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返回了长春宫。

玉福她们都露出惊诧的表情, 还透着些失望,这个时辰回来,显然是没有承宠。

魏瑢满心无语, 简单解释道:“皇上只是宣召我过去说了些画作之事。”

玉福连忙安慰道:“主子别心急, 等您养好了病, 将来自然有得皇上看重的好时候。”

魏瑢也懒得多说, 膝盖因为跪了半日,还酸疼着呢,吩咐了玉福出去打热水。

玉福刚走到门口,门帘子被猛地掀起,周嬷嬷快步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两个体壮的小宫女。

魏瑢刚喝了一口热茶, 诧异地看着,“嬷嬷这是?”

周嬷嬷神色凝重,“魏答应是怎么得罪了皇上?”

魏瑢反应不过来,“我并未得罪皇上啊?”

周嬷嬷脸色一黑,“答应还敢欺瞒我们不成, 僖嫔娘娘已经知道了。”

听到这些话, 后头的玉福和玉莲吓得脸都白了。

魏瑢先是惊讶, 旋即反应过来,是之前自己在干清宫外头跪了一个多时辰的事情传到了僖嫔耳中。

她立刻解释道:“嬷嬷安心,我并未得罪皇上。皇上一开始是对我有些……”她想说是误会,但康熙只是查明了真相, 还真没有误会她。

偏偏自己和宋清儿的这件事, 似乎也不好直说。

魏瑢揣摩上意,以康熙好面子的性格,肯定不想让这件事的真相传出去。毕竟这有损他英明神武的形象——竟然被宋清儿这么个小丫头骗过了。

反复斟酌, 她只能说道:“之前是有少许隐瞒,经过我面呈实情,皇上已经谅解了。”

周嬷嬷冷着脸,“答应还真是想得好啊。”皇帝性格严谨,最恨有人欺瞒了,这小丫头竟然以为自己三言两语就能让皇帝谅解,简直蠢得可笑。

也难怪周嬷嬷这么想,在她看来,皇帝若真是谅解了魏瑢,肯定会留下侍寝的。如今天还亮着就将人撵了回来,肯定是不满意啊。只怕是皇帝见她年幼无知,才没有直接责罚。

她音调冷厉,“请魏答应别喝茶水了,先去前殿跪着吧!”

魏瑢懵逼:“啊?”

“答应没听到吗?”周嬷嬷烦躁地道。这死丫头再没眼色,她只能让人拖出去了。

唉,可怜她们长春宫,怎么尽是这些惹祸糟心的玩意儿!

好不容易得来皇帝眷顾,可千万别因为此事惹来厌弃。

魏瑢明白她的意思,这年头当属下的,最关键的就是要跟领导保持步调一致。

领导说要五分,你就要做到十分,当然十二分更好。

但魏瑢可没有受虐的兴趣,连忙正色解释道:“请嬷嬷不要心急,我绝无虚言。皇上是真的原谅了我,赏赐了不少东西不说,还答应晋升我的位份呢。”

一开始周嬷嬷看她神情郑重,还有些动摇,但听到最后一句,直接怒了。

连侍寝都没有,就晋升了位份,简直痴人说梦。她当自己是什么人了!

越发觉得她前头的都是胡言乱语,不外乎想逃脱罪责。

她冷着脸转头吩咐道:“立刻将人拖去前殿跪着,让来往过路的也都看清楚了,触怒皇上的人,我们长春宫也绝不宽怠!”

两个小宫女立刻上前扣住魏瑢肩膀,想要将人往外拖。

魏瑢简直被她们这榆木疙瘩的顽固给气乐了,怒声喝道:“让我罚跪,只怕周嬷嬷你承担不起,不怕被皇上问罪吗?”

“呸!”周嬷嬷冲着地上啐了一口,正要开骂。

就在这时,门外小太监清亮的嗓音传入,“皇上有口谕,请魏常在前来接旨。”

室内像是被按下了定格键,所有人都愣住了,除了魏瑢。

她用力挣脱了两个小宫女钳制推搡,站稳了身形。

这一幕恰好被掀帘子进来的梁九功看了个正着。

他笑着:“这是怎么了?门外连个传话的都不见,都挤在房间里。”

魏瑢整了整衣裳,惭愧笑道:“让公公见笑了。”

周嬷嬷咽了口唾沫,问道:“梁总管,您怎么过来了?”

梁九功是什么样的人精,房间里的场面一扫,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他笑眯眯道:“这不是皇上的旨意,当奴才的就得赶紧跑一趟啊。”

周嬷嬷心肝儿发颤,“什么旨意能值得您老人家专门跑一趟。”刚才她好像听见传话的小太监叫什么魏常在,不可能,一定是她耳朵出了问题。

可惜梁九功的下一句话,打破了她的臆想,“就是魏常在的晋封旨意啊。”

轰然一声天雷,周嬷嬷被劈地天旋地转,险些眼一翻昏迷过去。喃喃道:“这怎么可能?”

梁九功翻了个白眼,“怎么,嬷嬷对皇上的口谕有意见?”

周嬷嬷猛然醒悟过来,头摇得拨浪鼓一般,“没有没有。”

梁九功拂尘一甩,笑道,“那就请魏常在领命吧。”

魏瑢快步出了寝室,来到外间。

四个小太监站在门口,手里都捧着各色赏赐。

梁九功站到房中,轻咳一声,摆正了表情。

“长春宫答应魏氏,公忠体上,才育锦绣,深得朕心,特晋封为常在。”

魏瑢立刻跪地,冲着干清宫的方向叩首三次,就算领旨谢恩了。

周嬷嬷跟着跪在后头,一张老脸涨得通红。

与跪在更后面的玉福她们,如在梦中的惊喜形成鲜明对比。

梁九功亲自上前,将魏瑢扶了起来,笑眯眯问道:“刚才那是怎么了?”

魏瑢笑道:“只是有些误会,让公公见笑了。”

周嬷嬷也是久居宫中的人了,拿得起放得下。也没起身,立刻抬手抽了自己一巴掌,“都是我有眼无珠,竟然误会了皇上的意思。”

“周嬷嬷也只是心急罢了。”魏瑢笑道。

她还在长春宫这个地界住着,就不能跟周嬷嬷撕破脸皮,毕竟她后头还站着僖嫔。没听见人家告罪的话语,也是误会了皇上,并非冤枉了自己。

梁九功也赞许地看了魏瑢一眼,宫中谁不希望上下和睦呢。

等周嬷嬷又抽打了两下,他才施施然开口:“嬷嬷无需如此,你是僖嫔娘娘身边的老人了,长春宫上下忠顺恭敬的心思,皇上是知道的。”

两个小太监上前,将周嬷嬷扶了起来。

周嬷嬷乖巧地笑道:“皇上英明神武,多谢梁总管体察下情,也多谢常在宽宏大量。”和善的表情没有分毫芥蒂。

一场小风波就这么消弭无形了。

然后几个小太监将赏赐捧了上来。

梁九功还真尽心挑选了。一套珍珠头面,所用的珠子虽然不大,却都圆润亮泽,发簪耳坠都款式秀雅不俗,一套文房四宝,还有十二匹锦缎,都是上佳的料子,桃红柳绿,纹路繁复。

最让她惊喜的是一盏赤金鲤鱼灯,只有拳头大小,却设计的格外精巧,鱼尾的凹陷处放灯油,鱼身镶嵌着玻璃片儿,从多个角度反射灯光,点亮后极为璀璨。一盏小小的油灯,顶得上点两三根蜡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