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陕西人(第3/3页)

对此,赵玖一声不吭,复又看向了刘子羽、胡闳休等人。

刘子羽先瞥了一眼曲端面色严肃,然后也上前一步正色相对:“枢密院也以为当既守且弃!”

“何意?”赵玖面色不变,只是抬首示意。

“回禀官家,这正是臣本要代枢密院同僚说的事情……”刘子羽俨然早有想法。“关中想要守下来,一则是尽量隔离河东大军,不使关中金军势大;二则是要尽量依托陕北丘陵山脉地势,层层抵抗,却无需与之死战、决战,而是要尽量使其部精锐骑兵消耗、疲敝于陕北山中,同时又不得不分兵把守各处,而待暑热之时,彼辈也疲敝难耐之时,再行放开,或求战与山野,或诱之于坚城之下……”

赵玖缓缓颔首,复又去看曲端。

“臣也是这般看的。”曲端赶紧做答。“陕北是此战关键,能守则守、不能守则弃,但一定要抵抗、袭扰,一定要保全有用之军,待敌军势疲,我军渐锐,届时依形势或战或守。”

赵玖重重点头,便欲说话,却又闭口。

而当此之时,曲端直接下跪于帐内,叩首以对:“官家!官家若还用吴玠守鄜州,怕是不足用!”

出乎意料,面对着曲大如此作态,帐中除了一个汜水关的范一泓一时惊愕外,竟无一人有多余反应,好像都知道他会这么干一般。

“怎么说?”

赵玖同样面不改色,却只是显得好奇。“我听人说,能文能武是曲大,有勇有谋是吴大……这吴大与你齐名,虽败了两场,也只是野战不利罢了,居然也守不得鄜州吗?”

“官家,”地上的曲端一脸坦诚,急切而对。“有勇有谋什么的,根本就是为了凑字数好与臣相比……他吴大若是有勇有谋,何至于败成这样?”

赵玖终于冷笑。

“官家,臣不是这个意思。”曲端赶紧解释。“其实,真若只是守一州之地,吴氏兄弟随便一个即可,若是野战奋勇,便是臣都有些不如吴大。但问题在于,以眼下来看,鄜州必然失陷,而鄜州失陷后,正该集合兵马有序后撤,然后背靠泾原路、环庆路继续节节抵抗……如何调度三路数州兵马?如何引诱金人西进?如何多面袭扰金军?吴玠便有些不足了,因为他之前一直只是臣下属,并无此威信!”

“那谁有这个威信?”赵玖毫不犹豫,冷冷相对。

曲端张口欲言,却隔着摇曳烛火,在案后赵官家的凝视下几次不能出声……时隔近一年,回到梦寐以求的家乡重新掌握军权、参与大战的机会就在眼前,他却在这位官家的逼视下不敢出声。

帐外在用餐,这是天色彻底黑掉前军营最热闹的时候,而龙纛之下的这个大帐中却早已经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在看着曲端。

而曲端也在心思百转:

不向关中兴事业,却来河上泛渔舟。

现在想来,凭着这句诗,这位最起码个人威权已无可动摇的赵官家便早可以宰了他,也可以出言否了他呼之欲出的请求……哪怕他这次没有吹牛,环庆路、泾原路、延鄜路的士民军吏都服他,因为毕竟是他在之前数次金军入侵时保全了陕北诸路。

但话说回来,为什么没宰呢?

为什么这位官家只是一直看着自己,不直接否掉呢?

那只有一个答案。

“官家!”不知道隔了多久,曲端几乎是费尽了全身力气方才出声,而一旦出声,却是彻底把持不住,一时涕泪横下。“臣错了!请与臣一军之任,臣当为国家尽忠尽力!”

烛火之后,赵玖先是缓缓颔首,却又微微摇头,复又一声轻叹,继而许久不语。

曲端见此,心中忐忑,却又渐渐失望,至于绝望。

但出乎意料,等了片刻之后,一身甲胄未卸的赵官家一声不吭,却忽然起身往身后帐中角落而去,却是将一副弓箭取来,转身放在案上,这才朝曲端言道:

“曲大……这副弓箭是朕用惯了的,你拿去……若是再有违抗上令、私刑下属、见友军而不救,你要么持此弓向朕而射,要么便在你旧日袍泽中找个熟人,让他用此弓将你勒死……咱们君臣并无第三条路!”

言至此处,自有杨沂中上前捧弓箭转交于地上曲大,而与此同时,赵玖也转向了一侧的小林学士:“让胡寅以延鄜路经略使身份总领陕北三路军政事宜,加吴玠泾原路经略使,加吴璘延鄜路兵马都监,御营副都统曲端离任,转环庆路经略使……军情紧急,与他圣旨、金牌,让他连夜即刻出发!”

曲大闻得此言,一时狂喜,接过弓来,却又觉得浑身释然。

正所谓,二十年戎马,今日重归,一载重负,须臾尽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