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客从何来(60)(第2/4页)

果然,晚上刘氏打发了丫头过来,问林雨桐这里有没有多余的燕窝,给她先匀二两出来。林雨桐早叫大嬷嬷准备好了,若是刘氏没准备,提前给刘氏送过去。谁知道这位机灵的很,压根就没客气,直接叫人上门来了。丫头是来递话的,跟来的婆子说是灶上的手艺也行,但就是一般的农家饭农家席面能做,像是这种东西没做过,叫过来问问。大嬷嬷细细的给说了,才把人给打发了。

这家里周氏当了半辈子的家了,儿子个个都是手把手带的,今儿一天这都发生什么了,她是洞若观火。几个儿子她了解,老大这回领悟到什么,只他自己知道。但这点领悟,比之前说多少句都顶用。老二呢,大钱上不跟家里藏,但攒下来的都是小钱。像是哥几个一块吃饭开销,老大总是掏钱的那个。这不是说谁坑谁,老大觉得他是当老大的,得让着兄弟们。这笔钱省下来之后,老二跟老三比呢,老二心里又算计的比老三清楚,老三是跟朋友出去特别慷慨,因此,他便是有银子,也都是三瓜两枣的,够一顿酒钱的。老二呢,出门不可能不花钱,但哪怕关系再好的兄弟,青天白日叫他花钱,那是不可能的。这也就是为啥老三没银子置办,跑后厨去了。老二就还能凑活的原因。

老二是大姨娘白氏生的,可性子却当真不随白氏。白氏是大而化之,压根就没有算计那根弦。老三是二姨娘李氏生的,李氏是个小抠,老三这大手大脚的毛病几乎没把李氏给气死。这两人不仅管着家里的事,当年她还给两人置办了小庄子,百十亩地,一年也好几十两银子的收益,比正经的富户都过的滋润。这些年是啥心不操,银子攒着。日子萧遥。给儿子娶媳妇的时候两人倒是找来了,说愿意把攒着的银子拿出来,家里有难处嘛。她没要,还告诉两人:“不许给老二和老三补贴。”她就打比方,说这个狼和狗原本其实是一样的。只是狗呢,被人喂得饱饱的,所以只能给人看家护院。狼是没人给喂,所以学会了吃人,行千里都不用担心。她警告两个人,“我养儿子养出了狼的本事,可还没激出狼的野性。不遇困顿,永远都不会想着出去找肉吃!”

白氏就担心,“主要是怕媳妇娇生惯养的,跟着吃苦!”

“咱们看着呢,还能饿着谁?真没法子了,我还能真看着?儿媳妇进了家门,就跟闺女是一样的。你们当只有男人需要本事,女人就不用了?能腾挪的叫家里的日子过下去,这也是学问。我扒拉着掌家的权利不撒手,那她们这辈子就都这样了。以我这身板,再活个二十年,都是少说了。到那个时候,她们都当婆婆了……啥也不会,日子怎么过?”

下了死命令,只许看着,不许插手。

然后老二老三就这点好,再难不跟他们的姨娘伸手要。老二有些积攒,但也就暂时够用。想稍微过的好点,非老二媳妇贴补不行。老三是这边凑凑那边将就将就,媳妇再补贴几两,也能凑活。再加上需要的砖头匠人,老四直接把料一起买了,匠人一起请了,这笔钱三家都省下了。

可以说包括老四手里有钱补贴兄弟这一点,她都想到了。唯独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小儿媳妇是真会办事。叫她办,她也未必这么体面。柔柔顺顺的,却无往不利。

跟着她的嬷嬷就笑,“到底根底厚实,那陪嫁过来的不是乳母,说是伺候过老王妃和老郡主的人了,怕是教养嬷嬷……”

周氏也点头,怕是如此了。有嬷嬷这样指点上,有个几年,也该有些样子。

第二天一起来,金泰安就问:“今儿真去老四那边吃饭?”

真去!怕什么的?

周氏也起来了,先去院子里打了一趟拳,然后等金泰安练完了,洗漱了,这才接了老太太叫了两个姨娘,走吧!

都说天冷不用老太太跑,可老太太不乐意。人家腿脚利索,就想趁着这个空档出来转转呢。自从新媳妇进门,还是头一次来这边呢。两口子已经站在门口等着呢,笑盈盈的把人迎进去。正厅里的方桌上已经摆上饭了,是四爷陪着金泰安吃的。炕上一桌,是老太太和周氏连带桐桐的。给两位姨娘摆了个小几,就在炕下面,坐着两个小圆凳。菜色饭食都是一样的。但这男女分席,尊卑之序,一瞧就规矩。

主食是酱肉包子、葱油饼、鸡蛋卷。小菜四样,不是腌制的,都是现做的,凉拌的菜心、凉拌的三丝、圆葱豆腐干、炝莲菜。考虑到周氏喜欢油辣子喜欢生蒜,又调了吃包子用的料碗。然后粥有两样,一样八宝粥,一样枸杞牛乳粥。

这玩意吃到嘴里,是顺口!像是金泰安习武,不吃肉没劲儿。偏爱酱肉包子,四爷那边给拿了三笼屉,小笼屉那种,可一笼也有拳头大小的包子五个,金泰安一个人干掉了十二个,菜更是一扫而空,两样粥都喝了两碗,很不雅的打了个饱嗝。

老太太年纪大了,像是八宝粥这种甜味儿重的她喜欢,用葱油饼蘸着料碗也吃的挺好,吃了两个饼子一个酱肉包,还不足兴,还想吃鸡蛋卷,林雨桐给拦了,这才罢了。

两个姨娘在林雨桐这里吃饭,是有些拘谨的。这现在就是嫡子也在养姨娘了。林雨桐见那样也不多招呼,只跟周氏和老太太说话。

论起来用什么特别贵重的东西了吗?没有!只牛乳这个不好买就是了。但没有牛乳这顿饭就失了颜色了吗?

没花多少银子,但吃的饱吃的好。要是有个庄子,自己种些,那这基本的家用并不是多大的负担。

说实话,这样的饭吃一年,花的银子还没老四捡一块石头卖的钱多呢。

周氏想夸,嘴角恨不能翘起来,但还得矜持着,看看,看看再说。

吃了饭男人忙他们的去了。林雨桐把周氏和老太太连同两个姨娘都留下了。若是手里有活,叫丫头取了过来做针线。若是不忙,就陪老太太乐乐,打打牌,说说笑笑的,半晌就过来了。

然后果子点心这就摆上来了,果子就是雪梨削皮切块,点心是麻油卷,酥脆。晌午还是按照周氏的喜好,面食。一样的吃面条,但光是配料就摆了一桌子,汤的,干拌的,酸辣的,麻辣的,芝麻酱的……各种口味的尝了小半碗,饱了!

晚上几样炒菜,也都不复杂,什么豆角干,茄子干,干木耳干蘑菇,再加点肉沫肉丝,吃点米饭喝完热汤。这一天就齐活了。

老太太回去,随后林雨桐叫小桃送了一盏燕窝,头一次就算是支应过去了。

周氏回去就扒拉算盘珠子,“这要是按照羊肉算,咱们这么些人,怎么不得七八斤羊肉,这得多少银子?可今儿老四家的那顿饭,三斤羊肉的钱都花不了!”除了给老太太的燕窝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