并没有补贴家用,而是叫李官拿去买了禁药以及各种补药,只为生个男孩。

和线人阿坊分开后,风红缨趁着李官不在家找上孙晓柔。

“咳咳咳……”孙晓柔捏着鼻子,逼着自己喝下苦到极致的药。

“别喝了。”风红缨将药罐子拿开。

“红缨妹子,你咋来了?”孙晓柔有一瞬间的惊慌,“这药……”

风红缨瞥了眼罐子里的禁药,皱眉道:“是药三分毒,晓柔姐,你的身子不宜再有孕,这种药喝下去非常伤身子,何况……”

何况政策马上就要下来了,你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不可以再生。

孙晓柔,人如其名,柔得比沙漠上的草还没骨头。

“红缨妹子,你没有嫁过人,你不知道传宗接代的重要性,一个家里没男娃就立不起来——”

“停停停。”

风红缨打断孙晓柔:“谁说一个家里一定要有个男孩?!”

孙晓柔哆嗦着嘴唇:“我男人说的,没有男娃,谁护着我们娘三?”

风红缨讥笑一声:“你现在是没有儿子,但请你睁大眼看看,是谁在伤害你们娘仨,是你男人李官!”

“秀儿才五岁,放在大城市,五岁的娃吃喝拉撒要大人看着,你男人倒好,让一个五岁的孩子给别人当保姆。”

说着,风红缨拿起药罐。

孙晓柔目光紧紧地盯着药罐:“别,你小心点,这药贵着呢。”

“你也知道贵?”风红缨反问,“可你知道买这些药的钱是你大女儿在别人家看人脸色,辛辛苦苦挣来的吗?!”

“说的好听想要个男孩护着姐姐妹妹,难听点不就是重男轻女吗?”

孙晓柔抱着药罐拼命摇头。

“不是的,不是的……”

风红缨叹气,这人没救了。

-

在孙晓柔那吃了闷气后,风红缨心里越发不痛快,本打算回风家看看大哥和小尧里,当下也没心情了,调头去了报社。

她想写一篇报道。

一篇关于生男生女的报道。

先科普夫妻中生男生女谁是关键,再描述男孩女孩都是国之栋梁。

为了写好这篇报道,她查阅了很多资料,在报道中列举了很多优秀的女性代表。

她想呼吁女同胞们站起来,不必做男人们的附庸,不必将自己看扁。

广播里有句话都讲烂了——女人也能顶半边天。

写完稿子,风红缨拿给淮子洲审核。

淮子洲不太赞成风红缨撰写这种男女对立的话题文章。

“‘日报社先进工作者’十个人有七个是男评委……”

这话说得够直白了,风红缨可能会得罪那批人。

“这稿子我先压着。”

淮子洲语重心长道:“干咱们这一行的人不能光凭一腔愤慨,得考虑社会影响。”

“这个社会影响很重要,不仅指大众对你报道的那篇新闻的看法,还有一点是指新闻背后的撰写者的影响力,你可以坦诚地说你淡泊名利,但老百姓不这么想,他们有时候会追逐撰写者的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