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京都。(第2/3页)

钟老太守:“阿胭这套头面上的珍珠小了些,祖父为你找来更大些的南海珍珠如何,像夜明珠那么大,镶在发冠上肯定好看。”

胭雪吃愣,发觉连祖父身旁的祖母也同意的点头,“汝陵城内的首饰铺子小了些,还是不如京都,南海珍珠华贵,配阿胭正好。”她也不催促钟老太守说是什么事,二人居然就这胭雪的头面讨论了起来,一下便冲淡了钟老太守先前带来的凝重之气。

就在胭雪错乱的以为,是不是祖父没有遇到什么大事,渐渐也放轻松下来时,钟老太守的话如平地一声惊雷,让胭雪面露愕然。“京都乱了,皇子反了,闻朝也被牵扯在其中,我得到消息,端王世子已经悄然带兵回京,联合各方支持太子,肃清内乱。”

胭雪好一会才反应过来,原来她没想错,谢狰玉果然因为她不答应跟他回京,已经离开了汝陵回家去了。

可是内乱……“舅舅和舅母现今如何?”

先有钟老太守和钟老夫人一唱一和,淡化凝重的气氛,现在听见这样震惊的消息,钟老夫人定力深厚,虽然在一刹那变了脸色,却也很快就恢复过来了。

胭雪倒是煞白着一张小脸,忍不住站了起来,“舅舅为人坦荡,他怎么会跟着皇子造反呢!舅母前些还日子来信,说她已有三个月的身孕,现在舅舅出了事,她在京都一个人如何是好。”

南地离京都太远,即便京都内乱,一时半会也牵连不到汝陵。

钟老太守得到的消息已经晚了些许时日了,因为事态严重,这才没憋住发火,回来之前他已经跟下属们经此事商讨过了。事关钟闻朝夫妇,这才回来同家里人说,胭雪有这样的反应,已是他的意料当中。

钟老夫人叹了声气,胭雪才发觉听见这事以后,定力最差的就是自己了,“闻朝出事,不止钟家,多的是人要受牵连,郎君你是一城太守,没有圣令不得入京,这事还是让我带人去京都走一遭吧。”

钟闻朝出了事,他势单力薄,钟家肯定要想办法保他,钟老太守走不得,就只能让钟老夫人出面回京奔波,托关系找人脉将人从里头弄出来。

“祖母,我也去。”胭雪急忙道。

钟老太守这时再也绷不住脸色,没有了故作温和的模样,眉头紧锁,膝盖上的拳头握紧了,神色愧疚的沉声说:“都是我的错,若是当年没有向圣人请愿离开京都,阿胭也不会被段鸿那个继室关在府里折磨这么多年,我对不住女儿,也对不住阿胭,而今闻朝身处险境,更是让他缺少能向他伸出援手的人脉。”

做官就是这般,水至清则无鱼,要想在官场混的好,立的起来扎紧根基,必然少不了同僚相帮,能被陷害或是牵连其中的,多是因为势力单薄。钟闻朝的性格钟老太守过于了解,有时太过清正也不尽然是一件好事,容易被当做靶子被人借机给除了。

气氛顿时伤感起来,胭雪听的也心里一阵难受,还有些手无举措。

这还是第二次见祖父感怀又悲愤的落泪,第一次是胭雪刚到汝陵,祖孙相见,知道她经受的遭遇心疼她,又震怒于段鸿和刘氏对她做的事而潸然泪下。

胭雪慌了手脚,“祖父,我,我也不曾怪过祖父和祖母,以往的事都过去了,如今我也能侍奉在祖父祖母膝下,来日方长,就不要回想从前,徒惹伤心了。”

她想劝二老不要难过了,钟老夫人倒是比想象中还要心性坚定,抹了会眼泪便对胭雪道:“阿胭也同我一起吧,回京我还得再带些人,宣邑我也带走吧,有些事他替我出面也好办一些。”

剩下的就是与钟老太守商议搭救钟闻朝的事,屋外含山敲门,胭雪从她手中接过冰食,却没让她进来,“你在外面候着,等我回院子再说。”

等她端着吃的回到祖父祖母身边,刚好听见他们定下出发的时间,为了能早日到京都,又商量了下去京都要走的路程,并且从现在起,就要命人收拾东西,准备上京。

胭雪为远在京都的舅舅跟舅母提心吊胆,已经迫不及待,“我这就去吩咐她们收拾,除了衣物金银还要带什么?”

钟老夫人苍老的双目温情的看着她,“清点库房的财物吧,再请人运到京都,我们此去要乘船,水路是最快的,还要安排些会水的护卫以防遇到水盗。”

胭雪出去时被含山扶住,才惊觉自己在这样紧张的气氛中已经腿软了不少。

“小姐。”含山担忧的唤她。

胭雪紧紧抓住她的手腕,“含山,我们要去京都了。”

京都,胭雪以为她这辈子都不会再去了,没想到不过一年,她还是要去那个盛满伤痛和回忆的地方。

谢狰玉已经走了有两三月余,等到胭雪同钟老夫人还有沈宣邑一行到达京都,已经是半个月之后的事。

陆路要花费数月的时间,而水路则紧赶慢赶在半个月内就到了,期间没有遇到水盗已是万幸,好在也是夏季,雨水少,船行的通畅,运河无阻。

甲板上,日渐沉稳的沈宣邑顿住脚步,看了一会站在栏杆后的主仆中的身影,转身往屋里去了一趟,出来时手上多了一把伞。

胭雪望着河面对岸的青山,突然头顶上的烈日被遮住,春月含山回头看了一眼,便不约而同的行礼,让开了些许位置给沈宣邑。

胭雪见沈宣邑过来还给她撑伞遮阳,不禁受宠若惊的道:“阿兄,不用这般麻烦。”

沈宣邑依旧固执的要为她撑伞,“阿胭,过了源河,前面就该到京都了。”

一把伞遮住两个人,婢女远在一旁,气氛安静下来,倒是生出些许尴尬和暧昧。

这一路上,沈宣邑不说爱护有加,也十分妥帖照顾,他并未提起感情上的事,胭雪也就不好再自作多情的说那些委婉拒绝伤人心的话。

“我就是因为知道快到京都了,坐不住,才从船舱里出来,真希望一眨眼,这点路程就已经走完了。”

沈宣邑被她颇为稚气的话逗笑了,“很快的,姑母已经派人在码头等候了。”

胭雪点头“嗯”了一声,沈宣邑也没有再说话,她就发现这气氛渐渐的又变了,“那阿兄,我去看看祖母醒了没有。”

她找借口,以避开和沈宣邑独处,是为了不想让沈宣邑一颗心放在她身上,表兄很好,实在是她再难动情罢了,不愿再耽误他。他对她越是好,胭雪越是愧疚。

可愧疚毕竟和情爱无关,她不想骗自己,也不想骗沈宣邑,既然不喜欢,就要干脆些拒绝,哪怕惹人伤心也没办法,总不好让沈宣邑将一辈子耗在她身上。

“阿胭。”

沈宣邑在后面叫住她,他一个人撑着伞,有一半遮住了他的脸,胭雪比他矮的多,也只能看清他的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