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客从何来(12)(第2/2页)

四爷却在看这么一个建筑群,这玩意是本朝新建的。当年庙学兴盛的时候就已经落成并使用了。那么这么一个规模的建筑群,是多长时间修建而成的呢?

要知道一个圆明园修成万园之园,那是几代人不停的修建,才修建成的。可圆明园是什么地理位置,这个是什么地理位置?这山峰之上,建筑难度何其高?是怎么做到的?用多长时间,耗费了多少人力财力建造的。要知道,王朝建立距今也不到就是年的!这修建速度,以现在的发展水平,怎么做到的?或者说是靠人力人海战干成的?可要真是那样,那就太劳民伤财了。如果真这般的劳民伤财,那必然是会怨声载道的。哪怕是时间过的再久,坊间也不会没有传闻。但是……这般规模的庙学……关于它的传言甚少。

四爷脚踩在山路上,停马车的地方是很宽阔的一个场子,顺着场子再往上走,就不是坡路了,而是台阶。

坡路这一段,四爷观察了,地上还会有些整齐的刻痕,这是用来增大摩擦力,防止路面打滑的。台阶不是铺上去的,而是山体切割而成的。山里的台阶,一般都是凿出来的台阶,不平整,也比较窄,能过人就行。但这个不是,每一台都不高,也比较宽。在台阶上走两步才能再上另一层台阶。不仅台阶面光滑,而且每一个菱角都平整的很。路边凡是可能存在危险的地方,都有石柱子和密密匝匝的大铁链子当护栏,安全上基本没有问题。

沿着台阶上去,走了一盏茶工夫,眼前豁然开朗。巨大的广场上,九根盘龙柱耸立入云,书生也后知后觉的发现了,“这东西是怎么立在这儿的。”疑惑完了又赞叹,“怪不得人说庙学里人才济济,惊才绝艳之人比比皆是,之前还有些怀疑,如今再看,只怕有过之而无不及!”

四爷还没说话呢,就被牌楼后面的声音吸引了,他扭脸看过去,那边那个宽袍广袖,随意的挽了头发,站在那里跟一管事模样的人起争执的姑娘,不是桐桐又能是谁?