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鸡血整顿(第5/10页)

诸商贾皆是一派欢喜。有人问:“秦大人,殿下的王城什么时候开始建啊?”

秦老爷道:“现在殿下已经同风水先生在看了,待风水先生勘测好,立刻开建!”

还有人问:“秦大人,这修路,干吗不征调民夫啊?”

秦老爷笑道:“征调什么民夫,看到没,这南夷天气暖,水稻一年便可三收,更不必提其他菜蔬,每月都有鲜菜鲜果吃,这可不是北方,在农闲时征调民夫。南夷没什么闲不闲的时候,任何时候都有事情做。何况,征调民夫非但麻烦,干活也慢。再者,你们一路随殿下南下,殿下看到了你们的眼光,知道你们是想做事的人。这两条官道修好了,还怕没有事情做吗?届时,非但新城要建,新城的路一样要修的!”

有商贾道:“秦大人,来时这路况我也留意了,倘是两车道扩为四车道,怕是有不少地方要侵占民田了。”

秦老爷道:“殿下已有吩咐,侵占的水田、旱田、稻田、果田,都按市价给银子,算是殿下买下来的!”

秦老爷这样一说,商贾们更是私下议论纷纷,便有商贾道:“殿下这样仁义,但有差遣,我等义不容辞。只是不知殿下这次修路银子如何结算?”

秦老爷道:“你们大都给官府做过修桥铺路的事,应该知道,别地官府,多是差事完了再给钱,咱们南夷不一样,殿下说了,先付工程款两成,余者待差事结束,官府验收之后,再行结清!”

一听说官府肯预付两成银子,商贾们算是都信了,看来亲王殿下是实心要修路了!当天秦老爷是早上去的商事会馆——虽则商贾们才来没几多日子,但他们有钱,买了个楼舍做了会馆——直待天黑才得出来。

秦老爷回府还跟秦凤仪说呢:“太热情啦,知道咱们要先预付两成的银子,一个个恨不能明儿就开工。”

“先拿银子吊住他们,咱们细拟出个规矩来,可不能叫他们糊弄了银子去!”秦凤仪看他爹神色兴奋中带了一丝倦色,笑,“爹,你先去歇着,这事儿明儿咱们再商量。”

秦老爷便去歇着了。

秦凤仪晚上见过去饥民营里录户籍的南夷杜知府方去休息。

秦凤仪这般精神抖擞自然是好事,只是李镜也劝他:“事不是一时一刻就能办完的,你也不要太辛苦,累着就不好了。”

秦凤仪笑道:“我晓得,只是咱们刚来,这回跟咱们来的人多,要是没点动静,他们心里没底。先动声势,便可安民心了。”

李镜听他说得有模有样,笑道:“做事不要急,宁可做慢些,也要做好,尤其这修路的事,这是于后世亦有大利益的事,必要把路修好才是。”

秦凤仪一面吃着鸡汤面一面道:“放心,我心下有数。”他不禁称赞了一句,“南夷这地儿,鸡汤也格外鲜哪。”

李镜笑道:“下午现杀的野鸡,加上新鲜的菌菇吊的汤,的确是鲜得了不得。我晚上都多喝了一碗,给阿阳在米糊糊里拌了些鸡汤,他吃了多半碗。”

“明儿我得早些回来陪儿子,好几天没同大阳一道玩儿了。”秦凤仪道,“现在挣下的基业,以后都是咱大阳的。要是光顾着挣基业,没把大阳教好,以后再大的基业也守不住呢。再说了,若只顾做事,生疏了父子之情,终是不美。”

秦凤仪现在很有些做爹的样子,待足足吃了一碗鸡汤面,他伸个懒腰,叫着媳妇儿一道去洗了鸳鸯浴,还跟媳妇儿谈感想:“我觉着,在这儿洗鸳鸯浴,比咱们在京时舒服,你觉着呢?”

李镜脸颊赤红,没有理他。

待夫妻二人沐浴后回屋,秦凤仪又亲了两口胖儿子,见儿子脸上有道小红印子,不禁问:“这是怎么了?磕了还是碰了?”

李镜道:“今天跟阿泰打架,阿泰掐了咱们大阳一把。”

秦凤仪摸摸胖儿子的小脸儿,心疼地道:“阿泰那小子,平日里瞧着挺老实,咋这么不知道让着咱儿子啊!”

“你这也是做舅舅说的话。”李镜笑,“阿阳这也不是善茬,他把人家阿泰的屁股都咬肿了。”

秦凤仪知道儿子没吃亏,顿时大乐,笑道:“真是好样儿的,没白吃那些东西。”秦凤仪又问:“怎么打起来了?”“孩子家,哪里有不打架的。就为个布虎头,是张嬷嬷做的。其实,有两个,张嬷嬷做了俩,一个给阿泰一个给阿阳。结果这两人都相中了同一个布虎头。我是看不出有什么不一样的,一个没留神两人就掐起来了。”

秦凤仪听得直乐,大方道:“打就打吧,咱大阳不吃亏就成啦。”

李镜瞥他,提前打预防针,道:“孩子们不过是一道玩儿的时候,难免掐一把打一把的,你可不许拉偏架,知道不?”

“知道知道,我一准儿不拉偏架。”于是,坚决不拉偏架的秦凤仪第二天偷瞧过阿泰被咬肿的肥屁股,心下乐了好久。

大公主还与李镜道:“阿阳这虽还没出牙,倒真像他爹。”

李镜也想到秦凤仪当初咬穿北蛮三王子小腿的事,不由得一乐:“总要像一些的。”

而阿泰与阿阳这对宝宝,昨儿还一个挠一个咬呢,今儿又在一处玩儿了。

而秦凤仪,今天也见到了自己的同科加在翰林院的同窗范正。范正当初庶吉士毕业,并没有如同窗们一般留在翰林或是去六部转任为官,甚至,依庶吉士出身,他原可以谋个好些的县城为主印官或是去府衙里做一些七品辅官,结果却谋了出了名儿的穷地方南夷州的一个县城为知县。

范正的这个选择,秦凤仪当年就觉着虽则有些执拗,其人品眼光都是一流。好吧,关于眼光,主要是秦凤仪也早就相中南夷这个地方了,他向来认为,跟自己眼光一致的人,就是眼光一流。

秦凤仪初来南夷城是没见着范正的,这也不稀奇,出城迎他的是南夷城的官员,而范正在下头县里为官,无谕不可擅离职司。秦凤仪在南夷城安置下来,周边县里的知县才过来相见。

范正便是其中一员。范正所在的县是番县,这听着名字好似不大好听,其实,这县以前是个州来着,原叫番州,因着人口越来越少,后便改县了,不过在县里是一等一的大县。因范正是庶吉士出身,又谋的是南夷州的缺,南夷州这地儿荒僻,路远,在户部谋南夷州的差事,都不必给户部郎官儿送礼的。户部只愁没人愿意去,但凡有人愿意的,他们恨不能给这人送礼,尤其范正这出身,当年春闱第五,庶吉士考第三,户部还格外优待他,给了他个大县的知县当。

南夷城周围的几个县里的知县,还就范正的精神面貌比较好啦。更让秦凤仪吃惊的是,在翰林时的死硬派,特瞧不起自己、认为自己探花有水分、庶吉士考试死活跟自己较劲压自己一头脾气又臭又硬的范正范同窗,竟然学会送礼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