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大义之名(第2/6页)

罗朋将这消息传回凤凰城,秦凤仪也没时间同三皇子玩儿了,干脆带着三皇子议政,秦凤仪召来心腹商议道:“千载良机,千载良机,断不能错过。”

“殿下意思是……”“加强大理那边的防务,让冯将军准备好兵马,随时准备出兵大理。”秦凤仪简直是要乐死了,真是想什么来什么,他媳妇儿刚给他生了一对大胖小子,他正发愁地盘儿不够分呢,大理就出事了。这可真是,瞌睡便有人送枕头,真是想什么来什么。

冯将军那里准备好兵马,秦凤仪这里则立刻令李钊一应后勤供给送往桂地,同时,密令先行一步送到桂地与大理。必须让大理与吐蕃打一场狠的才行!

吐蕃与大理的这场战事,一直断断续续打了半年,其间吐蕃秘密派使臣绕道蒲甘、暹罗,经交趾州,到达凤凰城,请求镇南王发兵,共分大理。

秦凤仪肃容道:“大理乃我朝疆域,你吐蕃不过是我附属小邦,我与你共分我朝疆域?!笑话!”遂逐了吐蕃使臣出城。

三皇子道:“这吐蕃派出使臣来咱们这里求援,可见还是大理兵更强些。”“大理这些年,因着与咱们的贸易,越发猖狂。倘此战叫大理胜了,咱们这里怕要多事。”

秦凤仪这里义正词严地做好人,罗朋那里则没少着斥候秘密地给吐蕃送消息,直待这场原本以大理胜数更大的战争折腾了个两败俱伤,尤其杨家土司及膝下长子、次子悉数在战争中战亡,杨土司第三子、第四子欲继土司之位,段、白两家却也有人说,按朝廷规矩,该是杨土司的长孙继承土司之位。为此,争执不休。最后没法,只得请知识渊博的邻居镇南王秦凤仪来给评评理。秦凤仪立场明确:“你们这说得都不对啊,杨土司虽则有长子,但他的长子乃庶出。杨土司的正室生的是第三子,故该由杨土司的第三子即位。此方为朝廷大典也。”

杨三郎得了镇南王支持,一时声势大涨,结果却是有命无运,骑马出门时,马惊跌落马背,叫惊马一脚踩在胸口,重伤不治,还未登上土司之位,便挂了。

秦凤仪得知消息,还在白使臣跟前哭了一回杨三郎。杨土司的第四子便成为存世的最年长的儿子,这位牛人也颇下得手去,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杨三郎家的几个儿子也干掉了。这回行了吧,嫡支灭绝,该轮到老子做土司了吧!可结果他手忒黑,其他杨氏子孙吓死了,私下向罗朋寻求庇护,于是罗朋命张瑶护送这些孩子东去,逃到南夷,过来向镇南王求助。

镇南王终于等来了大义之名,他以镇南王之名,在杨家子孙的请求下,派冯将军为帅,亲去大理,征讨大逆不道之人。

相对于去岁征讨交趾磨刀霍霍,此番大理出兵,秦凤仪是占尽了大义之名,完全是令冯将军打着仁义之师的名头,去征讨弑兄杀侄的杨土司四子。但仁义之师也有仁义之师的缺点,如去岁对交趾出兵,完全就是去报仇,你交趾王派兵将假扮盗匪攻打我县,就秦凤仪的性子,那绝对饶不了交趾王啊。如今,他非要弄个仁义之名,结果冯将军便叫段、白两家拎着杨家四子挡在了大理城外。

段、白两家委实不傻,你不是来征讨杨四郎吗?成啊,人我们帮你抓了,免费送你,也谢谢你们远道而来,你们这就回吧。这两家人是绝对不愿意见到南夷兵入驻大理的。

好在,此次随冯将军出征的是傅浩,这位秦凤仪当年送出几百里也要留下的大才子。傅浩实不愧他才子之名,冯将军是将领,遇到这局面当真有些蒙。但傅浩不一样,这位长史兼桂地知府大人,通读史书,见识非凡,傅浩当下说服了杨土司庶长子的嫡长孙杨佑,杨佑年纪还小,不过十岁,他爹以前是公认的土司之位的第一继承人,他身为他爹的长子,是顺位的第一继承人。依傅浩的本事,说服杨佑并不难,杨佑只问一句:“以前,都是我杨家掌管大理之事?”

傅浩温柔而恭敬道:“以后,自当如此。”

然后杨佑便以杨家第一继承人的名义,请冯将军护送他入大理城。

段、白两家自然不愿,但与吐蕃之战,两族兵马损耗亦是不小,豁出命去想挡住冯将军也并非做不到。但一旦翻脸,惹怒镇南王殿下,大理是万万招架不住的。不过两家允冯将军入城前,还是与傅浩谈下诸多条件,傅浩身为秦凤仪的心腹,自然一一答允,心说:真个蠢材,待我大军入城,以后难道还是你们说了算?

这便是秦凤仪控制大理的整个过程。

大理驻军之后,秦凤仪得写封折子跟朝廷知会这事一声。三皇子道:“先时好奇与大理的战事,我一住就是半年,我这也该回京过年了。你这里的事,有什么要我回禀父皇的?”

秦凤仪坦荡无比:“照实说就是。”

三皇子沉吟半晌,与秦凤仪商量:“你说,我也跟父皇要块封地,出来就藩如何?”

秦凤仪道:“比在京城憋屈着强。京城的人,太过机变,今儿朝东,明儿朝西的,全盯着富贵权势。男子汉大丈夫,当做些实事才算不负一世。”

三皇子点头:“那这事我回京便说。”

秦凤仪道:“我送傅安抚使与你一道,一路走也有个伴儿。”

三皇子七月底过来,原本想着九月便回京的。结果遇着大理这事儿,他觉着,这事儿比朝中那些个烂事有趣多了,遂给京里写了封奏章,说要多留些日子,大理与吐蕃打仗,不知道会不会波及南夷,他不放心兄弟,要等战事结束再回京城。

反正,随便找个理由吧,三皇子就带着儿子留了下来。

安哥儿干脆就跟着大阳他们一并上学,每天也同大阳睡在一处。如今说要走,安哥儿很舍不得大阳几个。大阳几个也舍不得他,大阳还抽搭了两声,把自己心爱的布虎头送给安哥儿,拉着安哥儿的手说:“安堂兄,以后你见着这老虎头,就当是见着我啦。”

安哥儿把自己最喜欢的戏具送给了大阳弟弟,还有寿哥儿、阿泰、大妞儿、大美几人,均与安哥儿有礼物相赠。安哥儿很不愿意走,他在京里也有许多堂兄弟一起在宫里念书,但大家最喜欢的是永堂兄,安哥儿就要靠后站。但在凤凰城,大阳几个每天除了上学,就是在一起疯玩儿,大阳弟弟对他也很好,他俩还睡一个被窝,晚上说悄悄话哩。

秦凤仪说:“干脆叫安哥儿在南夷过年吧。”

安哥儿很愿意,他爹不同意:“不成,家里他娘肯定记挂着哪。”安哥儿一想也是,好些日子没见娘和弟妹们了,也就没闹着不走,最终依依不舍地跟他爹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