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他需要知晓这具神躯原本的神明,究竟是谁、是否还……存在。

暮色昏黄、残阳如血,浩大的日将要沉落,可第二天它就会重新升起。

漓池静静抚着桌面上的琴。

他在接手这具神躯之后,便只以为原本的神明已经彻底消亡。可现在看来,恐怕并非如此。

他与此身相契,大约有两种可能。

要么,他与此身有着某种极深的渊源与联系;要么……他已经如朔月一般,受人影响而不自知,成为了神明复生的手段凭依。

可他记得自己是穿越而来的,却偏偏没有原本的记忆。他不知道自己为何会来到这里、为何会从这具神躯上苏醒,也无法定位原本的自己究竟是什么模样,无法确定,他究竟有没有在不知不觉间,变成另外一个人。

旁人将他认作高深莫测的神明,可他自己呢?

漓池确信自己已经与最初穿越到这里时的心态有所不同,但这些改变究竟是因为他逐渐适应了这个世界后自然发生的?还是他正在被原本的神明吞噬改变的征兆?

他在这个世界建立因果,在他还确定自己仍然是真正的自己时,与这个世界建立联系。

漓池垂眸看向琴上的三根弦,指尖一拨。

琴音在院子里悠悠回荡。

这些七情,是他在来到这个世界后,重新建立的记忆。

这些因果,是他定位自己的凭依。

除此之外,他还有另一件事需要关注,赤真子送来的消息除了“玄清教”,还有天地间将生“大不祥”的消息。

这意味着天地间很快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无论这“不祥”究竟是什么,对正需要隐居避世的漓池来说,都不是好消息。

漓池按了按眉心,今日他的心已经乱了,心识上的消耗加上此身尚未痊愈之伤令他感到疲倦。

长庚星已亮起,漓池收起琴,回到房间内陷入沉睡。

……

日落月升,天地转暗。

闭目入眠的神明重新睁开了眼睛,双目幽深晦暗,左眼下方一枚紫金隐鳞光华流转。

大玄起身步入庭院,一尾银色的鱼影在池中吞吐月华,对近在咫尺的神明一无所觉。

皎洁的月辉洒满了庭院,投下屋舍石桌、草木鱼虫的影,却照不出大玄的身影。

大玄抬头看向天空中高悬的明月,目光幽邃漠然,片刻后,他冷淡地收回目光,一步踏出李宅,停在被老松破开的巨岩旁边。

飞英的神魂碎片正被囚禁在里面,他现在太过微小,又失去了邪术的支撑,已经陷入了无知无觉的状态。

大玄勾了勾嘴角,天地因果历历于目。

飞英已经入了玄清教,这片神魂碎片对他才有用。神魂碎片失忆正好,但却不能像现在这般无知无觉下去。

大玄伸手一点。

被禁锢在半片巨岩中神魂碎片忽然惊醒,他被点开了五感,意识重新清醒,但却记忆全无,也无法言语移动,只迷茫地感知着周围。但在他的感知落在神明所在的地方时,却什么都没有觉察到。

大玄已从巨岩上收回目光。

天地间将生变,他现在所展现的力量虽然足以应对接下来的变动,但还是有勉强之处,若是不巧,反而会暴露出更多。

大玄按上左目下方的隐鳞,隐匿的纹路流转着紫金色的光芒,纹路产生了某种微妙的变化,仿佛一把精妙复杂的锁打开了一处微小的环扣,将封印其中的浩瀚力量释放出些许。

大玄收回手指,现在这些就足够了,现在还不是时候,他不能够暴露太多。他遥遥看向远方某处因果扭曲之处,幽深的双目中一片森寒。

他现在的状态的确很糟糕,很多事情都无法去做,但这世间茫茫因果,便是他可以布局的网,因果运转在他目中纤毫毕现,只需指尖轻拨,便可达成所愿。

当初他为青拂延因果,如今玄清教中,便落下了他的子。

天地为盘,众生作棋。

浑沌、太阴,我们且下一下,此方世界的终局!

……

夜尽天明,日轮从东方的天际重新升起,如过去的千万年中,每一日在天空上运行,照耀众生。

榻上的神明似醒非醒,呼吸间有阳和之气生发,化作暖雾氤氤弥漫,甘霖灵雾从院中漫过池塘,涌上石栏高树,从院墙流泻而下,浸过草地绕流石岩,渐渐笼了整座山林。

山林之下的灵脉缓缓增长着,竟如活物一般吞吐呼吸滋养自身的甘霖,渐渐形成奇妙的韵律。

漓池缓缓睁开眼。

他目中最先看到的并不是常人眼中天地,而是笼罩如茫茫大雾的因果。他突然能够从这些混杂纠缠如雾的因果中看到更清晰可辨规律,于是他可以更深的理解并从中看出某些之前他未能感受到的东西。

那茫茫运转的大雾中,有某种古怪不祥的东西正在积累,并马上就要到达一个可以显化降临的临界点。

怪异。

这古怪不祥的事物突然触发了他的认知。这是他梦境中的神明对太阴所说的话:“众生久处迷茫,心田干旱,以无形之旱为引,将生非时非理之怪异。”

然后他才想起赤真子所说的“大不祥”。

他的每次梦境与认知,都是因为某些相关的信息而触发。若第二个有关玄清教建立的梦境是被“玄清教”这个名字所触发的,第一个与太阴对话的梦境莫非是被“大不祥”所触发的?

梦境中神明所说的“怪异”与赤真子所说的“大不祥”莫非指得是同一件事物?

漓池按了按额头,赤真子既然已经知晓这消息,台吴地神与神庭必然也会知晓,之后必然会有动作,这是最好的观察时机。

……

天空还晴朗着,剔透碧蓝天光明媚。许多山野中的妖精灵怪都聚集在附近修行,直到神明修行时反哺天地的甘霖灵雾散去,才一一散去,在院墙外留下了一地的鲜花瓜果、药材玉石。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些山野中的灵性野兽与大小精怪就习惯于聚集到这附近修行,哪怕与天敌在一起也不会互相斗争,没有哪个会在这附近捕食猎杀。

在他们离开后,几只猴儿捡起留在地上的瓜果等物,翻进院墙连同自酿的猴儿酒一起放到桌上,俨然已经成为了这里的知客。

丁芹也帮着收拾规整了一番。现在每日在日出之前晨起修行、收拾这些山野客人们所留下的供奉,已经成为了每日早晨的惯例。今日只略有一点不同,往日漓池上神大多坐在池旁的大青石上,今日却不在。不过那滋养天地的甘霖灵雾仍在,上神或许只是一时兴起,换了个地方修行而已。

古老的木门吱呀一声轻响,漓池从中走出。

“上神。”

丁芹刚行了礼,就见漓池目光在山林中一扫,道:“我离开一趟,今日有客来,你且接待一番。未时后将有大雨。”话音刚落,就不见了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