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南夷就藩(第6/9页)

秦凤仪在徽州停留不过十日,便连两湖的大商贾都跑到了徽州来,整个徽州城热闹得跟过年似的。徽州巡抚一看这阵势,硬是把先时没粮供给饥民的话给忘了,直接拿出仓里的粮米给饥民吃喝,还得跟秦凤仪赔不是、说好话,道:“先时司库昏聩,也是把下官气出好歹,硬是算错了粮草,这不是委屈了殿下嘛,都是下官的不是。”

“哪里哪里,知过能改,均是好的。”秦凤仪一副油条样儿,笑道,“许巡抚的难处,本王晓得。本王在你这里花费的确不少,眼下该办的事也办妥了,本王也该移驾了,咱们有缘再见吧。”

秦凤仪自徽州府起驾时,李镜收礼就收了半屋子,她担心道:“咱们这样收礼,没事吧?”

“只管收着。”秦凤仪问,“四家银号都送了什么?”

李镜让秦凤仪看,足有鸽蛋大小的大珠便有十颗,俱是东珠,宝光雅致。另则上等宝石、名家宝砚、传世字画,皆是一等一的好货色,但是以秦凤仪的眼光,都觉着值老钱了。秦凤仪笑道:“他们倒是出血不少。”

李镜道:“商家真是会钻营,话里话外地打听着想去南夷建银号之事呢。”秦凤仪笑道:“你看谁心诚,便应了他们也无妨。”

李镜这些天也见过几家商贾家的太太,自有思量,道:“要我说,还是徽商银号与晋商银号,更为恭敬。”

“那便允了他们。”秦凤仪拿了两颗大珠上下抛着玩儿,道,“先时取出来的两百万两银子,分别存在这两家银号,让他们随我去凤凰新城建银号分号吧。”

李镜想到秦凤仪这几天的手段,笑道:“说商贾精明,我看,他们还是囿于眼界,不然,也不能这么被你牵了鼻子走。”

“商贾也是不同的,咱家先前也是行商的,这行商,最忌只将眼光放在银子上头。可大多数商贾都免不了有此短见,不得已拿银子震慑他们一二罢了。其实,两三百万的银子,如何就够建城,但他们知道,我能拿出两三百万,南夷州的地盘儿也都是我的,便能拿出更多的银子。我焉能叫他们在我手上讨得便宜。”秦凤仪与媳妇儿道,“届时兑了银票,把咱爹娘的一百多万还叫爹娘收着才是。”

“这我能不晓得吗?”“不过白嘱咐你一句。”秦凤仪坐在媳妇儿身边,颇为得意,笑问,“媳妇儿,我这手段如何?”“还成吧。”

“什么叫还成啊?你不晓得,那势利眼的许巡抚,先时跟我哭穷说没粮食,这会儿又不穷了,拿出许多米粮给饥民吃。我看,咱们走前,他还得送咱们许多粮草。”

李镜笑着摇头:“都三品巡抚了,这做派也是够了。”她又问丈夫,“那这些饥民,就这么带到南夷去吗?”

要李镜说,一路倘是各衙门供应粮草,反是能省下银子。若是叫商贾供应,这一路开销,可是不少。

“当然,你以为我说的给房子给地的话是假的吗?男子汉大丈夫,一诺千金!”秦凤仪盘腿坐在榻上,把肥儿子抱怀里,与媳妇儿道,“先时我也愁他们的事,光吃饭我便愁了许久。如今我倒不愁了。你想想,南夷州那里,户部记载不过几万人而已。一个南夷州,有两个安徽省的大小了。光徽州人口,也不下十万哪。可见南夷州人口少成什么样。”

“这里头,怕是土人没算在内。”李镜道。

“土人能有多少,何况他们都住山里。”秦凤仪道,“这不论是经商,还是要治理地方,得有人,生意才做得起来。也得有人,这地方才能富裕。原本我是想忽悠些商贾来给咱们供应粮草,可现下想着,南夷州那地方,就是人气不旺,人少啊。眼下的饥民,食不果腹,给顿饱饭,他们就愿意跟着咱们去。届时去了,给他们田地,该开荒的开荒、该纺织的纺织,若有强健之人,还可招入行伍。你想想,以前看史书,有些地方绝户了,便看哪里百姓多,迁徙些过去。那还要给迁徙的百姓发银子发好处,百姓还不乐意,觉着生离骨肉。这个呢,咱们一个子儿不用花,给顿饭就成了。媳妇儿啊,这可不是饥民,这是咱家的家底啊!”

秦凤仪说着,眼神明亮,眼尾微微上扬,显得意气飞扬。他又笑道:“咱们非但要收饥民,便是工匠商贾有愿意相随的,也只管跟着,这些人,还不用管他们吃喝。我与你说,商贾虽逐利,但他们心眼儿活,能生钱。南夷州,产荔枝的好地方,四季如春,物产丰饶,这样的地方,如何会是个穷地方?京城那些傻蛋懂什么,叫他们去,也只能守着金山要饭!”

秦凤仪意气风发,朗声道:“待把南夷州整治好了,这以后就是咱子孙后代的万世家底了!”

当初秦凤仪带着军队进入徽州时,不过一万六千人不到,待他出徽州时,整个车队人数加起来已逾两万。车马绵延数十里而不绝,整个车队,除了镇南殿下的仪仗亲卫车马之外,便是尾随南迁的饥民,另则便是供应大军粮草的两湖粮商、要去南夷开银号的徽商银号与晋商银号的东家管事伙计诸人,以及各种营建方面的商贾,有木材、瓦石之类的商贾相随。要知道,商贾们有钱,这些东家也不是委屈自己的性子,即便委屈自己,也不能委屈镇南王殿下啊。于是,路上竟是水果商、酒商、厨子、爱妾、工匠等乱七八糟的人都有了。既有了爱妾,女人便要穿衣打扮,于是,不晓得如何还有几家绸缎商、布商也跟在了队伍里……粮草的问题一早就解决了,现在沿路不断有粮商加入,车队人越来越多,自然要吃喝,照粮商的话说,就是大家也省得再携带粮食了。于是,便有粮商发现,虽则没能得到供应大军粮草的大生意,但供应这些跟随镇南王殿下的商贾伙计,也能赚不少钱。

至于镇南王殿下,现在过的可是神仙一样的日子啊!每到一个地方,什么地方特色啊,一车一车地给镇南王殿下送。非但镇南王殿下,便是镇南王殿下身边诸人,也由原来时刻担心会断粮的苦巴日子,变成了如今的众人奉承。虽则奉承之人多为商贾,但是,吃喝享受,谁会嫌弃呢?而且镇南王殿下都跟他们说了:“要是叫人奉承得昏了头,别怪本王不讲情面哦。”

镇南王殿下的车队越发庞大,待出了安徽,入淮扬之地时,整个车队已逾三万人。消息传回京城,大家都蒙了:镇南王殿下这是要做啥呢?这回乡省亲的排场也忒大了不?还有,这些商贾是不是有毛病啊,你们也跟着镇南王殿下背井离乡的作甚啊?啥?镇南王殿下要建凤凰城,我的天哪!这可是大消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