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这代人呀(141)(第2/4页)

林雨桐出门买了需要食材,更重要的是抓了不少药,她在那边给顺手炖了药膳。分开炖的,小椿一份,小北一份。

小椿起来没下床,在床上吃的。小北端着碗,又眼泪汪汪的。

张巧凤就坐在边上把儿媳妇的头发撩到一边,“别哭了,好好吃吧!你们这日子怎么过的,我也不知道。我还记得,小椿刚把你带家里去的样子,画的一手好画,文文静静的,眼睛里干干净净的,看看路边的草都能画上一副好画了。咱家庄园里挂的,都是你早年画的。这一生孩子,跟着小椿……愣是磨的没时间拿画笔了。”

被人这么体贴着,小北的眼泪流的更凶了。

林雨桐进来给小椿添汤,就说小北,“赶紧喝了,喝了我去带你见个朋友。我觉得你这样,好像有点抑郁的前兆……去看看,好放心。”

小北哇的一下哭出来了,“我活成一个废人了!姐!我活成一个废人了!”

小椿没再喝,就看小北,提出一件事来,“小北,有没有想过咱们一起回县城去?”啊?

“县城这两年不错,还有一个私立小学,校舍是新盖的,硬件过硬。教学质量也不错,聘请的就是省城的团队,就是学费贵点,一学期得一万多……咱们在县城有房子,还是独院。跟实验小学几乎是对面。前面是门脸,后面是两层。都装修好了!城里通天然气,地暖卫生间都是现成的。前面给你开个画室,你自己画画也好,周末给孩子上上课也行。周一到周五,咱们早起把孩子送去学校,然后开车十来分钟就回园子了。你在园子种花种草也好,画花画草也行。等孩子放学的时候开车再去接。就是住在咱们如今那套房子里,来回接孩子,路上又划不来开车,走着还不得走十多分钟吗?其实上学远近是一样的!老家说是住在乡下,可生活更自在了!咱们又不是要上班,都是自由职业。好的环境,放松的环境,对咱们这样的人可能更好一些。而且,乡下的生活成本低呀,雇个保姆,要不了两千块钱,所有的家务琐事都不用做……为什么要守在城里呢?人活着,不就是为了活的舒服自在吗?哪里舒服哪里自在,去哪里就是了……”

“等孩子要上中学……”

“要上中学,那都是五六年之后的事了。咱们在城里有房子,有学位,想回来随时都能回来,有什么担心的?省城距离咱们那边很近便,高铁十几分钟就到了……你要不放心你爸妈,我建议,你们县城不是有老房子吗?把你们家在县城的房子卖了,咱们和你姐那边都给添点钱,给你爸妈在省城买个小公寓,够老两口住就行。护工咱们花钱……我想,大姐那边最多也就是拿钱雇护工吧。不可能亲力亲为,也没时间亲力亲为。你想啊,大姐要是不工作,她的日子怎么过?这就跟咱们现在的现状是一样的,不工作就是不成呀!”他用商量的口味征求意见,又带着几分劝导的道:“一个人病了,全家守着,这不是现实!咱也不是有那雄厚家底的人家!可就是有雄厚家底的,谁家不是请保姆请护工的?这小区里谁家的日子过的不好了?大家不都那么过的吗?况且,我这工作不是人家大老板那样,对不?我是码一天的,挣一天的。要是不做了,就没有收入了。老人要养,咱们要生活,孩子要上学,要接受教育。况且,咱家还是儿子。你看现在这聘礼,十几万,几十万……你还总说想叫咱们家丁丁去京城,去上海这些大城市呢。可大城市什么房价,咱们一点都不敢松懈……”

小椿这个想法很突然就提了出来,但是很显然,他在心里琢磨了不是一天两天了。要不是老丈人突然病了,他说不定都已经提出来了。要不然,县城有私立学校的事他咋知道的?

这是不跟岳父岳母住,稍微拉开点距离。回到县城,虽然还是没跟父母住,可却基本天天能回家。要是有点做家务的保姆,那婆媳之间也就不存在矛盾了。

除了孩子上学上,可能是受了一些影响,可对现在这个状况,可以说是最合理的安排了。

但孩子上学这个事,多数都是家长自己给自己加注的砝码。看你用什么心态去看了。

小椿应该是觉得,一个健全健康,自由轻松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好处。

他给小北加砝码:“咱俩干的这个工作,说到底,都是跟文艺沾边的。按照遗传的概率,他的天赋技能应该跟咱们有些类似。而你也知道,文艺这东西……自由轻松的环境,可能比严苛的教育,对孩子更有利一些。”

小北眼睛一亮,“那就听你的!等爸出院了,咱们就先给孩子转学。其他的事情,我跟姐商量……”

那边小北怎么跟她妈妈和姐姐说的,也不知道,反正半个月后,这两口子折腾的从城里往老家搬了。

林雨桐听张巧凤说,“小北的妈要住小椿那边的房子,小北没答应。说是房子租出去都够请个护工的钱了。说他们两口子要不是出这个钱出那个钱,生活实在窘迫,也不会好好的跑到乡下去……”张巧凤就说,“大概小北妈妈想着,这小两口子若是遇到难处,你这个当姐姐的多少能给补贴一些……”

是!林雨桐是补贴了,可钱给到小北手上,她是这么说的,“这是到县城给孩子单独请老师的钱。要是想学什么,给孩子单请老师上门教……”

孩子学的乐器是钢琴,这玩意园子里的乐器房里就有。一周请老师上家里一次就够了,其实主要还在于孩子自己的练习。

林雨桐点明了用处,小北也才想到这也是一笔开销。孩子学这个不能间断,自然就不会拿孩子亲姑姑给的这笔钱再去补贴娘家。

张巧凤难免感伤:“人要是老了,可能就变自私了。等将来我跟你爸也到了这份上,你可得记的今儿的话,管是得管,但不用太惯……”

但同时,林成河和张巧凤心里却知道:这个儿媳妇,靠不住!

这要是将来轮到他们两口子躺在那里不能动了,也一样,就不要想着要儿媳妇如何如何。儿子挣的多,再加小桐,能请个保姆就不错了。

林成河就说张巧凤,“以后也别啥都舍不得,该吃还是要吃,该喝还是要喝。活也别干了,养着吧。身体好了,将来少坑小桐一些。以后小桐再给安排的体检,再给拿回来的中药,别嫌弃麻烦,一顿都别差的,好好吃吧。等将来一觉睡下去再没醒过来,这是咱们的福气,也是小桐和小椿的福气。”

张巧凤偷偷的摸了一把眼泪,感觉为儿女上学奔忙的日子还在昨儿,怎么一眨眼,这就老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