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凉京图书馆(第5/5页)

永安夫人想了想,道,“还是等风声过了再做打算,温守则身为礼部尚书,一天要处理的事情多得焦头烂额,他年纪又大了,时间一久,这点小事自然也就忘记了。”

“我们要做的,就是等,等风平浪静。”

莫少珩点点头,心里却在想,想要风平浪静,没门。

没有风浪,他也得浪起来。

得想个法子,这事情不能就这么沉了。

莫少珩向院子走去,路过书房,南一正在帮着一群下人晒书。

见莫少珩路过,下人忙道,“最近府里的书籍受了潮,长了书虫,正好趁今日出了太阳,拿出来晒晒。”

南一也道,“府里的书也太陈旧了,听说都二十多年了,装订的线都快脱落了,不过,好些书特别有意思,现在都看不到买不到了。”

这小子其实是来找奇怪的书看的,不然哪里这么勤快来帮着晒书。

莫少珩点点头,府里的书的确是以前镇北王府收集的,颇有一些孤本名著,十分的珍贵。

可惜这么多年都蒙了尘。

莫少珩准备回院子,没走几步又退了回来,看着晒了一地的书,眼睛中精光一闪。

他要借温守则让他的婚约暂时退不了,但如果表现得太过,定会被人看出来点什么。

而且,李翰林家贵女的事情,他既然开了一个头,怎么也得有始有终,不然人也是白救了,活着还未必有死了痛快。

看着一地的书,莫少珩眼中精光一闪而过,他想到了一个不错的法子。

说道,“这些书就这么放着实在可惜了。”

“我准备在乌衣巷开一个图书室,让寒门学子也能有个抄书读书的地方。”

一群下人:“……”

啥?

古时的书籍是很昂贵的,只有富贵人家才能买得起书。

而寒门子弟,多是去别人家里借书抄。

这借书吧,哪怕再珍惜,抄的人多了,书也是会弄旧弄破。

所以肯借书给寒门子弟的,那还真是好心惜才之人。

再说,莫少珩先前不是准备找个教书先生教他的小货郎读书识数。

有个图书室的话,也能让这些小货郎有个看书学习的地方。

莫少珩忙碌了起来。

让人去将匠师余叔叫了来。

图书室摆放书籍的架子有些不同,还是要现代那种能分明别类的架子才方便,和私人收藏放书的架子是不一样的。

还有读书的座凳也和普通使用的不一样,怎么也得有一个能调整坡度的机关,这样将书放在桌子上,调整成一个最习惯的坡度,看书才舒服。

余叔:“……”

他们家世子又开始弄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了。

而且这次的花费也不见得少。

莫少珩将图书室要用到的东西给余叔说清楚后,然后自己铺上笔墨写了起来。

写得……特别的开心。

南一都来看了好几次,“少师,这是在写什么?都写了好大半天了。”

莫少珩一笑,“话本。”

南一:“……”

堂堂北凉第一才子写话本?

往纸张上一看,只见前面写了一个书名,《虞娘传》。

再看签言。

“我虞娘一生,只嫁给心仪之人……”

内容俗套得很,大概就是世家贵女为追求自由的爱情,几经波折,最终终得圆满的故事。

但对于北凉来说,光是这个想法都已经惊世骇俗。

再加上,这个时代的话本正经得很平淡得很,哪里有莫少珩写得狗血曲折,奇葩亲戚一大堆,保证看过之人终生难忘,必定大火。

这么离经叛道的内容,还不得直接传到温守则那里,莫少珩才不担心温守则三两天就将他忘记了。

这本书也能作为开导李翰林家女儿的书籍,追求自由的爱情非但没有错,它还光荣,所以莫要想着跳井了。

莫少珩写得是稀里哗啦地流畅。

此时,礼部尚书府邸。

温守则的儿子温重节看着他的老父亲,“爹,你这又是何必,你明知道这事牵扯到了燕王,这婚约本就是阴错阳差,现在解除了本也应该……”

温守则看了一眼温重节:“古时旧制沿用到现在的很多,但也有不少发生了更改。”

“但你有没有想过,若是这世间遵守的规则,能被轻易地改变。”

“昨日还守卫着的正义,今天就变成了人人讨伐的罪恶,这样的世间将是多么的可怕。”

总是需要有人来捍卫这些千百年的成规旧矩,直到有人能真正的撼动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