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客从何来(18)(第3/4页)

做胥吏的就是这样,有功劳未必有能沾上,但一旦没干好就是替罪羊。有啥危险的事还得冲在前面,要不是金泰生一直油滑,见事不对就立马溜,那都不知道有没有命活到现在。

这么一说,老太太连连点头,“很是!我也该去……”

卫氏赶紧拦住这话,“娘,我找人算过了,这礼佛还得避讳,就我跟嫂子我俩的生辰八字好,我寻思着,这一去至少也得七天……”说着,就看周氏,这个时间差不多了吧。

周氏微微点头,卫氏这才笑道,“最多七天,我们就回来。”

成!去吧!去吧!往常拜庙都是在城外,那地方闭着眼都出不了差错。

家里没人注意,四爷这几天一直想着找什么借口去衙门一趟,想看看在山里发现的那两具尸体的情况,哪怕是看看他们穿的衣服也成。关键是伤人的利器上到底是沾染了什么东西。他的注意力在这些地方呢。

等意识到周氏不在家的时候,周氏已经出门一整天了。

他也没在意,思量着官学这眼看就要开了,原身的姐姐要出嫁,这近期肯定是能上燕京的。随着大溜去,才不会叫人觉得刻意。

心里安排的挺明白的,结果四爷是真没想到周氏是干啥去的。

这天,桐桐正陪老太太玩双陆,外面送了帖子,说是老太太娘家的远亲来了,自称是姓周,两个妇人带着两个婆子,就在外面的马车上。

老太太娘家是姓周,是关陇世家,家族大,人丁旺。

一说是姓周,老太太一点疑心都没有,“怕不是遇到什么难事了,把人请进来吧。”

别说是同族了,便是同乡,遇到难处了不管,也是会被人讲究的。

周氏和卫氏就这么堂而皇之的进了林家的大门。

李氏治家严整,林家又是书香门第,规矩俨然。这跟金家又很是不同!

卫氏有点露怯,拉了拉嫂子的袖子,被周氏一眼瞪回去才只得罢了,这是应着头皮上了。

老太太的娘家人来了,作为当家的大太太李氏,不能不出面。便是孙氏,得了信儿,也赶紧都过来了。两人甚至是站在老太太的院门口等着迎接远客。

周氏被下人带着,转过游廊,看见拱门处站着两个妇人。站在前面的一脸温婉,瞧着是个极和善的人。后面的女子眉眼更锋利些,站在那里笔挺笔挺的,她心里一跳,这就是那位未来的亲家,县主娘娘吧。

她假装不知道,到了跟前就福身,“给太太们请安。”

李氏一把把两人扶住,“远来是客,千万别多礼。大冷的天的,先屋里坐。”

谁都没见过谁,饶是再八面玲珑,这不知道这个话从哪里开始搭。

周氏一进屋子,就瞧见高坐着的老太太,家常的衣裳,跟自家老太太其实没啥差别。只边上挨着老太太坐着个十三四岁的姑娘,银盘琼面,眼珠子乌黑,整个人瞧着珠圆玉润。这姑娘,当真是个有福气的面相。

这也不是打量的时候,她一进屋子,快走两步,也不等下人拿蒲团,直接就跪下了:“给姑母请安,姑母安好。”

虽然不知道哪里来的大侄女,但这噗通的一跪,不光是惊了老太太,也惊的屋子里的人赶紧去扶。林雨桐在人家跪下之前,就起来让到一边了,受不了长者的礼呀。

李氏扶了周氏,林雨桐替有孕的孙氏扶了卫氏起来。当然了,林雨桐现在也不知道这两人倒是谁。反正远来是客嘛!

把人扶起来,又是上茶,这才说到事上。林家就纳闷呢,就再是远亲,您是周家哪一房的远亲呀?

谁知道人家周氏还真能掰扯出三四五六来,反正就是从她曾祖当年荒唐不懂事被逐出周家家门说起,什么浪子回头,什么流落西北,什么入赘邓家,入赘后三代归姓,这又姓了周。

这说的有鼻子有眼的,老太太其实没听说过这个事,这都是老几代之前的事了。但没听过她不敢说没有,周家太大了,也有迁移出去的,更有被发落出去逐出家族的,这可怎么算。

可人家说了,那大概齐怕是真有这么一码事吧。

林雨桐听着吧,只觉得这比刘姥姥跟贾家的关系都复杂。

李氏和孙氏面面相觑,这怕是求人来的吧。

周氏开口也坦诚的这么说了,“本不该来打搅的,可这有些事,我是实在没法子了,这才厚着脸皮上门的。”

老太太就叹气,“有什么难处你说,只要能帮上你的,尽力而为罢了。”不是实在没法子,谁来闹这一出呀。

周氏就一脸惭色,“不怕您笑话,我是来打听事儿的,这家的事,我们一时之间不知道跟谁去打听……”

只是打听点事,那你问便是。知道的我说,不知道的我也没法子。能说的我说,不能说的也不能你上门了我就说吧。

周氏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老太太久居京城,该是知道承恩侯府的,不知道承恩侯家的二少爷,究竟得的是什么病?”

问这个的!

这个孙氏知道呀。老太太看孙氏,孙氏一听打听的事,就深深的看了周氏一眼,“可是沧州金家的当家太太?”

周氏面色羞愧,“正是呢!早前便知道跟老太太祖上有亲,但一直也没好意思上门。”

便是从营州一路回来,也没打着这个借口登门。再就是桐儿的事,跟金家的小子一起从山上下来,但外面并无半点风言风语。

如今上门,打听的是承恩侯府,是为了女儿的婚事来的。

孙氏早前听儿子说过这个金家,她有些不屑。能把闺女嫁给病秧子,这样的人家太善于钻营了。她不喜跟这样的人来往。

但此时,这个女人没拿桐儿和他儿子的事拿捏,反而是半句不提这点过往,只找了牵强的借口上门拜访,她心里倒是对金家有些改观。再看周氏这个样子,怕是并不乐意嫁闺女去那家,也不是拿闺女攀附权贵的样子。这叫她的态度倒是和缓了起来,“那孩子生来体弱,胎里带来的。但到底这病的有多重,我们却当真是不得而知。”

周氏强笑了一下,“多些您了,您是第一个跟我说着病由来的人。说起这事不怕您笑话,我家那丫头养的野了一些,小户人家的孩子,随着性子来,就想着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将来也好看顾。谁知道就是去上个香,怎么就给碰上了呢……”

话没说话,但在座的都听出来了,这里面有承恩侯家的算计。那家出身不高,见识有限,听了金家那位老姑奶奶的话,觉得金家女子利子嗣,还真干的出这样的事来。

这可不是倒霉催的吗?

老太太脸上就带出几分同病相怜来,“你这当娘的,也是不容易。”她想着,这金家的姑娘怕是跟自家桐儿一样,憨憨的。要么怎么就见了一面,就被人家给骗了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