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往事(第6/16页)

托尔斯躺下,吐出一口气,放松。这里有太多的东西等待他去发现,他要养精蓄锐。

上方的屏幕里,青黑色的星球位于屏幕右下,左上的位置是一颗大卫星,散发着白色光芒。一个亮点正从星球背后升起,快速地向着大卫星的方向运动,那是一颗小卫星。

托尔斯心里一紧,猛地坐起来。

一个亮点从地球升起,向着月球而来。

那是一枚导弹,目标指向月球一号基地。它从白光基地发射,那上面可能装载了亿吨级的核弹。月球上的人们沸腾起来,这是第一次出现针对月球基地的攻击。三十万公里的距离,月球上的人们有足够的时间预警。然而他们没有太多的应对方案,月球的轨道不可更改,只能把导弹拦截在太空中。

托尔斯和商绍良在卡鲁将军那里看到了这个图像,他们正在卡鲁将军的办公室里商谈“雷神”号。

卡鲁将军看着画面,突然说:“必须抓紧时间。”

托尔斯明白他说的是“雷神”号。

“雷神”号是托尔斯和杨帆合作设计的船。杨帆是造船专家,而托尔斯是空间专家。

“雷神”号是一艘超空间飞船,装备湮灭引擎——正反物质湮灭释放能量,同时制造空间裂隙,把飞船推入超空间。它是人类实现太空旅行梦想的必经之路,然而它过于超现实,因此一直只是一艘概念船。

当星空之门成为现实,源源不断的反物质从时空奇点进入控制舱时,“雷神”号的船体也逐渐成形。成千上万的精英分子用他们的聪明才智改造了设计,把飞船放大,让它可以承载至少一百万人。他们也根据最新的造船技术改进了大量细节,在飞船上建立了完整的生态系统,使人们可以在飞船上长期生存。

然而,最大的难题是如何把它开动起来,湮灭引擎并不能像预期的那样工作。

有些事商绍良肯定知道,然而他并没有告诉托尔斯。卡鲁将军把一切都和盘托出。

“敌人迟早要进行太空战,我们无法抵抗她们。地球和月球的体积很好地表现了她们和我们的力量对比。军事斗争往往能创造奇迹,然而这一次和历史上任何战争都不一样。我们面对的是彻底的战争机器,毫无胜算。

“我们拥有反物质炸弹,她们得到了这个信息。这是一个警告,如果她们不想让我们保留最后的一点生存空间,她们也别想活下去。虽然只有三十六颗,然而足够毁掉她们的所有重要基地。当然,那样地球也彻底完了。

“最迟到八月底,她们就能够占领整个地球。我们尽量把重要的专门技术人员和尽可能多的平民送到月球,然而,一年多的时间,我们只转移了大概六十五万人。剩下的时间不多,半年时间,已经无法继续制造火箭,最多还能救出十五万人。现在看起来,她们打算提前发动进攻,我们的时间所剩无几。她们根本不顾忌我们手上的反物质炸弹。”

托尔斯默不作声。从十三亿人到八十万人,这是怎样的一种灾难!那些制造屠杀的人,她们为人类所制造,却成了人类的掘墓人,她们蔑视一切,甚至包括自己的生命。

“雷神”号是唯一的希望。一艘超空间跳跃的飞船可以远远地离开地球,离开这里的疯狂。

托尔斯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运转湮灭引擎把“雷神”号推入超空间,否则,“雷神”号只能缓慢巡航,被追上是迟早的事。

托尔斯看着卡鲁将军,又看看商绍良,他们的眼神都很平静,无所畏惧而坦诚。他们把希望交付给他——整个人类的未来都在他的手上。

他要和时间赛跑,去验证和实践自己的理论。

紧急通告传过来。

屏幕上,高速飞行的巨大弹体突然解体。它分成三块,改变航向。它们的目标指向星空之门。它们不是“海盗”无人机,而是一种更灵巧的机器。“坚盾”一号和二号同时发射高能粒子束,一架飞行器被击中,发生爆炸,残骸四散。另两架快速机动,企图用毫无规律的飞行路线躲避“坚盾”系统。“坚盾”系统没有失效,两架飞行器最后都被击毁。被击毁之前,其中一架发射了高能粒子束,星空之门蓝光闪闪——保护力场挡住了粒子束。

这是一次试探。最后一架飞行器爆炸的时刻,它距离星空之门仅仅七百公里。如果敌人进行饱和攻击,“坚盾”系统必然被攻破。一切只是时间问题。

“必须抓紧时间。”卡鲁将军再次重复。

这是托尔斯第一次仔细地观察这颗卫星。

和一切缺少大气屏障的卫星一样,大大小小的撞击坑遍布星球表面。没有大气和水,星球表面的一切都完整地保存下来,如果没有意外,它将一直保存下去,直到某一天,在陨星的撞击下灰飞烟灭。如果时间足够长久,所有建筑都会被撞击毁掉,消失在扬起然后落下的尘埃中。然而总会有一些痕迹留下。一些蛛丝马迹,一些让人能够联想到它昔日辉煌的东西。那就是托尔斯正在寻找的目标。

TS115对所有的卫星进行估算,如果假设它们曾经是一个巨大的个体,那么这颗大卫星将具有三十万公里的轨道半径,将近七千亿亿吨的质量。很多类地行星拥有与地球相似的质量,然而除了地球,没有其他任何一颗星球拥有月球那样大的卫星。

如果恒星的质量近似,类地行星的产生是一个必然,甚至它们在质量和大小上也近似,然而月球却是一个偶然——它曾是地球的一部分,被大陨星碰撞而飞离。这是一个概率极小的偶然,小到几乎不可能在银河中再现。

相对而言,另一种推论的可能性大得可怕——百分之九十八的概率,他回到了地球。

这个巨大的可能性让托尔斯·冯感觉手脚冰凉。很长的时间,他只是坐着。

他不知道该做什么,该说什么,或者还有什么可做可说。

如果这是地球,那么战争早已结束。一个比预计还要糟糕的结果——所有人都死了,那些凶恶得有些可怕的女人最后也没有活下来。可能曾经有过的细菌都灭绝了。

多少年已经过去?

多少事已经发生?

“你可以给我们做一个见证。”他想起商绍良的话。见证什么?一个黑色的地球和那些掩藏在黑幕中的奇特生物?地球呢?曾经的家园呢?

托尔斯坐了更长的时间,“达尔文”号传来更多的画面,然而托尔斯仿佛根本没有看见。他就像一个突然患上了自闭症的老人,只活在封闭的内心世界中,对一切熟视无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